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青春,讀書的最好時光。
兒子,你要懂得:隻有學習,你才能提升自己的素養和能力;隻有學習,你才能在未來社會中立好身,找到自己最理想的工作和職業;隻有學習,你才能體驗夢想實現的成就感;隻有學習,你才能有更敏銳的觸角去體驗生命的喜悅與快樂。
今日是莘莘學子,明天是社會棟梁。青春期努力學習的知識,將使你在未來的工作和事業中大顯身手,為你的夢想插上騰飛的翅膀!
學習壓力大,常常想逃學
陳銘從小是一個優秀的學生。升高中時,他如願進入了年級最好的班級。大家實力都強,讓陳銘突然覺得自己沒有優勢了。
一個優秀的學生大多都是被老師“捧”大的,一個班級參差不齊,需要一個人作為榜樣,優生們便認為被表揚是件理所當然的事情了。陳銘就是這樣的一個優生,習慣了高處的優越感,突然來到這個“強手如雲”的班級裏,第一次考試,全班50人他考了23名——“中等生”,這個自己定義的名號瞬間就把他壓垮了。
陳銘當然知道,沒有人可以一直站在峰頂俯瞰,但是這落差未免有點大吧?經曆了第一次考試,他大受打擊,立誌要在下次考試中迅速回到優等生的行列。但是從班級中遊突然到尖子行列哪有那麼容易啊。當陳銘發現每天的課堂上別人會的答案他都沒有做出來,別人用20分鍾寫的作文他要寫40分鍾,他漸漸覺得這壓力讓他喘不過氣來。
第二次考試,不出意料,25名。優等沒進,反倒成了中下等生,怎麼辦?陳銘每天被這成績困擾得吃不好睡不香,老師也有他們“捧”的優等生了,身為中下遊的一個學生他簡直像個不知名的“群眾演員”。壓力越來越大,信心也沒了,陳銘甚至萌生了逃學的念頭……【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在當前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學習壓力是每一個青春期孩子都要麵對的問題。學習課程多,而學習時間又緊張,要在短時間內學好、消化、掌握書中的知識,就要全力以赴,抓緊一切可用的時間學習,學習壓力是不可避免的。
那麼,青春期男孩麵對學習上的壓力,該如何來排解呢?
(1)用正確的心態去看待這些壓力。如果你真的把壓力看成壓力,那麼,你離掉隊的時刻也就不遠了。就像有些青少年因為承受不了這種壓力,便自暴自棄,終日沉浸在苦惱的深淵,結果成績如坐滑梯一樣,越滑越低。而如果你能夠以輕鬆的心態看待壓力,就會化壓力為動力,更加積極向上,勤奮刻苦,最終碩果累累。
(2)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真正的學習是快樂的,它不僅是指學有所獲以及學會某事的成就感,而且還指學習過程本身是令人感到快樂的。因此,青少年應確立學習是快樂的信念,應帶著喜悅的期盼開始學習,而學習結束時應感到意猶未盡、戀戀不舍。快樂地學習能夠使整個學習過程都變得津津有味,充滿樂趣,讓我們越學越想學,並樂此不疲。
(3)有規劃地學習。沒有規劃,一團亂麻,連自己掌握哪些,沒掌握哪些,都不能區分開來,這會導致大量的無效學習,並造成畏難情緒,進而生出種種煩惱。青少年在學習上隻有看到自己該學些什麼,能學些什麼,理出一條脈絡來,那就能做到學習有條不紊,應對自如。
(4)不斷給予自己肯定和鼓勵。青少年在學習時要把目光盯住那些積極的東西,要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並認為,這就是自己的成功。
(5)勞逸結合。青少年絕不能一天到晚泡在書堆裏,那樣隻會讓自己頭昏腦漲,壓力也會更大。
兒子,讀書是為了你自己
