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 避開青春禁區,管好自己就能飛(3 / 3)

劉銘覺得問題嚴重,就直接找到張華。“你是不是喝酒?這違反了學校的紀律。”劉銘頓了一頓,“我們這麼大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喝酒不利於生長發育的。而且喝酒很容易出事的。你看,你不是都受傷了嗎?”張華很厭煩:“沒事,我有分寸。”劉銘見張華不聽勸便把事情報告給了班主任。

班主任很重視,他嚴厲地批評了張華,講了酗酒的諸多壞處。可是張華卻覺得老師小題大做。他心裏嘀咕:都這麼大了,喝點酒算什麼?

有一天,終於出事了。酒後的張華騎著自行車在馬路上飛奔,由於腦子不清醒,竟然撞到路旁的垃圾桶上,結果摔得大腿骨折還伴有腦震蕩。現在的張華連生活都不能自理,隻能臥床休息。

高中時間那麼緊張,自己卻隻能躺在床上忍受痛苦,一想到這些張華就很後悔:自己不該學著喝酒,不該不聽班長和老師的話。張華暗下決心:從今天起再也不沾酒。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古今中外,人們大多都愛酒,無酒不歡。酒雖然是交友敘懷的陪伴品,可一旦嗜酒成癖,成為陋習,就會滋生很多是非。如今也有許多青春期男孩認為飲酒是交友的好辦法,而熱衷於聚會狂飲,或結交那些酒肉朋友,最後導致是非不分,良莠不辨,惹出禍端。

嗜酒的危害是嚴重的。青少年正值發育的黃金時段,對酗酒的危害不可小視,一定要改掉酗酒的惡習。已經沾染喝酒習慣的男孩,可采用下麵一些方法來戒酒:可以選擇認知療法。通過影視、廣播、圖片、實物、討論等多種方式,讓自己端正對酒的態度,正確認識酗酒的危害,從思想上堅決糾正飲酒成癮的行為。

也可以借助藥物戒除酗酒習慣。由於飲酒是一種成癮行為,需要相當努力才能把這種習慣改正過來。有時候借助藥物的幫助也是必要的,這樣能夠提高戒酒成功率,對於青春期男孩來說,采用這種方法必須事先征求醫生和家長的同意。

還有一種厭惡療法。這是一種行為矯正方法,其目的是在飲酒時不但得不到欣快感覺,相反產生令人痛苦的體驗,形成陰性條件反射。想想醉酒後的痛苦感覺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後果,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親友治療也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讓家人、朋友幫助自己,樹立起戒酒的決心和信心。

賭博,是拿你的青春作賭注

王鋒最近上課注意力總是不集中,還瞌睡連天。

早上九點,語文課上,林老師正在聲情並茂地講述《背影》,講台下很多同學眼裏已經泛起淚光,老師對學習效果很是滿意。眼光一瞥,竟然看見王鋒趴在桌子上睡著了。“文中一共描寫了父親的幾次背影,分別表達了作者的什麼感情,王鋒同學,你來回答一下!”老師提問道。覺得同桌在晃他,王鋒睜開迷蒙的睡眼,看著同桌怔怔地問道:“下課了?這麼快!”全班哄堂大笑。

課後林老師把王鋒叫到辦公室嚴厲地問他:“最近怎麼回事,上課總是瞌睡,這幾天的作業都很潦草,上周的作文都跑題了!出什麼事了嗎?”王鋒囁嚅道:“我……我最近睡得有點晚……上課就犯困。”老師一聽覺得有問題,於是接著問:“那你晚上都幹什麼了,為什麼不早點睡呢?是作業太多還是看電視看得太晚?”“都不是,就是……家裏媽媽他們打麻將,有時候人不夠……拿我湊數。”王鋒小聲地說。

原來,王鋒的媽媽最近迷上了麻將,吃過晚飯後,就在家裏擺牌局。寫完作業後,王鋒偶爾也會過去看看,覺得很新奇。剛開始爸爸媽媽不讓他看,怕影響他學習,時間長了沒發現什麼異常也就不管他了。有時候牌癮上來,“三缺一”的時候還會拉王鋒湊數。王鋒玩麻將隻贏錢不輸錢,因為大人們都不要他的錢,他還用自己“賺”的錢買了心儀已久的飛機模型,為此他很是得意。

