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不要讓紛擾世事左右你(1)(3 / 3)

第三步,把上述情形養成習慣。

想不出什麼賞心樂事來嗎?隻要請教一下朋友或同事,就可以得到不少主意。一旦克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就能了解其他人有關這方麵的情況,其實,每個人都會不時讓自己過得快活一點,隻不過有些人比其他人在行罷了!沒關係,實行的次數多了,你也會很在行的。

在這裏給你一點提議,不過,我們並不想讓你太沉溺於享樂!我們提供的主意包括:洗個熱水澡,洗頭發,下午休息一下,寫幾封信,到外麵散散步,周末時到外麵遊玩一下;和好朋友玩遊戲;和子女共處一段時間,給自己買一束花,偶爾吃塊巧克力,找隻貓來愛撫一下,呆在洗澡間裏,把門鎖起來,和外界隔絕10分鍾。

就男人而言,學習應該怎樣照顧自己,怎樣讓自己過得快活一點,實在是格外重要。現在這個社會中,家庭和工作仍然是分開的,仍然有男人的工作和女人的工作之分。男人和女人從小就受教導,相信女人是情緒方麵的專家,通常比較能讓自己過得快活一點。而許多男人則受到過時思想的限製,不能讓自己過得更快活,沒有解脫,沒有娛樂。這是很遺憾的。

用平常心為人處事

平常心,實不平常。事事平常,事事也不平常。

“平常心”是從古至今常被人提及的一種態度。

古人說:“平常心即是道”。那麼,“道”又是什麼呢?答曰:“道可道,非常道。”古人說的“道”,其實是一種人生哲學,而且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人生哲學。其實,我們隻要仔細分析,便可知所謂的平常心,是“無為、無爭、不貧、知足”等等觀念的綜合反映。

實際上,平常心就是我們的態度在平時總是會比遇到特別事件或突發狀況時沉穩得多,也鎮靜得多。如果在發生突發事件時,我們能夠以平常心去對待,不但不驚慌失措,反而十分從容鎮靜,一麵充分保持著人情味,一麵還能夠於適當的時機作出正確的判斷,這種態度便可稱做“平常心”。

擁有平常心,你也就擁有了人格魅力,也就能任雲卷雲舒去留無意。平常心是顆寵辱不驚的心。拜倫說:“真有血性的人,決不乞求別人的重視,也不怕被人忽視。”愛因斯坦用鈔票當書簽,居裏夫人把諾貝爾獎牌給女兒當玩具。莫笑他們的“荒唐”之舉,這正是他們淡泊名利的平常心的表現,是他們崇高精神的折射。他們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也震撼了我們的靈魂。

當你用一顆平常心去對待生活時,你就會發現:真情,就在你身邊。平常心是顆理解、寬容、忍讓的心,就是歡樂別人的歡樂、痛苦別人的痛苦、喜悅別人的喜悅。多一分理解和關愛,世界就多一份真善美。

平常心是顆尊重別人的心,就是尊重別人的勞動、人格、理想、信仰等。尊重使自己無形中得到好的修養,感受到精神的美。平常心是顆堅強的心,不畏泥濘路,不怕風雪夜。它使人始終奮勇向前,永不倒下。

平常心不是“看破紅塵”,也不是消極遁世。平常心是一種境界。平常心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平常心是一種超脫眼前得失的清靜心、光明心。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無論處於何種環境下,都能擁有平常心,那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就如孔子所讚美的,不是個聖人,也是個賢人。隻要我們努力,是能夠以平常心去對待紛雜的世事和漫長的人生的,至少也能夠做到以平常心跨越人生的障礙。

雖然,以平常心待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平常心不一定與凡夫俗子無緣,我們平凡人的一生,也會有得意、失落、成功、失敗,也會有屬於自己的輝煌和挫折。而我們的情緒和心境,會隨之起起落落,有時前途無量,有時又跌人萬丈深淵;有時迷茫無助,有時又柳暗花明。

老一輩人說得好:“所有的人的加減乘除,最後的得分都是一樣的。”其實,所有的這一切都是組成完整人生必不可少的內容,有大起就會有大落,太平順就難免乏味。

所以,要以平常心做事,以平常心待事,不攀比,不虛榮,沿著自己期望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心平氣和,不浮躁,人生就會充實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