劉晗從小在讚揚聲裏長大。他的爸爸媽媽都是老師,自然對他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從小就給他灌輸了一定要好好學習的思想,也一直給他提供學習上的指導。如今的劉晗,是一個人群中的佼佼者,一提到2班,一定少不了他的名字。優異的成績、得體的舉止、自如的談吐……但人們看不到的是他被要求讀的書目、做的習題、參加的各種比賽。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劉晗無形中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如今,他回顧以前父母的嚴格要求,還禁不住要小小地抱怨一番:“我小時候是沒有太多的遊戲的,大多的節假日都與爸爸媽媽一同度過:做做奧數題、看看課外書、聽聽英語磁帶,出去玩也是跟爸爸媽媽一起的,回家後就要寫作文……”他聳聳肩,“也有一段時間,我特別不聽話,大概因為太煩躁了吧,就是想玩,想放鬆,但是爸爸媽媽不允許。”
小孩愛玩的天性是抹不掉的,劉晗確實有一段時間沉迷於遊戲,偷偷溜出去跟小夥伴玩過,甚至怨恨父母對他太過於嚴苛。“當時,我徹底厭倦了爸媽對我的種種要求,比如不能再路上吃東西,比如不能在吃飯的時候說話……因為我看到其他的小朋友都可以做這些事情呀,我就覺得我的爸爸媽媽簡直像魔鬼一樣,哈哈。”如今當成笑談,但當時的情景完全是不難想象的。“但是現在我是真的很感激我的爸爸媽媽的,”劉晗很真誠地說道,“等到嚐到成功的喜悅,才由衷地覺得,爸爸媽媽是多麼好的父母親,如果沒有他們的嚴格要求,一定是沒有現在的我。”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父母老師經常會對孩子說:讀書是為了自己。但是有時,男孩們覺得事實不是這樣,成績並不完全和自己的感受掛鉤,成績好的同學可能並不快樂,成績不好的同學有時卻能開心生活,放鬆交友,在同學之間很受歡迎。
從目前來講,我們學習的短期目的似乎隻是讓大考小考順利拿高分,滿足父母和老師的期待,讓他們展露歡顏,當我們的成績下滑時,最擔心的也莫過於無法向他們交代。這讓我們的心裏產生了一種錯覺:好像學習並沒有為我們自己帶來真正的好處,隻是為了父母師長的要求才不得已而學的。畢竟三角函數和細胞結構圖對於我們目前的生活和幸福指數之間,找不到任何關聯。
但是靜下心來想一想,父母師長無疑是非常愛我們的,難道他們會任由我們為了一件毫無意義的事而浪費生命嗎?絕對不會,他們已經走過了幾十年的人生,他們經曆過於我們一樣迷茫懵懂厭惡學習的時期,也體會過知識儲備的不足所導致的慘痛代價,體驗過知識為自己帶來的喜悅、光榮和成功。走過這段蹣跚的道路,他們經過分析和總結,發現了一個道理:雖然學習知識的過程也許有些累和枯燥,但是它的結果絕對是甜蜜的。沒有苦痛和艱難的努力就沒有成長,沒有日後的成功。如果與讓孩子一生目不識丁,在社會上步履維艱來比較,父母們寧願選擇讓他們現在痛苦。
所以,我們必須明白,無論一個人是為了祖國而學習,還是為了父母而學習,學習的直接受益者都是自己。
青春好年華,讀書正當時
吳錦鵬很討厭學習,他總是對知識抱有成見,雖然也每天上學,但是他心裏覺得自己對知識的敵視態度總是抹不去。他希望自己能夠馳騁江湖,他希望自己能夠做行俠仗義的大俠,但是他卻不願意學習,不願意去打開知識的寶庫,他討厭那麼多繁複的理論,還有那些讓他暈頭轉向的知識。
不過錦鵬很喜歡上網,他上網聊天,有時候會加入一些網絡的俱樂部還有一些有主題的群。在那些群裏有個叫“和知識交朋友”的群,每天都有人在群裏發布一些小知識,內容涉及方方麵麵,他很喜歡那上麵分享的一些材料。從那個群組裏,他也開始漸漸放棄了自己對知識的敵對態度,他開始喜歡分享那些小故事,那些小常識,還有一些平時裏能用到的知識點,有些也很有科學的味道,比如對宇宙的探討呀,對地質時期的分類呀。