慢慢地,王鋒也漸漸癡迷打麻將了。放學後潦草地把作業寫完,就等著媽媽他們打麻將。媽媽他們一般都能玩到淩晨以後,雖然王鋒被強製回房睡覺,但是聽著外麵搓麻將的聲音心裏就癢癢的,在床上一直翻騰到牌局結束才能入睡。白天上課時,除了打瞌睡就是回想昨天晚上的牌局。

林老師意識到問題很嚴重,當即教育了王鋒並馬上找到了王鋒的父母。爸爸媽媽沒有想到自己的娛樂活動給孩子帶來了這麼壞的影響,當即保證再也不讓王鋒接觸麻將。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賭博是以撲克、麻將等為工具,用財物作賭注爭輸贏的行為。目前,在青少年之中,這種不良行為具有很高的發生率。大量事例證明,青少年賭博的危害性極大。

俗語說得好:“賭博賭博,越賭越薄。”就是這麼一個讓人越來越“薄”的“賭”,使一些孩子走向了歧途。因此,青春期的男孩有必要來認識清楚賭博的危害。

青春期男孩賭博往往會導致學習成績下降,並會誘發失眠、神經衰弱、記憶力下降等症狀,造成心理素質、道德品質下降,伴隨而來的是社會責任感、恥辱感、自尊心都會受到嚴重削弱,更嚴重的是賭博還會導致違法犯罪,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男孩因為賭博引起暴力犯罪。

既然認識到了賭博的危害性,那麼,陷入賭博中的問題孩子該如何與賭博說再見呢?

首先認識到賭博的危害性。尋找豐富的娛樂活動,比如釣魚、看書、打球等,來代替賭博這種娛樂活動。

同時應該認識到十賭九輸的特點。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輸了別想去撈回,贏了不要還想贏。平時生活中避免出席任何賭博場合,培養其他可取代賭博的娛樂活動,打消賭博的念頭。

青春期男孩可以選擇定時做運動(如緩步跑)及學習鬆弛的技巧(如冥想或瑜伽),或進行休閑活動(如聽音樂、與朋友逛街),借此驅走悶氣,舒緩緊張的情緒。

賭博是一種習慣性行為,戒除賭博不容易,但如果你擁有堅定的意誌,那麼你就一定能夠克服賭博問題。

珍惜花樣年華,遠離“生命毒劑”

陳銘偶然的機會認識了同學曉剛的表弟,那個男孩很早就不上學了,每天在街上和一些小青年混在一起,每天無所事事,就在各種娛樂場所出沒。暑假的時候,陳銘和曉剛都挺無聊,曉剛的表弟就提出,帶著他們去尋找好玩的東西。兩個初中生禁不住那個男孩的誘惑,就跟著他去了一個廢舊的車庫。

那個車庫裏還有幾個和他們年齡相仿的男生,穿著破洞的牛仔褲,有的赤裸上身,還能看見胳膊和背上的刺青,還有手臂上煙頭的燙傷。陳銘心裏打鼓,想回家了。曉剛卻拽著他說,看看到底有什麼刺激的東西。

曉剛的表弟跟自己的那群哥們介紹了陳銘他們,就從車庫裏麵一個破桌子裏拿出了一個小瓶,裏麵是白色的藥片。他拿出一片吞了下去,然後遞給了曉剛和陳銘,要他們嚐試一下這個刺激的藥片。

陳銘覺察出了異樣,堅決不吃,他拉著曉剛就走。他突然覺得那就是那些搖頭丸之類的。曉剛的表弟忙勸說,讓他們可以體驗一下那種成仙的感覺。看著曉剛動心了,陳銘非常著急。他必須勸說曉剛,阻止他嚐試這些“刺激”的藥片……【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白色瘟疫”“生命毒劑”“頭號殺手”……對於毒品,任何一種表述都不為過。這種輕則害己毀家,重則禍國殃民的東西,21世紀的今天,正如洪水猛獸般侵襲著我們年輕一代的身心。

