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股市中,大盤就好像波濤洶湧的大海,在不停地進行漲跌運動,而個股隻是其中的一個又一個暗潮,如何在不斷變幻的潮起潮落中把握好機會,是每一個投資者最為關心的問題。
中國股市經過了十多年的風風雨雨,已有了它的自身規律。如果從大行情的角度分析,一般是牛市一年至一年半時間,而熊市卻要維持三年左右。如上海股市在1997年5月摸高1500點後見頂回落,宣告了一輪牛市行情的結束。此時應視為最佳的賣出時機,而確定底部的買點則應結合宏觀經濟形勢等基本麵因素來配合。
可以說市場行情變幻莫測,有的投資者在行情走好時一路追高買進,而在行情下跌時又拚命殺跌。其實,在股票下跌的時候,股價越跌,也就越是買入的時機。在股票投資的具體操作中,就應反其道而行,即當絕大部分投資者都看淡,且紛紛割肉離場的時候,場內呈現一片弱勢氣氛時,此時正是我們出擊建倉的大好時機。如結合K線圖來觀察,股票的供需雙方發生變化並打破平衡趨勢時,如市場供給大於需求,且表現為價格下跌,賣方力量持續,K線圖以收陰線為主,並且形成循環賣壓,陰線連續增加,而成交量在剛開始下跌時是以逐步放大的情況出現,而到達底部時量卻萎縮起來,這表示賣壓已有所減輕,並將逐步演變到衰竭。K線圖則表現為陰線的實體縮小,底部不斷出現了影線,此時就是我們盼望已久的底部區域了。
在投資於股票市場的時候,投資者應注重兩大因素:價格與成交量,相對低的價位是介入股票的基礎,而成交量是真實反映股票供需關係的關鍵因素。股市上有句俗語,叫做“隻有成交量是無法騙人的”。的確,如果作為一名涉“市”不深的股票者尚無法分清莊家的意圖,那麼留意成交量的變化將有助於您分清主力的動向,是震倉洗籌,還是跳水出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