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偉大的思想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小時勞動所獲得的東西,比一天聽講解得到的要多。”人的大腦是思維的基礎,光有這個基礎還不行,不培養鍛煉是產生不了思想和智慧的。幹點家務活兒,可以使之不致成為享用現成知識的人,而成為有才能、有豐富創造力的人。
生活中,家務活範圍很廣,包括:掃地、抹桌子、洗碗、拖地、疊被子、整理房間、做飯、買菜、洗衣服等。男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之餘,伸出手來,卷起袖子,抽點時間幫父母做點家務,掃掃地、抹抹桌子、拖拖地、洗洗碗……可別小看這點微不足道的小舉動,它們會讓你受益一輩子的!
十年後,成為自己最崇拜的人
初三(1)班的同學正在展開一場關於理想的熱烈討論。題目是方飛想出來的“十年後,我能否成為自己崇拜的人”,大家由這個題目展開了討論。
有的同學崇拜毛澤東,崇拜他能夠在民族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帶領人民走向了新生活。有的同學崇拜周恩來,喜歡他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豪邁和後來在外交中表現出的風度和禮儀。有的同學崇拜成龍、姚明……每個人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當然也不乏科學家、醫生、教師等專業的人才,後來,討論到了下一個部分“十年後,我能否成為我自己最崇拜的人”。
每個人都需要列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崇拜的人的具體步驟和所需做出的努力。大家突然覺得成為一個優秀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很多,然後需要掌握的知識也遠比我們預期的多。方飛希望自己能夠當一個救死扶傷的醫生,他知道自己必須從中學開始就要好好學習生物的知識,不僅如此,還要學好其他的課程,這樣才能為未來做個好醫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雖然,現在他還不用那些跟醫生的職業有關的實習,但是他也需要關注這些方麵的基礎生理知識。這個積累的過程很漫長,他需要堅持下去,才能在十年後成為自己最崇拜的醫生。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青春期的男孩,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偶像。可能是姚明,可能是成龍,可能是孫中山,可能是牛頓,我們驚羨他們偉大的成就、精彩的生活、不凡的經曆,有時把他們的照片貼滿自己的小屋,有時又去購買他們的成長書。
榜樣的感召力量是無窮的,崇拜某一個人,說明在內心裏我們有成為這樣的人的理想和願望,隻是這種願望常常被我們忽略,有時我們覺得自己還小,未來還很遙遠,有時覺得自己太過平凡,可能無法擁有卓越的人生。但是,還沒有試過、努力過,怎麼可以輕率地說不可以、做不到呢?
事實上,春天種下什麼,到了秋天就會收獲什麼。春天種下一棵蘋果樹,夏天花開滿園,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沉甸甸地掛在枝頭。我們立即摘下來品嚐,或去儲藏起來製作成更美味的果醬,留在冬天回味。
要想成為自己所崇拜的人,我們必須從十年前的今天開始就做點什麼。
比如,那個當外科醫生的理想。現在,就打開你的課程表吧,從裏麵選出和當外科醫生相關的課程重點突破。大部分的醫學常識其實中學的生物課程就已經涉及了,如脈搏每分鍾正常跳動的範圍、細胞的組織結構等,這有助於你準確判斷病人的生命體征或成功實施手術。而物理化學知識,會幫助你解決救助過程中出現的各類緊急狀況。
或者你是想成為傑出的外交官,那樣的話你就一定要熟悉曆史,練就一口流利的外語和掌握各種外交辭令。
我們現在所做的努力,就像種下蘋果的種子一樣,會讓自己在十年後收獲一個果實累累的秋天,到那時,你早已經做好了成為一個優秀外科醫生的各項準備,然後,通過臨床的學習和實踐,很快你就可以在手術台上“穿針走線”,攻克一個又一個疑難雜症,為患者送去健康。或者你還將走上國際講壇,用流利的英語講述中國外科醫生的發現和成就。
總之,從今天開始就學著為自己加分吧,使自己從內到外都更接近你想要變成的那個樣子,堅持下去,明天的你就會是你想的那樣!
