《唐史》reference_book_ids\":[726338953564232400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元昊的突然離去令帝國風雨飄搖、危機四伏,最終將西夏帶入了一段外戚擅權的黑暗歲月。皇帝幼齡,母後風流成性,國丈亂政,白色帝國處於一片烏煙瘴氣之中。夏毅宗李諒祚,這個剛滿周歲就繼位、十三歲就與有夫之婦私通、十四歲就果斷誅殺強臣的少年英才,親政後果斷實施一係列改革,令帝國重又步入正軌。當內憂外患的危局好不容易熬過,年輕的皇帝正雄心勃勃,帝國也重又煥發新機之時,年僅21歲的諒祚卻突然去世了。
第一節新帝年幼,沒藏氏擅權
沒藏訛龐以陰謀手段謀害元昊,殺死太子寧令哥,又利用自己的國相地位,策劃立諒祚為帝。公元1048年正月,元昊傷重去世,臨死前立遺囑由從弟委哥寧令繼承帝位。大臣諾移賞都、埋移香熱、嵬名浪布、野乜浪羅等都主張遵從元昊遺命。但沒藏訛龐堅決反對,要立諒祚為皇帝,眾大臣迫於訛寵的權勢,隻好同意,於是立尚在繈褓之中的諒祚為皇帝,尊沒藏氏為宣穆惠文皇太後。沒藏訛龐自為國相,總攬全國的軍政大權,為了安撫手握重兵的諾移賞都等三人,沒藏訛龐請皇上、皇太後下詣請三大將分掌國事。
諒祚年幼,沒藏訛龐把持朝政,權傾朝野,一時顯赫無比,甚至連出入的儀仗也都按照皇帝的規格。沒藏訛龐專權後,安排親信,排除異己,並冊封他的兒子富哥為殿前寺大夫。滿朝文武雖然對他的專權不滿,但都敢怒不敢言。沒藏訛龐令於公元1049年改元稱延嗣寧國元年,1049年正月初一,群臣以“幼主改元,元旦日食,天象可畏,請慎政刑”,訛龐不聽。訛寵一邊對內大權獨攬,一邊對外拓土擴地,謀取私利。
1053年(福聖承道元年)二月,沒藏訛龐想得到宋境內的古渭州地,就上書向宋朝索取,宋仁宗拒絕了他。索地不得的訛寵,於四月間縱兵不斷侵擾宋朝沿邊堡寨。西夏與宋麟州交界地帶,在屈野河西有七十裏地沒有設置堡壘屏障,為宋境內禁耕閑地。訛寵見此地土地肥沃,便派夏民前來侵耕,並將耕獲所得全部據為己有。
宋朝遣使請訛龐歸還所占耕地,並更定疆界。訛龐非但不聽,而且屯兵河西,在軍隊的保護下,訛龐變本加厲,更加猖狂的侵耕宋地。訛龐采取“受阻就對抗,不受阻就大肆耕種”的對策,宋朝也難以製止。
宋朝為此禁絕宋夏銀星和市,在經濟上對西夏加以製裁。宋朝大臣張安世與龐籍移牒宥州詰責西夏失信。沒藏太後得知此事後,派遣幸臣李守貴到屈野河巡視以落實情況,李守貴如實向沒藏太後做了彙報,證實沒藏訛龐侵耕事實,沒藏太後責令訛龐歸還所侵耕地。但不久後沒藏太後死於意外,此事不了了之。
太後死後,沒藏訛龐在侵占屈野河耕地上更是有恃無恐。公元1057年,訛寵派數萬兵屯駐屈野河,打算將所有禁耕之地全部開墾以據為己有。宋朝派管勾軍事郭恩以巡邊為名前往按視訛龐,結果被訛寵率軍擊敗。宋朝接著又下令禁絕河東和市。宋朝的經濟製裁令西夏與宋麟州交界的境內物資緊缺,人民生活困難,以致怨聲四起。迫於壓力的訛寵提出願意把屈野河西田二十裏退還給宋朝,但被宋朝拒絕。
諒祚的母親沒藏太後在元昊死後,一度心灰意冷,到戒壇寺出家為尼。在元昊生前,她就曾被當時的野利皇後逼到此寺出家,頗有慧根的她入寺不久,就能開壇講經,時稱“沒藏大師”。但再次邁進寺院的沒藏太後,塵心未了,身在寺院,心在朝堂。諒祚幼年繼位,前途未卜,為了祈求上天保佑年幼的兒子長治久安,公元1050年(天祐垂聖元年),沒藏太後開始令人在西夏都城的西南角修建一座寺院,這是西夏曆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皇家造寺,大約在公元1055年(福聖承道三年)建成,前後曆時將近六年。新寺樹立建寺石碑一通,名為“夏國皇太後新建承天寺瘞佛頂骨舍利碑”,因碑文中有“承天顧命”一句話,所以此寺稱為“承天寺”,塔也被稱為“承天寺塔”。因位於城西南角,民間俗稱“西塔”。
承天寺竣工後,沒藏皇後派遣專使前往宋朝迎請了一部《大藏經》珍藏塔內,並請來了回鶻的高僧前來開壇講經。沒藏皇後經常帶著年幼的諒祚來寺中聆聽高僧講經。諒祚親政後,亦多次向宋朝求賜佛經,並組織人員將漢文佛經翻譯成西夏文。
