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7 3歲,孩子愛用腦“看”世界(3 / 3)

也可以給孩子一些難度大一點的任務,拚圖中可以包含多個人物和場景,比如可以畫一幅爸爸媽媽帶孩子去動物園的場景,場景中可以有樹、有小動物等等,塗上顏色,然後將圖畫分成幾個部分,讓孩子重新拚起來。一方麵可以讓孩子感受色彩的搭配,另一方麵可以發展孩子的空間智慧。

堆積木,激發孩子的空間想象力積木是發展孩子空間智慧必不可少的玩具。積木有各種顏色、形狀和大小,同時還能夠隨心所欲地搭建出不同的空間造型,激發和鍛煉孩子的空間想象能力,因此,堆積木是孩子在快樂學習中的最佳選擇。

3歲的孩子還隻是滿足於把積木堆積起來,隻能擺起三四塊積木。爸爸媽媽不要操之過急,可以鼓勵孩子盡量把積木搭高,或者幫助他搭建出一個簡單的造型,讓孩子將其推倒,理解因果推理關係。同時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的旁邊跟他一起搭建積木,給他做出一個示範,讓孩子知道原來積木可以搭出這麼多好看的造型,以此來引發孩子的興趣。

爸爸媽媽還可以幫助孩子按照他的想法來搭建積木,鼓勵孩子發揮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同時,可以引導孩子運用一些表示方位和顏色的詞彙,比如“紅色的積木在藍色積木的上麵”“綠色積木在黃色積木的左麵”等等。在將積木收拾起來的時候,可以鼓勵孩子根據形狀、顏色、大小來將積木分類擺放。

和孩子一起做泥塑遊戲

橡皮泥可以捏成不同的形狀,3歲孩子非常愛玩。這種遊戲不僅能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技能,還能夠讓孩子感受色彩,同時激發孩子的想象力,發展孩子的空間智慧。因此,爸爸媽媽在給孩子選擇玩具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購買橡皮泥啊!

把橡皮泥攤成一片,把著孩子的小手,用塑料刀將橡皮泥做成人或小動物的形象,讓孩子感受這些形象,知道用橡皮泥可以製作出不同的形象,表現各種物體,以引發孩子的興趣。根據製作出的不同形象,可以讓孩子來編故事,既可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又可鍛煉其語言表達能力。

也可以教孩子把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做成一個球。爸爸媽媽先混合一些藍色和紅色的橡皮泥,放在手裏捏成球形,教孩子將球搓成一條細長的繩子,然後可以在此基礎上把繩子連接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等不同的形狀,鼓勵孩子模仿著做。在做的過程中,引入“大小”“形狀”“長”“短”“平的”“圓的”等詞彙,幫助孩子理解空間概念,發展孩子的空間智慧。

注意:在為孩子選擇橡皮泥的時候,要選擇無毒的,不掉顏色且捏起來不太硬的。選擇質量好的橡皮泥是很重要的,也可以用泥巴、麵團代替橡皮泥。

走迷宮,培養孩子的觀察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是發展空間智慧的重要方麵。走迷宮也是3歲孩子非常喜愛玩的遊戲,在撲朔迷離中,迂回曲折地辨別通道,這種遊戲在鍛煉了孩子觀察力和動手能力的同時,大大發展了孩子的空間智慧。

選擇一些簡單的迷宮遊戲,也可以由爸爸媽媽自己來製作。比如“小貓釣魚”的遊戲。在一張紙上畫上三隻小貓,每隻小貓拿著一根帶著長長漁線的漁竿,三根魚線在下麵交錯著,可是隻有一隻小貓釣到了魚,讓孩子找一找是哪隻小貓釣到的魚。

可以選擇一些比較複雜的迷宮練習,購買一些益智類的書籍,讓孩子嚐試著去完成這些迷宮練習。在給孩子選擇練習的時候,可以逐漸增加練習的難度,並多選擇一些根據孩子熟悉並感興趣的故事情節來改編的遊戲。

看電視,開發孩子的智力

3歲孩子的智力開發問題,是每個父母都十分關注的育兒重點。許多父母也非常重視兒童的智力開發,但對智力的理解,以及如何有效開發兒童智力還有些盲目。其實,智力是人的一種心理品質,是各種認識能力的總和。它包括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力、創造力;早期兒童還需要發展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它是開發智力的“第一因子”。可見,隻有智力的各個方麵都得到發展,才能稱得上智力發展良好。