用責任撐起你人生一片天
林立是足球隊一員。這一次,球隊輸了,原因是林立與隊友張賀鬧了矛盾,關鍵時刻沒傳球給他。
球隊輸了,大家都垂頭喪氣,但沒人知道最後那一球的失誤是怎麼回事,也沒人知道那兩人在鬧矛盾。隻顧著唉聲歎氣,誰也沒有注意到,張賀怒目瞪了林立好幾眼。林立呢,其實心裏可不是滋味了。球隊本是個很愉快的群體,大家互相照顧,都是鐵哥們兒,跟張賀的矛盾純屬意外,但他心裏也清楚,這情緒本就不該帶到球場上來。不論怎麼給自己找借口,他也沒法不自責——這次輸球,主要原因就在於自己。
可是如果坦白了這錯誤,會不會被大家排斥呢?大家這麼看重這麼努力準備的一場球賽,就因為自己的“私人恩怨”而落敗,怎麼想自己也是犯了大錯。如何能取得原諒呢,唉……思來想去,林立幾晚沒睡好,越想越覺得自己沒骨氣。既然錯是自己造成的,為什麼不敢承認呢?
他找來隊友們:“兄弟們,我叫大家來,是想道歉。上回的球賽,都是我的錯,若不是跟張賀鬧矛盾還記仇,就不會輸。這事確實責任在我,我自慚形穢,越想越覺得不該對兄弟們隱瞞,很抱歉!”
“傻小子,我們才不記仇呢,足球是個團隊活,你有責任大家也有責任。況且你都這樣認錯了,我們還能怪罪你不成!大家都是兄弟,要一同努力啊。”
球隊依舊每日練習,和張賀的矛盾也煙消雲散,林立深深感到,一個人擔起自己的責任有多重要。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小時候,我們不小心打壞了東西,就把手背到身後說:“不是我!”犯了錯誤卻想逃避懲罰,這是人天生的毛病。長大了,我們甚至將這種毛病“發揚光大”,對自己的行為完全不負責任,經常主動犯錯,然後設法逃避懲罰。我們總是以這樣那樣的理由來回避和逃脫責任。
習慣於逃避責任的男孩認為,承擔責任是在給自己增添麻煩,增加負擔,會壓得自己失去力氣。其實使我們失去力氣的不是責任,而是我們對責任的誤解。在這種情況下,責任變成負擔、生活變成苦役,於是,生命的全部意義就是放棄和逃避。而最終,我們沒有得到本來可以得到的快樂和幸福,我們的人生失去了應有的價值和意義。
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說:“一個人身上的擔子越重,就越能感受到生活的充實和快樂。”每個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都有著自己無法逃避的責任。作為父母,要養育兒女;作為兒女,要孝敬父母;作為職員,要努力工作;作為公民,要履行職責和義務……如果一個人樂意對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責任,他就會義無反顧地挑起生活的重擔,就會毫不畏懼地迎戰人生中的困難,就會全力以赴地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久而久之,他必然成為一個出類拔萃的人。
責任使男孩能夠時刻謹記生活目標,責任使男孩未來的事業更富於成就、家庭更加美滿,責任體現了生命的全部意義。你將來的生活是否幸福,未來的事業是否有成,完全取決於對自己負責的程度。
青春期男孩們,你能真正理解“責任”二字的含義和分量嗎?
培養超凡氣質,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四班王老師急匆匆地往校長室趕,因為他班裏的學生李耀跟人打架被校長抓了個正著。
校長室裏,幾個男生衣衫不整地站在牆邊。王老師看見李耀臉上有傷,趕緊走過去仔細看了看。站在旁邊的校醫說:“沒大礙,隻是青了,吃點消炎藥就好了。”王老師又氣又心疼。挨完校長的批評後,王老師帶著李耀回辦公室。李耀跟在王老師後麵,一邊揉疼的地方,一邊跟王老師說經過。原來,李耀的好朋友王興打籃球時和隔壁三班的高強起了衝突。高強個子高是個頑劣的學生,和王興在操場上吵起來。李耀聽到了,覺得王興和自己那麼好,不去幫王興一把太不仗義了。李耀雖然不喜歡打架,但是看高強那樣囂張,覺得自己要是示弱,就太沒男子漢氣概了,於是幾個人就扯到了一起,正好被從旁經過的校長看到了,就被帶到了校長室。
王老師聽著聽著,突然不走了,轉過身問了一句:“李耀,你知道怎麼樣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李耀一下不知道怎麼回答了。王老師又說:“回教室吧,好好反省下,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錯,也想想老師剛才的問題。”李耀回了教室。王老師搖搖頭,看著李耀的身影說:“這些孩子。”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自古以來,對男子漢氣概的表述不一,但其內涵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指男子漢應當擁有的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在古代,對男子的要求是文武雙全、德藝雙馨。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對男子的武的方麵的要求降低了些。但是,對於男子來說,一個健康的體魄也是必不可少的。