承天寺與西夏後來在其境內修建的涼州護國寺、甘州臥佛寺,並稱西夏三大佛教聖寺。後來,承天寺雖然屢遭破壞,但承天寺塔的塔基基本完好,在原基址上重修的塔身,至今仍然聳立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內。塔身11層,高64.5米。塔室為方形,寬2.1米,為“厚壁空心式”木板樓層結構,有木梯可以盤旋登至第11層。現在,承天寺塔是寧夏博物館展出和辦公場所,也是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承天寺的佛音並沒有撫平美麗的沒藏太後的春心,美麗率性的她先是與前夫野利遇乞的財務官李守貴私通,後來又和元昊的侍衛官寶保吃多已偷情。沒藏太後的移情遭到李守貴妒恨,公元1056年(福聖承道四年)10月,李守貴密派上百騎兵,在沒藏太後與寶保吃多已出獵賀蘭山的夜歸路途中,將兩人擊殺。沒藏太後死後,沒藏訛龐設計將李守貴誅殺,並滅了其族。沒藏太後死於情人的三角衝突,結束了西夏沒藏母族專政,失去了太後這座靠山的訛寵,擔心會失去權力,便加強對年幼的諒祚的控製。同年十一月,沒藏訛龐將自己的女兒強行嫁給年僅9歲的小皇帝諒祚,並通過軟硬兼施的手段逼諒祚立其女為皇後。這樣,沒藏訛龐以國舅、國丈、國相的多重身份繼續獨攬朝政,手中的權力有增無減,更加肆無忌憚、為所欲為。
公元1059年,諒祚12歲,開始參與國事。漸漸長大的諒祚,對沒藏訛寵的許多做法表示不滿,並且多次提起先帝元昊的功德和前朝的一些英雄虎將,這引起了沒藏訛寵的警覺。六宅使(負責管理皇帝諸宅院事務的官員)高懷正、毛惟昌二人因為他們的妻子曾為諒祚幼時的乳母,有養育之恩,因此深受諒祚的寵愛和信任,諒祚讓二人參與朝政。
他們也經常將朝堂上下大臣們的一些議論及時轉告給諒祚,使諒祚了解了很多情況。沒藏訛寵對此極為不滿,八月,沒藏訛龐借口高懷正放高利貸,毛惟昌穿元昊龍盤服,圖謀不軌,將二人逮捕殺害,並誅其全家。諒祚極力阻止,但大權在握的訛寵根本不聽。已長大了的諒祚對訛龐專斷朝政深懷不滿,不過諒祚也十分忌憚訛寵的勢力,隻好暗中積蓄力量。當時朝中一些大臣對訛寵的倒行逆施也是越來越不滿,大多希望恢複皇權。元老重臣漫咩本來位居訛寵之上,但因訛寵的外戚身份,使他在朝中常常屈躬於訛寵之下,心裏十分不滿。諒祚趁機將這些人籠絡到自己身邊,加強自己的勢力,尋機將訛寵除掉。
在諒祚剛出生之時,就被元昊寄養在了沒藏訛寵的家裏,諒祚周歲被立為帝之後,沒藏訛寵為了加強對諒祚的控製,經常把他帶到自己的府中。漸漸長大的諒祚,在頻繁出入訛寵府中時,與訛寵的兒媳梁氏有了隱情。
公元1061年四月,諒祚與梁氏私通之事,被訛寵的兒子發現。訛寵父子十分惱怒,開始密謀殺害諒祚,打算趁諒祚再次來府與梁氏私通之時,將其襲殺。不料,機密被梁氏所獲,梁氏立即設法向諒祚告了密。諒祚得知這個陰謀後決定先下手為強,與心腹重臣漫咩密謀除掉訛寵,借口召沒藏訛龐入宮議事,對此不持任何懷疑的訛寵剛一入宮,就被早已布置好的侍衛擒獲,當即被處死。同時大將漫咩率兵包圍了國相府,將沒藏訛寵的兒子和他的族人全部抓獲,諒祚以謀反的罪名將訛寵的子弟及族人共八十餘人全部處死。沒藏皇後先被廢黜打入冷宮,不久也被處死。為諒祚親政立下大功的梁氏被接入宮中,立為新皇後,她的弟弟梁乙埋也被任命為國相,為西夏後來的外戚擅權埋下了隱患。
至此,西夏外戚專權暫告一段落,14歲的諒祚開始親政。
第二節遼軍來犯,戰端再起
元昊死後,諒祚初立之時,西夏分別派使臣到宋朝、契丹通報情況。宋廷無意幹涉夏國內政,於同年四月,宋朝派遣尚書刑部員外郎任顓供、備庫副使宋守約為正副冊禮使到夏,冊封諒祚為夏國主。十二月,夏亦遣使到宋朝謝封冊並獻馬駝各五十匹,宋朝設宴招待夏使臣並賜物。遼國自從河曲之戰失敗後,兩國雖然達成了議和,但對失敗耿耿於懷的遼興宗,時刻不忘複仇,“欲起傾國之兵討之”。現在西夏元昊新喪,諒祚幼弱,強臣用事,內政不穩。遼興宗認為報仇雪恥的大好時機到來了,決定再一次派兵進攻西夏,於是遼國借口西夏所遣賀正使遲期,而將西夏的使臣扣留下來,也不給諒祚冊封。沒藏氏見派往遼的使臣被扣,又聞訊遼將興兵,便又遣使赴遼以探動靜,使臣再次被遼扣留。
遼國自從上次戰敗,就一直為再次出兵伐夏做著周密的準備。遼興宗下令普查人口,招募甲兵,日夜操練軍隊,同時派遣北院樞密副使蕭惟信將討伐西夏的信息告訴宋朝,爭取得到宋的政治聲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