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召你回來一是為了祭祖,二是給你說一些家族的事,三是告訴你,你的養成教育由為父來安排。”柴守禮說道。“是,一切聽爹安排。”柴榮回答道。柴守禮又說道:“祭祖在下月初四,今天先給你講講我們家族的事,畢竟你也長大了,有些責任你需要承擔。現我柴氏一族是唐朝開國元勳霍國公柴紹的後人,柴紹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妹夫(或姐夫),他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代女傑平陽公主。自霍國公之後,我柴氏一族世代定居在邢州隆堯縣裏。下麵給你講的東西,我兒定要牢記,並要用生命守護。”見到柴榮在旁邊點點頭,柴守禮繼續說道:“當年唐太宗發動玄武門政變,我們先祖並不同意,畢竟同室操戈,兄弟相殘,定為後人所恥笑。不過先祖勢單力薄,無力改變太宗的決定。在太宗登基之後,先祖索要了大量的金銀財寶,拉了整整五百輛馬車才拉完,然後告老還鄉。先祖回到家鄉之後,深感百姓之疾苦。部分銀兩被先祖分給周邊的貧苦百姓,恐太宗懷疑,忍心將此舉終止。先祖除大將軍外,還有另一個身份墨門钜子。先祖率領墨家精英助太宗完成祖國一統之後,便有意將墨門解散,畢竟天下太平,朝廷不會允許這樣的組織存在。可墨門長老不同意。我兒可知為何。”
柴榮聽的正認真,他是真的吃驚,沒想到在後世小說裏存在的墨門原來真的存在,忽聽柴守禮問他,柴榮回答道:“孩兒不知,但想來也是和國家一統有關。”聽到柴榮的回答,柴守禮甚是欣慰,沒想到自己的孩子也挺聰明的。柴守禮繼續說:“不錯,長老們給出的理由是天下之勢合久必分。而墨門就是要在天下分崩離析之時,暗中尋訪明君,輔助明君一統天下,這樣才能使天下重歸和平。但先祖害怕長老們在天下一統之後心生異誌,會將墨門收為己用,在大唐和平年代為非作歹,於是便不同意。雙方爭論不休,最終還是相互妥協,按照先祖的建議改墨門為唐門,以示忠心。這個墨門大部分人還是很抵觸的,不過為天下太平服務的宗旨沒變,最終墨門還是改為了唐門,而先祖利用墨子劍法吸收我大唐各家劍法之所長,創出紹平劍法流於後世,便將唐門門主之位傳於其子。唐門下有一個長老會,長老會下名設三個堂口實設四個堂口,分別是鷹堂、劍堂、藥堂、暗堂,每個堂口設堂主一名,副堂主一名。”柴榮點點頭,表示自己在認真聽。
柴守禮接著道:“一、鷹堂,取鷹擊長空,放眼天下之意,眼線遍布五湖四海。鷹堂為唐門刺探情報、收集打探信息、聯絡各堂口。在天下六國之中基本上都設有聯絡點和分部,十人為一聯絡點,百人為一分部,六國合計大約有萬人餘。鷹堂之人大多分布在客棧、酒肆、商隊等之中,並且各自都有清白身份作為掩護,所以我唐門的活動經費是由鷹堂提供的。各聯絡點和分部之間以飛鴿傳書等機密方式聯絡,可以迅速將情報傳至六國的每一個角落,有鷹堂在,就相當於掌握了六國所有重鎮的情報網。二、劍堂,這是我唐門能夠鋤強扶弱,守護和平的核心力量,其數量大概有五千有餘。劍堂之人可單槍匹馬行刺,更可組隊攻擊,尤其善團體作戰。人員分布在六國各處,或為農耕,或為商賈,或為青樓女子,遇唐門急召時,可由各國聯絡點和分部發出緊急集結密訊,令其趕往指定地點。唐門所轄弟子皆通武藝,而劍堂由於其弟子職責特殊,因而其劍術最高。隻不過隻有核心弟子機會接觸到最精妙的紹平劍法,而普通弟子學習的劍法隻是各長老通過紹平劍法演變而來的劍法。榮兒你猜猜劍堂有哪些特殊的職責?”
柴守禮介紹完劍堂的情況突然對柴榮問道,“應該是刺殺等一些有違法紀的事,有些人的死會大快人心,百姓也拍手稱快,可惜的是這類人靠殺是殺不完的。”柴榮略一思索回答道。柴守禮沒想到柴榮的回答一語中的,並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於是說:“你說的不錯,不過這更凸顯了劍堂存在的必要了。三、藥堂,這是我唐門救死扶傷的主力軍,人員大概有三千有餘,分布在六國各地為郎中,有的甚至已深入到王朝皇宮做禦醫。我藥堂救人,窮人便分文不取。富人便照價收取費用,收取之錢也大多送給了貧苦百姓。還有,我藥堂凡大奸大惡之人一律不醫!若有藥堂之人,於心不忍給予醫治,那劍堂弟子勢必把此大奸大惡之人除之,絕不姑息養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