處於青春期懵懂的男孩,對於毒品,一定要提高警惕,辨別來自外界的誘惑因素,並充分認識毒品的危害,珍視自己的生命,提高抵禦毒品的能力。

(1)不要有任何好奇心,不要以身試毒。以身試毒必然要付出慘痛代價。

(2)絕不抱僥幸心理,絕不要“第一次”。

(3)不結交有吸毒、販毒行為的人,慎交朋友。遇有親友吸毒,一要勸阻,二要回避,三要舉報。

(4)遠離毒品場所,嚴防毒品侵害。不要在吸毒場所停留,不做被動吸毒者。

(5)不要聽信吸毒是“高級享受”的謊言。吸毒一口,痛苦一生。

(6)不要接受吸毒人的香煙或飲料,因為他們可能會誘騙你吸毒。

(7)不要聽信毒品能治病的謊言,吸毒摧殘身體,根本不可能治病。

(8)不要盲目追求感官的刺激。許多青少年就是因為空虛,追求刺激而走上吸毒道路的。“吸食毒品猶如玩火”,釀成惡果追悔莫及。

(9)不要因為遇到不順心的事而以吸毒消愁解悶,要勇敢麵對失學、失戀等人生挫折。

對於自製力還比較差的青春期男孩來說,青春的力量逼人而來,似乎具有不可抗拒的魔力,如果沒有正確的認知、理智地控製,很容易成為自己衝動和欲望的奴隸,過早地嚐試一些本不應該嚐試的行為,一失足成千古恨。麵對毒品,男孩一定要堅決地說:“不!”不要讓毒品有任何接近自己的機會。在這方麵,理智的自製能力,對於青少年朋友來說,尤為重要。

哥們兒義氣絕不是英雄所為

小軍是個很講哥們兒義氣的男孩子,在班上以他為首,聚集了幾個脾氣相投的男生,大家抱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思想,把彼此的事情都當成自己的事情來看待。

有一天,這些孩子中一個叫黃凱的男孩與高一年級的同學馬力發生了爭執,吃了點虧。於是,黃凱便向他的那幫哥們兒求助。小軍看著受了委屈的黃凱,心想,哥們兒有難,我怎麼能袖手旁觀?於是立刻拉上他的那幫哥們兒,氣勢洶洶地衝向了馬力的班級,馬力看架勢不對,急忙道歉,但是小軍為了在朋友麵前掙足麵子,硬是將馬力劈頭蓋臉地狠揍了一頓。結果,馬力直接被送到了醫院急救,而小軍也受到了學校的嚴厲處分。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在影視劇裏麵,人們經常見到那些為了朋友不惜上刀山下油鍋的“大英雄”,他們又往往被現實生活中的男孩子們奉為榜樣,使他們誤認為那樣就是英雄好漢,於是,一些男孩也開始在身邊的朋友圈中拉幫結派,於是“哥們兒義氣”也便盛行開來。

今天,不少在校的男孩子們與意氣相投的同學或社會上的青年結合在一起,往往有意識地將自己與意見不同的其他人對立起來,稍微受到外界的影響便容易將矛盾放大,進而采取打擊報複的方式來彰顯自己所謂的“哥們兒義氣”,而結果呢,往往是傷害了別人也耽誤了自己。

正處在青春期容易躁動的男孩子們,遇到同學間可能出現的各種矛盾,一定要冷靜處理。多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不要輕易就將對方擱置在對立麵上,這樣不但不利於矛盾的解決,反而容易激化矛盾。如果一心隻想著幫圈子裏的哥們兒,把社會上的不正當的幫派氣息帶進學校,無疑會對學校良好的氛圍造成褻瀆與汙染。

作為容易衝動的小男子漢,不要將自己鎖定在某一個小圈子裏麵,身邊的所有同學都有優秀的一麵,都有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也都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因此不要輕易將他人排斥出去,要學會理解他人、關愛他人,這樣,自己身邊的朋友會多很多,不管對人還是對己都是利大於弊。

走出“義氣”的小圈子,你會成熟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