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對方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談判對象,他同樣會在心裏盤算,如何使交易變成有利的狀況。看對方的眼神中,也有凝視於一點或焦點不變的眼神。這種眼神表示對方心中在想其他事情。談生意的對象有這種眼神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將大量貨物出售給他。因為對方可能支付不了貨款;如果對方是賣者,他所賣的貨物可能是次品。總之,當你的交易對象出現這種眼神時,你一定要小心提防。這時候,你可以毫不客氣地問“你有什麼煩惱的事情”,以從對方口中探知原因。如果對方慌張地說:“不!沒有什麼事……”這時,應當斬釘截鐵地與他中斷洽談,可以對他說:“以後再談吧。”
如果在某個會議上,你發現一位出席者對坐在他正麵的某人看都不看一眼。那麼,等他對麵的那位發言過後,你不妨問他:“你認為他的意見如何呢?”他如果立即予以猛烈反駁的話,則證明他們之間曾經有過爭論,或有什麼成見。
(二)斜視對方的眼光,表示拒絕、藐視或感興趣的心理
人們聚集在一起時,常常可以看到斜視對方的眼光。這種眼光的特性,是表示拒絕、輕蔑、迷惑、藐視等心理。公司或商場間的競爭對手或其他競爭者之間難免會正麵交鋒,互相之間經常會用這種蔑視的眼神看對方。
但是,斜而略帶含笑的眼神,有時也表示對對方懷有興趣。尤其在初次見麵的異性之間,經常能見到這種眼神,多出現在女方身上。如果你是一位男士,有一位不太熟悉的女孩子這麼看你,那表示她對你感興趣。遇到這種狀況時,你應該鼓足勇氣和她攀談,略顯輕蔑的眼神會變成最有興致的眼神。
(三)對方眼神發亮略帶陰險時,表示對人不相信,處於戒備中
男女之間用這種眼神凝視時,表示雙方敵意、憎惡;在初次見麵的會談中,也會接觸到這種眼神;受到朋友或同事的誤會,把被曲解的事實向對方解釋說明時,對方往往也會出現這種眼神。
初次見麵時,對方有這種眼神,表示在談話中你使對方產生某種的不信任的警戒。如果覺得自己並無使對方產生這種心理的做法的話,那可能是對方從其他地方聽到一些你的事情,或由介紹者那裏得到某種先入為主的感情。
到朋友、同事那裏去解釋,他們可能會說:“來幹什麼?現在還有臉到我這裏……”此時,他們如果有疑惑、敵意、不信任的眼光,表明對方已完全誤解了你,並存有戒心。一旦受到別人的誤會,一定要誠懇解釋,才能消除誤解。
女性穿著太奢侈、打扮太耀眼的話,就容易受到別人的誤會,可能感受到某種發亮略帶陰險的眼光在注視著你。你應在言談、禮貌方麵加以注意,這樣才不會招致別人的誤會。
(四)對方做沒有表情的眼神,表示心中有所不平或不滿
有人認為,人與人之間互相沒有心懷不滿或煩惱時,才會做出豪無表情的眼神,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人們沉思時的眼神各不相同,有的閉起眼睛,有的則呆滯地望著遠方,還有的則會做出毫無表情的眼神,一旦思維整理妥當或產生新的構思時,眼睛則顯得很有神,或出現有規律的眨眼現象。這也是接著將要說話的信號。所以,交際中,麵無表情不是好現象。
比方說,你若碰到一位朋友,你向對方說:“我正巧到這附近,要不要一起去喝茶?”對方的眼睛表現出毫無表情的樣子,說:“很久不見,還好嗎?”一時臉上充笑,馬上又恢複無表情的眼神。此時的眼神表示對方內心不安,並且對現狀不滿。
情侶兩個在閑談時,如果突然發生別扭,女生說:“我要回去。”站起來要走,眼神毫無表情。此時,她心中可能隱藏著不滿與不平。
性格懦弱的人,一旦被不喜歡的人邀去做客,如果一開始能拒絕當然好。偏偏這種人難以說出回絕的話,隻好跟在後麵走,這時候他們會出現無表情的眼神。遇到這種情形,一定要不加思考地問他:“你什麼地方不舒服嗎?”表現出關懷之意。
在衝突者之間也往往出現這種情況,這時候千萬不要介入他們之間的紛爭。
(一)視線接觸與否的心理學研究
當我們在等公共汽車或站在影劇院賣票口排隊買票時,多為背向後麵的人,這種表現為人們所司空見慣,這樣做,不僅是為了往前進,也是為了避免同不相識的人視線相交。
但也有麵對麵者,這些人多為朋友、夫妻、親人、戀人等。這些人會彼此默許自己的隱私權受到某種程度的侵犯,因此,他們偶爾會視線交錯,便於相互言談,心理溝通。綜上所述,相識者彼此視線相交之際,即表示為有意進行心理溝通。
但若是這種情況發生在女人之間時,則具有不同的意義。因為,當女人不願意把自己的內心體驗傳遞給對方時,多半會產生凝視對方的行為。心理學家艾克斯·萊恩等人曾做過人們對視的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測者“隱瞞真意”,在受測中,注視對方的比率,男人會降低,女人則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的情況下,其談話時間內有66.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但得到指示後,卻隻有60.8%的時間在注視對方。至於女人方麵,在接受指示之後,居然能提高到69%的時間在注視對方。因此,當在公開場所遇見女人注視自己過久的時候,不妨認為她可能心中隱藏著什麼,要注意她言不由衷的真相。
對方是否在看著自己,亦即有無視線接觸,說明對方是否對自己有好感或興趣等。但是,如果對方不敢或是不肯直視你呢?那代表什麼?