有關研究指出,兒童期80%的知識是從視覺中獲得的。而電視是兒童智力開發的良好媒介,它是適合兒童特點的文化形態,有利於開發兒童智力。

第一,電視開闊了兒童的眼界,向兒童打開了認識世界的窗口,提高了兒童的認識能力。

兒童可直接通過電視認識許多事物,了解大量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並在這一過程中培養兒童認識、理解問題的能力。如:兒童從“動物世界”中看到了企鵝,感知了解了企鵝的有關知識,知道了企鵝生活在南極冰天雪地裏,愛吃小魚、小蝦,走路搖搖擺擺。在平時的繪畫活動中,兒童就會畫出黑白企鵝,並加上雪景;在音樂活動中,能隨著音樂搖搖擺擺地走路。電視還向兒童提供了人類社會生活的逼真畫麵,使兒童看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社會方麵的知識,由此形成了孩子對成人社會表麵性的認識。如:兒童從電視中了解了公安幹警的工作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有意模仿,有個別兒童還設想長大後,能發明一種像隱形眼鏡一樣的攝像機裝在眼睛裏,發明機器人做偵察員等。電視不僅使兒童對成人社會有初步膚淺的認識,也萌發了兒童展開想象創造的翅膀。

第二,電視能促進兒童的語言學習,豐富兒童的詞彙量。

3歲幼兒期是孩子學習語言的關鍵期,電視以其標準的發音、生動的畫麵和動聽的音樂,向兒童提供大量的聲音和畫麵識別、再認和重現的機會,兒童通過模仿與理解獲得了語言。如:當電視中出現各種顏色時,常會出現與之相對應的“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等詞彙,兒童對其感興趣後,就會主動地學習,反複練習鞏固而習得。兒童語言就在這刺激——反應——強化的過程中得到不斷的發展。

當然,電視也可能帶來一些消極影響。所以,父母要科學地對待電視教育,充分利用電視教育的積極麵來教育兒童,這樣,才能使兒童充分吸收電視的“營養”,開發兒童的智力。

生活即教育,讓孩子感受大自然對幼兒的智力開發要想獲得預期的效果,必須注重環境的創設,因為對他們來說生活即是教育。發展自然智慧更是如此,要讓幼兒融入自然之中去感受,去探索,才會有好的效果。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裏,孩子感受自然,認識自然的機會並不很多,父母隻能自己創造機會去接近自然。找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帶孩子一起去郊遊,地點最好不要離家太遠,否則孩子會很累。可以引導孩子看看大自然中的事物,聞一聞大自然中的味道,聽一聽大自然中的聲音,描述一下孩子眼中的大自然。示例如下:爸爸/媽媽:寶貝,看看這裏跟咱們住的地方有什麼不同啊?

孩子:咱們那邊都是房子。

爸爸/媽媽:是啊,這裏多好啊。看看這裏都有什麼?

孩子:小草、大樹、花。

爸爸/媽媽:多漂亮啊!綠綠的草,高高的樹,還有各種顏色的花,你能說說這裏的花都有什麼顏色嗎?

孩子:紅的、黃的。

爸爸/媽媽:你看這種是紫色,那種是藍色,真是好看啊!咱們來深吸一口氣,這裏的空氣可好聞了。(與孩子一起深呼吸)怎麼樣?

孩子:嗯。

爸爸/媽媽:我覺得是泥土的味道、青草的味道,你覺得呢?

孩子:嗯。

爸爸/媽媽:咦,什麼聲音,寶貝快聽。

孩子:小鳥,小鳥在叫!

爸爸/媽媽:在哪裏呢,在上麵。哦,寶貝,你知道這是什麼鳥嗎?

孩子:不知道。

爸爸/媽媽:這是喜鵲啊,叫聲真好聽。

(回家的路上,可以考考孩子,讓他\/她描述一下自然)爸爸/媽媽:寶貝,今天出來玩高興嗎?

孩子:高興。

爸爸/媽媽:那你能給我說說你今天見到的自然是什麼樣子的?

(引導孩子把所見所聞描述出來)注意:如果去遠的地方不方便,可以在附近綠化好的公園、小區內讓孩子感受自然。

在出遊的時候可以唱《小鳥在前麵帶路》等歌曲,歡快的小鳥在前麵帶路,輕柔的春風吹拂著,一群孩子在花園裏唱唱跳跳……這樣美好的情境,伴著輕快的節奏,一定能給出遊帶來一些歡快的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