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台上一分鍾(2 / 3)

得到了角色,卻連劇本是什麼都不知道,這對商葉初而言也是個新奇的體驗。

商葉初真的記不清一部十幾年前看的電視劇裏的丫鬟有怎樣的戲份了。從台詞上看,這個叫玉珠的丫鬟似乎有點腦子。應該不會是個炮灰。

倒是李葵那個角色,商葉初還有點印象。李葵的戲份不算輕。既然她的片酬是十萬塊,商葉初估摸著自己這部劇大概可以拿個五千到一萬左右——哦,還不算扣稅。

無論多少錢,現在都還是空氣幣。商葉初依然是個個人資產不過三千的窮鬼。

窮鬼商葉初看了一眼天色,已經不早了,今天不用跑龍套,去吃個飯吧。

-----

商葉初坐在影視城附近的餐館裏,給自己點了個高糖高油的冰糖蹄膀,算是慶祝自己拿到了第一個非龍套角色。

《雲傾記》是否抄襲還要打個問號,今天看到的一切都不太對勁。吃飯事大,吃飯事大。

冰糖蹄膀晶瑩剔透,油光鋥亮。商葉初夾了一筷子,放入口中,香味濃鬱,Q彈軟糯。肥而不膩。

商葉初一邊品味著蹄膀,一邊回憶著今天麵試的細節。

當她說出丫鬟玉珠的台詞時,鄭博瀚幾乎是一瞬間就接上了接下來的台詞。沒有絲毫停頓、猶豫或者卡殼。

這個丫鬟的角色,是商葉初隨手翻到的。鄭博瀚導演和她恰好翻到同一頁的可能性很小。更何況,商葉初分明注意到了,鄭博瀚這句台詞是隨口說出的,他根本就沒看劇本!

導演對劇本熟絡當然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商葉初很少見到如鄭博瀚一樣倒背如流的,即便是劇本篇幅相對較短的電影導演也一樣。

一部號稱“從創作到開拍隻花了三個月”、連名字都沒取好的劇,導演卻對劇本張口就來……這是什麼道理?

商葉初又夾了一筷子燉得細膩入味的肉,緩緩咀嚼著。

她的腦海中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

如果……這個劇本早就有了呢?

或者說,如果,這個劇本,其實就是鄭博瀚創作的,甚至是很早就創作了呢?

等等,說起來,《卿雲傳》的劇本到底是誰負責的?上一世的抄襲風波那麼大,商葉初卻從來沒有聽說過這位編劇的名字。

商葉初招呼道:“老板,打碗飯。謝謝。”

“好嘞。大碗小碗?”老板熱情道。

“大碗。”

商葉初放下筷子,拿出充電器,蹭著餐館的插口給自己的板磚仁星手機充上了電。

商葉初開始搜索“《卿雲傳》編劇”“《卿雲傳》劇本誰寫的”之類的問題。

雖然卿雲傳劇方號稱劇本由十幾位編劇嘔心瀝血創作,但這話騙騙觀眾得了別想糊弄圈內人。一部劇是一個整體,劇本則是一整塊基石。太多人參與劇本創作,隻會搞出一個三頭六臂十二條腿的畸形兒。

商葉初小時候曾看過一個故事,大概是一個母親乞討大米供兒子上學,結果食堂師傅一看這位母親交上來的大米,頓時大發雷霆——因為這位母親把不同種類的米,早稻、晚稻、粗米、精米、陳米、新米,都混在了一起。這樣的雜和米根本沒法烹飪。

劇本創作也是一樣的道理。十幾個編劇在一個馬勺裏炒飯,這飯不炒糊了才怪呢!

劇方搞這種宣傳,原因或者目的也好猜。這十幾個編劇中,必然有一位是話語權比較大的、甚至可以說是統籌全局的。而這位統籌全局的編劇,恐怕在閱曆和能力上不那麼能服眾。

《卿雲傳》是大製作,商葉初保守估計,投資至少在兩個億以上。這樣的項目,所有人壓力都很大。

如果劇火了,一飛衝天,那自然皆大歡喜。這位統籌全局的編劇就可以出來摘摘桃子,營銷一番,如果運作得當,成為小鄭博瀚不是問題。

如果很不幸,萬分之一的概率,劇撲了。這麼大的製作總得有人背鍋。到那時,這位摘桃編劇就可以躲在十幾位編劇身後裝死,甚至一推二五六,偽裝成清清白白的無辜白蓮花一枚。

不過,這樣的好事,肯定是要和導演通氣的。到底是什麼人,才能讓徐瀚文這樣的大導演給他開綠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