如果對方完全不看你,便是對你不感興趣或無親近感。想想看,當我們在路上行走時,發現陌生人一直盯著我們,必定會感到不安,甚至會覺得害怕。因為我們並不希望他們對我們感興趣。
所以,不相識的人,彼此視線偶爾相交之後,便會立刻移開。這是由於人們覺得,一個人被別人看久了,會被看穿內心或被侵犯隱私權。
(二)注視與移開視線的心理學研究
一般認為初次見麵時,先移開視線者,其性格較為主動。另外,談話中,有意處於優勢地位的人,認為一個人是否能站在上風,在最初的30秒即能決定。當視線接觸時,先移開眼光的人,就是勝利者。相反,因對方移開視線而耿耿於懷的人,就可能胡思亂想,以為對方嫌棄自己,或者自己談不來,因此,在無形中乃對對方的視線有了介意,而完全受對方的牽製了。正因為如此,公關專家提醒,對於初次見麵就不集中視線跟你談話的挑戰型對象,應特別小心應付。
不過,同樣是撇開視線的行為,如果是在受人注意時才移開視線,那又另當別論了。一般而言,當我們心中有愧疚或有所隱瞞時,就會產生這種現象。
一位名叫詹姆士·薛農的建築家曾經畫過一幅皺著眉頭的眼睛抽象畫,鑲於大透明板上,然後懸掛在幾家商店前,其原意是想借此減少偷竊行為。果然,在懸掛期間,偷竊率大大減少。雖然並不是真正的眼睛,但對那些做賊心虛的人來說卻構成了威脅,他們極力想避開該視線,以免有被盯梢的感覺,因此,便不敢進商店內,即使走進商店裏,也不敢行竊了。
在交往中,如果麵對異性,隻望上一眼,便故意移開視線的人,大都是由於對對方有著強烈的興趣。譬如,在火車上或公共汽車上,上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幾乎都會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輕的男性往往會很快把臉扭向一旁。他們雖然也非常感興趣,不過基於強烈的壓抑作用而產生自製行為。假使興趣欲望增大時,便會用斜視來偷看。這是由於想看清對方,卻又不願讓對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緣故。
另外,行為學家亞賓·高曼通過研究認為:對異性瞄上一眼之後,閉上眼睛,即是一種“我相信你,不怕你”的體態語。所以,當看異性時,並不是把視線移開,而是閉上眼後,再翻眼望一望,如此反複,就是尊敬與依賴的表現。尤其當女性這樣看男性的時候,便可認為有交往的可能。
還有一種不敢直視對方的情況。我們可以回顧一下自己在工作單位中,當上司與屬下討論問題的時候,上司的視線必定會由高處發出,而且會很自然地投射下來。反之,為人屬下者,雖然自己並沒有做出什麼虧心事,但是,視線卻經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軟弱無力,不斷移開。這是由於職位高的人,總是希望對屬下保持其威嚴的心理作用。但是,也有例外。這與地位的高低無關,就是內向的人容易移開視線。
美國的比較心理學家理查·科斯博士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很靦腆的小孩與陌生的大人見麵,來觀測他們注視大人的時間長短。將大人眼睛蒙上和不蒙的情況相比較,發現小孩注視前者時間居然為後者的3倍。這就是說,眼光一接觸時,孩子的視線會立刻移開。由此可知,內向的人大都不會一直注視對方,而經常要移開視線。
(三)一些實用的技巧
下麵是一些小技巧,可以幫你一眼洞察對方的性格或心理:
一直盯著對方的女性心中可能有隱情;
在言談中,注視對方表示希望引起對方對自己所談內容的注意;
初次見麵時,先移開視線者表示希望處於優勢地位者;
被對方注視時,立刻移開視線者大都有自卑感或缺陷;
看異性一眼後,隨即故意移開視線者表示有著強烈的興趣;
斜眼看對方者表示對對方非常有興趣,但又不想讓對方識破;
翻眼看人者表示對對方存有尊敬與信賴;
俯視對方者想顯示對對方的一種威嚴;
視線不集中在對方,很快移開視線者大都為性格內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