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柴榮當即說道:“見,怎麼不見。不過先擊鼓升帳,等諸位將軍都到齊之後再將遼使請進來。”
閔冉當即稱是,領命而去。
中軍帳外,鼓聲響起。
三陣鼓聲之後,諸將都到了柴榮軍長內。
莫邗楓大聲問道:“殿下已多日不曾升過軍帳,今日所為何事?莫不是殿下改變主意要對遼用兵了,如若如此,末將願為前鋒,打個頭陣,定殺的遼軍屁股尿流。”說著哈哈大笑起來,諸將也和他一起大笑,相互之間吹噓著,上次跟著郭威打遼軍表現的是如何如何的威風。
柴榮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將軍安靜。”
諸將立刻噤聲。
柴榮接著說道:“今日召諸將前來,是因為遼國的使節來訪,他們已在軍營外等候。我大周乃禮儀之邦,不能怠慢了人家。諸將都請坐吧。”說完命閔冉將遼國的使臣請進來。
諸將紛紛坐在柴榮的左手邊,將右邊空出來留給遼國的使臣。
不一會閔冉帶著遼國的使臣進來。
來人說道:“大遼國大將軍拓拔野麾下斡魯朵,奉大將軍之命率眾前來拜見大周太子殿下,願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柴榮笑嗬嗬的說道:“斡魯朵大人請坐。”
翰魯朵等遼國使臣人到柴榮又手邊的位子上坐下。
柴榮接著命人上酒上菜好生招待帳中遼國使臣,有寒天嘯等人在場,帳中一時間熱鬧非凡。
諸將也都起身敬遼國使臣,帳中周將頗多,一時間遼國使臣哪能招架的了。
翰魯朵見一來到大周營帳,正事還沒談,現在已經快被灌醉了,於是推辭說不勝酒力。找了一個合適的機會,朝柴榮大聲說道:“漢軍反叛,已被殿下所滅,不知道殿下打算合適退兵?”
諸將見正事開始談了,於是都紛紛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定,朝柴榮看去。
而柴榮卻氣定心閑的自飲自酌,仿佛沒有聽到翰魯朵說的話一樣。
而翰魯朵也以為柴榮喝多了,沒聽到自己的話,於是又說了一遍:“殿下,劉崇不自量力,建立偽漢,公然反叛。現在漢軍已被殿下所滅,不知道殿下打算何事退兵。”
翰魯朵話一說完,柴榮一拍桌子說道:“退不退兵,何時退兵,是我大周的國事,難道遼國現在連我大周的國事都想管了嗎?”
諸將一聽柴榮此言,無不怒目而視遼國使臣,更有甚者甚至已經抽刀拔劍,隻要柴榮一句話,就可以將翰魯朵一眾遼國使臣碎屍萬段。
翰魯朵一見柴榮及大周諸將如此陣勢,嚇得冷汗直流,連忙賠笑道:“殿下誤會了,殿下誤會了,大周的國事我遼國豈敢插手,也絕對不會插手的。”
柴榮沉聲說道:“那翰魯朵大人就給本殿下解釋清楚,本殿下是如何誤會的,遼國在我大周邊疆屯兵二十萬也是誤會嗎?”
翰魯朵解釋道:“回稟殿下,當時劉崇建立偽漢,兵力達到三十萬之多,我大遼耶律皇帝擔心漢軍向北擴張,危害大遼百姓,所以才命拓拔野大將軍帶兵二十萬屯於邊境,以防不測的。”
柴榮拿著酒杯玩味的說道:“原來是如此,可是本殿下卻聽人說遼國派二十萬大軍是為了幫助劉崇複國的啊?”
翰魯朵連忙說道:“傳言怎麼可信啊,殿下切不可受傳言的蠱惑,那都是有心人所為的。”
柴榮又接著說道:“哦,原來這是流言蜚語啊!可劉崇向遼國稱臣是事實吧,對此翰魯朵大人又該如何解釋?”
翰魯朵急聲說道:“殿下,他劉崇膽小,我遼國皇帝派二十萬大軍駐紮在邊境,劉崇以為我遼國要攻打他,於是就向我大遼稱臣了。”
柴榮悠悠說道:“可是我軍已經來到應天軍了,正在等待我父皇的進一步旨意,可不是翰魯朵大人誤會兩個字就能解決的。”
翰魯朵如此一說,心裏也是一鬆,他最怕的就是柴榮一句話都不聽他解釋,現在聽柴榮的意思也不是非和遼國開戰不可,當即說道:“為了解除這次我遼國和大周的誤會,劉崇送給我大遼的歲貢,我大遼盡數還給殿下,還望殿下能夠接受。”
柴榮也是知道偽漢向遼稱臣,可是送給了遼國不少的好東西,於是說道:“歲貢本殿下照單全收,可是想解決這次誤會,你們遼國還是要拿點誠意出來吧。”
翰魯朵當即說道:“那是當然,我遼國願意再送上千匹馬千頭牛千隻羊,望殿下笑納。”
柴榮臉色一變,沉聲說道:“你們遼國以為我大周是叫花子不成?打發叫花子是吧!”
翰魯朵這下心裏一驚,連忙問道:“不知道殿下覺得馬牛羊多少才能解決此次周遼之間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