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 結義(1 / 2)

要說高文舉剛才看到帖子被雷的外焦裏酥,那孫縣令這番話便將他雷的酥透了,簡直不知道說什麼才好。高家莊擁有的土地和各種產業,全都在這兩縣之內,現在兩個縣太爺親自上門來拜訪不說,還是以晚生的身份。高文舉自認見識不凡,至少比這個時代的人聽過或者見識過多了一千年的荒誕之事,但如此荒唐的事,還是讓他無法接受,下意識的爆了小粗口。

孫顯生和吳念周雙雙一愣:“靠什麼?”

高文舉見兩人表情似乎挺正經,忙拱手道:“兩位太尊,這個玩笑萬萬開不得,草民隻是個守著幾畝地過日子的鄉下人,書也沒讀過幾天,再說至今還未滿十六,兩位這拜帖和這稱呼,實在是要折煞草民了。”

孫顯生和吳念周又是一番客氣,這時,幾個丫環送進了茶水,幾人分賓主落座。孫顯生顧不上品茶,開口道:“高莊主古道熱腸,仗義疏財,為流入我兩縣的災民解了燃眉之急,又將名下許多田產送於災民耕種,做下如此大的功德,又如何當不得這些許虛禮?”

高文舉道:“太尊說哪裏話,俗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眼睜睜看著這麼多鄉親因一時天災朝不保夕。任誰看到了都會伸一把手的。何況,千金散盡還複來,人的性命卻隻有一次。有性命在,就不愁沒有錢糧,草民也相信,自己付出的這些,他日定會得到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的。所以,兩位太尊不要把草民想的過於高尚,就當草民是在做投資吧。”

孫顯生看了吳念周一眼:“投資?嗬嗬,若是人人都願意這般投資,我大宋甚至全天下的百姓,隻怕就人人有飯吃了。”

高文舉笑道:“其實這也隻是個角度問題,短期看來,災民似乎要花費很多錢糧,但從長遠來看,這點投資隻是微不足道的一些付出罷了。那些災民此時所需的,僅僅是有一處遮風擋雨之所,一口可活命的稀粥罷了。可他們一旦恢複了生產能力,所帶來的收益,遠遠不是這些東西能換來的。因此,草民此舉,其實也稱得上是投機,還望兩位太尊莫要追究才是。”

孫顯生和吳念周又對了一次眼,都從對方眼裏讀到了許多感慨,這兩人都是本科進士。中秋節前剛剛登了榜,原本沒有這麼快就能放了實缺,正巧碰到了範貽對泉州官場的大掃蕩,於是,真宗便本科士子中挑了二十幾名新科進士送到泉州,而且並具體委派官職,隻是將人送來,至於讓他們做什麼官,則全權由範貽自己分配,然後呈報給朝廷就行了。

這吳念周本是吳天祥本族侄孫,因此得了個大便宜,剛一見到範貽和吳天祥,就被放了新置雲霄縣的縣令。而他的好友孫顯生也因為在會麵過程中應對得體,被範貽任為長樂縣令。

這兩人被委了官職之後,吳天祥又將兩人叫到密室,細細叮囑了一番。對他們交待了長樂、雲霄兩縣的各種現狀,又鄭重交待,兩人一到地方,首先要以晚生的身份去拜會高文舉。告訴他們,這個高家莊的新莊主,名下產業不計其數,光是良田茶山就占了長樂、雲霄兩縣的三分之一出頭,而且還在月前買下了將軍山做為草藥的種植園。說他是泉州最大的地主也不為過。

這兩人原本都出自寒門。孫顯生好點,家裏有幾畝地還能自給自足。吳念周家則因為吳天祥被貶官流放,屬於沒落豪族。兩人這些年除了苦讀之外,都很早熟。能體會過日子的艱難。苦讀十餘年高中皇榜,又逢時機適宜,這才外放到這不毛之地做了個小小的七品縣令。兩人當然明白這其中的苦楚。

一聽吳天祥交待說先要拜會一個土財主,他們礙於從屬關係和親情,嘴上不說,心裏卻老大不情願。可當吳天祥把高文舉散盡萬貫家財救濟災民,並將名下諸多產業慷慨贈於災民用以生產自救的舉動說了一些之後,兩人就從心裏對這個比自己小好幾歲的地主少爺肅然起敬了。他們也都經曆過一文錢難倒英雄漢的事,因此,對於願意幫助別人,尤其是願意幫助窮人的慷慨之士有一種發自肺腑的敬意。所以,到了長樂縣衙,休息了一夜,顧不上處理公務,一大早就先來拜會高文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