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曰:“惟酒無量不及亂。”
《史記》曰:“郊天禮廟,非酒不享。君臣朋友,非酒不義。鬥爭相和,非酒不勸。故酒有成敗,而不敢泛飲也。”
子曰:“敬鬼神而遠之,可謂智矣。”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禮佛者,敬佛之德;念佛者,感佛之恩;看經者,明經之理;坐禪者,登佛之境;得悟者,證佛之道。看經未為善,作福未為願。莫若當權時,與人行方便。
濟顛和尚警世:“看盡彌陀經,念徹大悲咒。種瓜還得瓜,種豆還得豆。經咒本慈悲,冤結如何救。照見本來心,做者還他受,自作還自受。”
子曰:“誌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荀子曰:“公生明,偏生暗。端慤(作德)生通,作偽生塞。誠信生神,誇誕生惑。”
《書》雲:“侮慢自賢,反道敗德,其小人之為也。”
荀子曰:“士有妬友,則賢友不親。君有妬臣,則賢人不至。”
太公曰:“治國不用佞臣,治家不用佞婦。好臣是國之寶,好婦是家之珍。”
讒臣亂國,妬婦亂家。
太公曰:“斜耕敗於良田,讒言敗於善人。”
《漢書》雲:“曲突徙薪曲突徙薪:比喻防患於未然。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
整日梳妝合麵睡。畫梁鬥栱猶未幹,堂前不見癡心客。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萬物有無常,萬物莫逃乎數。萬般祥瑞不如無。天有萬物於人,人無一物於天。天不生無祿之人,地不生無根之草。大富由天,小富由勤。莫道家未成,成家子未生。莫道家未破,破家子未大。成家之兒,惜糞如金。敗家之子,用金如糞。
胡文定公曰:“大抵人家須常教有不足處,若十分快意,提防有不恰好事出。”
康節邵先生曰:“仁者難逢思有常,平生慎勿恃無傷。閑居慎勿說無妨,才說無妨便有妨。爽口物多終作病,快心事過必為殃。爭先徑路機關惡,近後語言滋味長。與其病後能服藥,不若病前能自防。”
饒人不是癡,過後得便宜。趕人不要趕上,捉賊不如趕賊。
梓潼帝君垂訓:“妙藥難治冤債病,橫財不富命窮人。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天地自然皆有報,遠在兒孫近在身。”
藥醫不死病,佛度有緣人。
吳真人曰:“行短虧心隻是貧,莫生巧計弄精神。得便宜處休歡喜,遠在兒孫近在身。”
十分惺惺使五分,留取五分與兒孫。十分惺惺都使盡,後代兒孫不如人。越奸越狡越貧窮,奸狡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狡得,世間呆漢吸西風。花落花開開又落,錦衣布衣更換著。豪家未必長富貴,貧家未必常寂寞。扶人未必上青霄,推人未必填溝壑。勸君凡事莫怨天,天意於人無厚薄。莫入州衛與縣衙,勸君勤謹作生涯。池塘積水須防旱,田地勤耕足養家。教子教孫多教藝,栽桑栽柘少栽花。閑是閑非休要管,渴飲清泉悶煮茶。堪歎人心毒似蛇,誰知天眼轉如車。去年妄取東鄰物,今日還歸北舍家。無義錢財湯潑雪,倘來田地水推沙。若將狡譎為生計,恰似朝開暮落花。得失榮枯總是天,機關用盡也徒然。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到頭螳捕蟬。無藥可醫卿相壽,有錢難買子孫賢。家常守分隨緣過,便是逍遙自在仙。寬性寬懷過幾年,人死人生在眼前。隨高隨下隨緣過,或長或短莫埋怨。自有自無休歎息,家貧家富總由天。平生衣食隨緣度,一日清閑一日仙。花開不擇貧家地,月照山河到處明。世間隻有人心惡,凡事還須天養人。
真宗皇帝禦製:“知危識險,終無羅網之門。舉善薦賢,自有安身之路。施恩布德,乃世代之榮昌。懷妬報冤,與子孫之為患。損人利己,終無顯達之雲程。害眾成家,豈有長久富貴。改名異體,皆因巧語而生。禍起傷身,盡是不仁之召。”
仁宗皇帝禦製:“乾坤宏大,日月照鑒,分明宇宙,寬洪天地,不容奸黨。使心用,果報隻在今生。善布淺求,獲福休言後世。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萬種強圖,爭似隨緣節儉。心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意欲損人,空讀如來一藏。”
神宗皇帝禦製:“遠非道之財,戒過度之酒。居必擇鄰,交必擇友。嫉妬勿起於心,讒言勿宣於口。骨肉貧者莫疏,他人富者莫厚。克己以勤儉為先,愛眾以謙和為首。常思已往之非,每念未來之咎。若依朕之斯言,治家國而可久。”
高宗皇帝禦製:“一星之火,能燒萬頃之薪。半句非言,折盡平生之德。身披一縷,常思織女之勞。日食三餐,每念農夫之苦。苟貪嫉妬,終無十載安康。積善存仁,必有榮華後裔。福緣善慶,多因積德而生。入聖超凡,盡是真實而得。”
老子送孔子曰:“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者送人以言。吾雖不能富貴於人,而竊仁者之號,請送子以言也。曰:聰明深察,反近於死;博辯閎遠,而危其身。”
王良曰:“欲知其君,先視其臣。欲識其人,先視其友。欲知其父,先視其子。君聖臣忠,父慈子孝。”
家貧顯孝子,世亂識忠臣。
《家語》雲:“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子曰:“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知也。少而不學,長無能也。老而不教,死無思也。有而不施,窮無與也。是故君子少思其長則務學,老思其死則務教,有思其窮則務施。
《景行錄》雲:“能自愛者未必能成人,自欺者必罔人。能自儉者未必能周人,自忍者必害人。此無他,為善難,為惡易。”
富貴者易於為善,其為惡也亦不難。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千卷詩書難卻易,一般衣飯易卻難。天無絕人之祿。一身還有一身愁。輕諾者信必寡,麵譽者背必非。
許敬宗曰:“春雨如膏,滋長萬物,行人惡其泥濘。秋月如鏡(揚輝),普照萬方,佳人喜其玩賞,盜者惡其照鑒。”
《景行錄》雲:“大丈夫見善明,故重名節於泰山;用心剛,故輕死生如鴻毛。”
外事無小大,中欲無淺深。有斷則生,無斷則死。大丈夫以斷為先。
子曰:“知而弗為,不如勿知。親而弗信,莫如勿親。樂而方至,樂而勿驕。患之所至,思而勿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