錦鵬了解了這些之後,他突然發現,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知識都可以用到。而且和同學們談論起這些問題的時候,他發現,很多他看起來司空見慣的事情,好多同學都不知道是什麼原理,原來都是這個群組分享的那些知識幫助他開闊了視野。
他開始喜歡科學知識了,他了解到的知識讓他在生活中處處得力,而且這些讓他可以正確地看待很多事情。他也不再盲目地追星了,開始靜下心來去讀書。
錦鵬知道,在知識的海洋裏,他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青春期是人一生中精力最旺盛、思維最活躍的時期,也是人一生中最寶貴的學習時期。如果在這一時期不珍惜時光,努力學習,而將心思放在消遣玩耍上,就會錯過大好時光,給自己留下終生的遺憾,留下“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悲歎。
在青春期,要珍惜每一寸光陰,抓緊時間學習,學習各種文化知識。知識,是一架幫助你登上高峰的梯子,是一位指導你走上人生道路的良師益友,是一座指引你未來命運方向的燈塔,是一把幫你解開人生難題的鑰匙,是讓你受益一生的寶貴財富。
學習之於生命的意義,如同呼吸之於身體一樣。呼吸讓身體獲得氧氣和活力,學習則使精神更為充實和健全。沒有學習,就沒有成長,就沒有進步,就沒有未來,就沒有成功。
高爾基曾經告誡青少年:“世界上沒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沒有再比青春更珍貴的了!”“青春是有限的,智慧是無窮的,趁短的青春,去學習無窮的智慧。”青春是美麗的,又是短暫易逝的。青春期的男孩,從現在開始你必須更加刻苦勤奮地學習,現在是知識信息爆炸的時代,你隻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在今天這個社會有立足之地。
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青春期努力學習到的知識會讓你一生受益無窮。當你學有所成,充滿信心地步入你的未來,你就會發現你將擁有健康和快樂,擁有知識和智慧,擁有成功和榮耀!
兒子,你也是塊讀書的好料
“你是準備不回家了嗎?!你班主任給我打了好幾個電話了,你為什麼不去上課?!”一聽就知道,馬銳的爸爸已經暴跳如雷了。最近馬爸爸操心得也夠多了,每天接到馬銳班主任的電話,說馬銳沒去上課,實在是讓人傷透腦筋。“這孩子是怎麼了,之前也安安分分沒做過這麼荒唐的事情啊。這都初三了,還有半年就要中考了,他是不準備讀書了嗎?唉……”馬爸爸實在氣得說不出話,隻對著媽媽不停地抱怨,唉聲歎氣。“我們這樣解決不了問題啊,孩子本來沒事的,現在成這樣肯定有原因。”
馬銳媽媽找到馬銳的班主任詳細地詢問了情況,仔細分析起來,看來馬銳的反常舉動還是從上次考試之後開始的。班主任老師說,那場考試馬銳發揮得很失常,成績比平時平均低了20分,讓老師也無法理解。從那以後,他連上課也不來了,天天沉迷遊戲,怎麼也勸不進去。
“我想起來了,我去找一個人。”班主任找來的是馬銳原來的死黨趙一。趙一怯怯地看著班主任:“我真的不知道他在哪裏……他好久沒跟我一起回家了。我們吵了,我勸他不要看重成績,他就罵我,說我是傻子,說讀書沒用。他說,他不是讀書的材料……我真的不知道他去哪了,他跟我吵了之後也不來找我了……”
【爸爸給兒子的秘密話】
這世界上真正稱得上的天才隻是極少數的一些人,大多數人的智商相差都是不相上下的。問題是,有的人對自己缺乏自信,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在學習中也就不用心、不努力,智商得不到開發,因而埋沒了自己的潛能,學習成績不好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