處於青春期的男孩子,正是在培養男子漢氣概的途中。男孩子一定要先清除了男子漢氣概的真正含義,再努力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因為,現在是一個價值觀多元的社會,外界的多姿和迷離一定會影響到青春期的男孩子們。關於男子漢氣概的理解也就多元化,但是,最根本的一點一定要明白,就是男子漢一定是沉穩、內斂、敢做敢當的一種品質,這是一種理想的男子的品格,需要靠修養才能達到。
怎樣才能培養自己的男子漢氣概呢?專家給出以下幾點建議:(1)鍛煉身體。身體永遠是“革命”的本錢,練就一個健康體魄是非常重要的。男孩子不能看起來弱不禁風,在班裏,有什麼重活,男孩子一定要先行的,所以,健康的身體非常重要。
(2)多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化修養。一個男孩子的魅力,會通過他的學識表現出來。所以,喜歡學習,善於學習,也是培養男子漢氣概的必由之路。值得注意的是,學習好課本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博覽群書,學習各種知識。
(3)加強自己的修養,做個能夠獨立思考的人。修養是一個人的立世之本,中華民族是一個重視修養的民族,所以,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是非常重要的。做人就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先人後己,要恭孝謙良等。
青春期的男孩子,就要努力培養自己的男子漢氣概,為未來的美好人生鋪路。做一個優秀的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結語走進青春期兒子的內心世界青春,在半夢半醒間悄然來臨。兒子,在不知不覺間突然長大。
步入青春期,兒子已不再是爸爸眼中的原來那個天真爛漫、頑皮淘氣的小頑童了,而是一位朝氣蓬勃、渴望獨立、對人生有一定的見解、思想上有一定主見的準男子漢了。
步入青春期,意味著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的結束,希望與煩惱交織的青春時代的到來。
步入青春期,意味著人生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意味著自己將要麵對未來的種種挑戰。
青春,是一個盛開的花季,也是一個惱人的雨季。
青春期,是男孩身心和性格迅速發展的時期,無論是在身體上還是在心理上,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生活上,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交際上,都出現了劇烈的變化和波動。
青春期是由兒童向成人過渡和轉折的時期,男孩處於半兒童半成人、半成熟半幼稚的狀態,他們會麵臨許多“邊緣人”的無奈和困惑。
青春期是情竇初開的時期,男孩內心渴望與異性女孩交往,對自己心儀的女孩會萌生愛慕之情,本能的羞怯和情感的幼稚,又讓他們麵對戀情時顯得茫然無措。
青春期是麵臨種種挑戰和難題的時期,身心發展的矛盾、個性發展的困惑、性意識和性心理發展的衝突、社會性發展的課題等等都給男孩帶來重重壓力。
……
青春期,是一個急風暴雨期,也是一個叛逆期,更是一個危機期。青春期男孩更渴望獨立,渴望擺脫成人的束縛和管製,更渴望成為自立自主的男子漢,但迫於經驗和能力所限,他們渴望獨立自主的願望常常受到阻礙,他們在麵對很多問題時容易衝動,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和行動。如果缺乏必要的心理溝通和人生引導,他們的青春就會迷失,走向岔路。
在每一個男孩的成長過程中,在每一個兒子的心目中,爸爸可以說是他們心中男子漢的榜樣。男孩對男子漢的認識往往是從爸爸開始的。從爸爸身上,兒子學會了如何舉手投足,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刻苦耐勞,如何擔當責任,如何麵對人生苦難。每個兒子長大以後,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像爸爸,每位爸爸都很容易從男孩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爸爸是兒子堅實的靠山,更是兒子成長的引路人。兒子內心的每一個煩惱,兒子所走的每一個腳步,都牽動著爸爸的心。兒子的生活需要爸爸的保障,兒子的煩惱需要爸爸的傾聽。
走進兒子的內心,聆聽兒子的心聲,感受兒子的煩惱,解決兒子的困惑。青春期,爸爸會永遠站在兒子的身後,陪兒子一起度過青春的雨季,走向絢爛多彩的人生花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