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都很高興,心想正好禪師可以整夜對這個不肖的外甥進行說教,勸他浪子回頭。外甥卻心想,久聞舅舅大名,要是他真的對我說教,我可要好好捉弄他一下,日後在朋友們麵前擺擺譜。出乎意料的是,晚上,良寬禪師在俗家床上坐禪了一夜,並沒有勸說什麼。外甥不知道這個舅舅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惴惴不安地勉強熬到天亮。禪師睜開眼睛,要穿上草鞋,下床離去。他彎下腰,又直起腰,不經意地回頭對他的外甥說道:“我想我真是老了,兩手直發抖,穿鞋都很困難,可否請你幫忙把我草鞋帶子係上?”
他的外甥照辦了,良寬禪師慈祥地說道:“謝謝你了。年輕真好啊!你看,人老的時候,就什麼能力也沒有了,可不像年輕的時候,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你要好好保重自己,趁年輕的時候,把人做好,把事業基礎打好,不然等到老了,可就什麼都來不及了!”
禪師說完這話,掉頭就走,對於外甥的任何非法行為,一句不提。
但就是從那天以後,他的外甥再也不花天酒地去浪蕩了,而是改邪歸正,努力做人,像換了個人似的。
禪宗的教學法,有時當頭棒喝,有時反詰追問,有時“有”“無”不定,有時暗示含蓄。總之,禪的教育,就是不說破,沒被說破的才是自己的全部。不說破,留給別人思考的餘地,相信他們能夠思考,他們通過自己思考得出的結論,比強行灌輸進去的效果要好。不然,嘮嘮叨叨,自己累得要死,不但勞而無功,還會引起對方的抵觸情緒。
天下愛護兒女的父母們,你們能懂得這種禪心嗎?你們能夠運用這種暗示、啟發教學法嗎?
隻需一個轉身,即可把時間拋在身後
禪者的智慧也是和其特殊境界分不開的。禪境講究虛無,不偏執於任何一方麵,甚至達到忘我的境地,所以要連時間也忘在身後。
老和尚經常帶著小和尚到寺院外麵的山峰上誦讀經文。
有一天,小和尚對老和尚說:“時間過得真慢呀。”
老和尚就說:“你這樣試試——上午,你麵朝西方坐著讀;下午,你麵朝東方坐著讀。”
小和尚就聽了師傅的話,背對著太陽誦讀經文,漸漸地,就忽略了時間的快慢。
第二天,他對老和尚說:“師傅真高明,這一轉換方向,我就忘記時間了,整個心思都放在詩文裏了。”
老和尚說:“無論幹什麼事情,隻有把時間放在身後,才能做到全神貫注,達到一種忘我的境界。”
轉過身軀,背對太陽而坐,讀經的境界就會完全不一樣了。禪者處事總是這樣簡單而又充滿智慧的靈光。
7.人間淨土的美景
何謂淨土?酷暑寒冬都美,南北東西都好,高低上下都妙,人我界限都無,這就是淨土。
星雲大師:你的心能任運逍遙,隨緣放曠,則“隨所住處,皆是淨土”。就如天上的太陽、月亮,不管烏雲密布也好,或是刮風下雨也好,太陽、月亮都是那麼逍遙自在地悠遊於虛空之中,這就是隨心而住,唯心淨土。
人間淨土是通過禪修而得來的“人間仙境”,是一種隨身隨地的享受。
始終如一的幸福
同一個事物,有人見了歡喜,有人見了悲傷。事物沒有差別,可心境為何天壤之別呢?就是因為我們的內心太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