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不是冤家不聚頭(2 / 3)

“呸~!”沒了壽昌的威脅,劉公子眼神馬上不一樣了:“你算個什麼東西!罵你都嫌費勁,小的們,給少爺打,把方才的場子圓回來~!”

幾個隨從此時也和他家少爺一般心思,不約而同就向前一閃,打算出手對付高文舉。

高文舉扭頭環視一圈,卻見趙元佐早就逃之夭夭了,長出一口氣,同時又暗自腹誹幾句。剛打算動手,見遠處似乎衝過來了一群官差,心中馬上轉過幾個念頭,臉上頓時展現出一副害怕的樣子,突然雙手將頭一抱,大聲道:“別打臉啊~!”

圍觀的百姓一陣哄亂,七嘴八舌的高聲叫罵了起來。有說劉公子無法無天的,有說方才出手的公子沒膽量的,也有為孫姑娘感到惋惜的,而最多的,更是怒罵高文舉丟人現眼的。

劉公子哈哈大笑:“不打臉你不知道長記性~!給我揍!就朝臉上打!讓他知道得罪本公子的下場!”

※※※※※※※※※※※※※※※※※※※※

開封是大宋的京城,大小衙門不計其數,其中有很多原本都是正經的衙門,如今早已淪為了擺設。這開封縣衙就是其中一個擺設,因為這京城中的勢力錯綜複雜,基本上能在京城混日子的,多少都有些背景。在這種大環境下,大事輪不到你管,小事又不敢管,久而久之,這開封縣衙,其實早就名存實亡了。曆任的知縣,都把這地方當成了熬資曆的好地方,一般來說,你到了這開封縣衙,隻要安守忍字大法,平平安安的渡過三年之後,自然少不了日後的步步高升。其實這也是無奈之法,因為在這開封府中,就算是兩個賣菜的吵架,也輪不到你個縣衙來處理,誰知道人家背後站著哪家權貴呢。

可是今天,本任開封縣知縣遊師孟遊大人,碰上了個棘手的問題。這事說起來,還得怪自己那個不懂事的婆娘。原本自己在這開封縣的任上已經熬的差不多了,等過了今年,到了明年開春,自己就算熬出了頭,到時候以自己這幾年無事無非的成績,起碼外放個六品,又或者直接做個京官,這就算混出來了。可自己這婆娘,也不知道從哪聽人說的,非說自己沒後台,將來放不了什麼好缺,一天到晚的在自己耳邊吵吵著要讓自己去托人求情走門路。

遊師孟覺得老婆娘頭發長,見識短,這京城裏的水有多深,哪裏是自己這種無根無基的芝麻小官敢下去探的?再說,這些年,雖然也做了幾任縣令,卻也沒攢幾兩銀子,也就不怎麼搭理她。誰想著,這婆娘無意中知道了自己的一個八杆子打不著的什麼親戚和祁國公王溥家有什麼瓜葛,月前到了京城,住進了祁國公府。就非要鬧著去認親。遊師孟大是頭痛,人家祁國公府是什麼地方?再說,祁國公早就死了十幾年了,人家那世子還認不認那親戚都說不準。你還隻是人家那親戚的遠親,就更扯不上邊了。可勸了幾次,卻又拗不過她,索性便由著她去鬧活,自己撒手不管了。

遊夫人這一去,還真讓她認著親了。原來,那祁國公女兒的婆家姓劉,和遊夫人有個什麼七拐八拐的親戚關係,兩人以前曾經見過麵。如今,這劉家的公子劉鎮要進京趕考,這劉王氏也就陪著兒子回京省親看看娘家人。這麼一來,倒真讓遊夫人見著人了。

兩位夫人他鄉遇故知,自然是聊了個投機。劉王氏一聽說遊大人如今在開封縣做縣令,便很禮貌的帶了兒子一同到開封縣衙來回訪了遊大人夫婦。席間,劉王氏無意間提了一句,說自己這兒子自小頑劣,缺少管教,希望遊大人日後有機會,替他管教一二。遊大人出於禮節,自然無不應允。心中卻是大大的不以為然,人家祁國公府哪裏有擺不平的事,還用得著我一個小小的縣官來出頭?可遊夫人卻很是興奮的向劉氏母子說了一些大包大攬的話,說什麼在開封府地麵上,有事大可不必麻煩,隻管到縣衙來找遊大人便是,為了加強一下效果,還送了一枚開封縣衙的令牌給劉王氏。

事後,遊大人對婆娘的行為很是不爽,認為她自作主張是很愚蠢的行為,此舉搞不好會給自己帶來想不到的麻煩。遊夫人趁機將遊師孟罵了個狗血淋頭,認為他沒有後台,還死要麵子不走門路才是蠢到家了。還告訴他說,人家祁國公的孫子王貽永,如何如何的文武雙全,小小年紀就以武舉身份授了什麼什麼將軍,而且還是太宗陛下欽定的駙馬爺。要不是國喪耽誤,人家如今早就迎娶了公主,住進了駙馬府。人家這麼大的勢力,有什麼事要你一個小小的知縣來出頭的?老娘這麼做還不是為了給你討個順水人情?

遊師孟被婆娘訓的抬不起頭,他覺得自己沒有後台門路是鐵一般的事實,這些年混來混去,始終隻能當個縣官。如今有這麼個關係門路,或許對自己將來的仕途有些幫助也說不定。再說,人家祁國公府,能有什麼事要自己出頭。便將此事很快拋開,一心一意的混起了日子,隻等著將這一任熬到頭,好到時候通過駙馬爺走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