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用心觀察,肢體反映人心理(3 / 3)

隻用指尖勾住吊環的人其獨立自主心極強。如果是男性,他個性比較高傲,雖然他有時也聽別人的話,但決不附和雷同。

緊握吊環的人喜歡將手與吊環完全接觸,如此他可獲得掌握感。他的獨占欲比他人強烈得多,同時他也十分希求安定。

一隻手抓兩個吊環的人其依賴心很強,或是意誌薄弱,或是他已非常疲勞了。

用指尖捏著吊環的人無論電車如何晃動,他都站得極穩,他的手指隻不過是形式上的抓抓而已。他是非常慎重的人,不太依賴別人,同時做任何事考慮得都很周到。

雖然抓住了吊環,但手卻不停地在動的人這是有神經質的人,也表示出他內心十分不穩定。

(三)走路姿態的心理學

看過了靜態的站姿,接著來看動起來的走路姿態:

走路時用大踏步的方式進行的人其身體非常健康,心地善良,此種人十分好勝而頑固。

走路姿態非常柔弱的人精神也十分衰弱,即使他的體格很健壯。一遇到精神上的打擊就立刻崩潰。

拖著鞋子走路的人抑或說是鞋跟磨損較嚴重的人,缺乏積極性,不喜歡變化,此外亦無特殊才能,生活容易受挫。不過,由足腳力學的觀點來看,此種姿態在醫學上有重大意義,關於這一點我們將在後麵加以詳細介紹。

以小快步伐行走的人性情急躁,或許是由於腿短的原因所致。不過,走得快的話,心情自然較為急迫。

與小快步相反,愛邁大步且順著直線悠哉遊哉步行的人獨立心很強,而且不太顧家。

行進時步伐零亂的人其神經不太健全,通常會背叛其親長,或遭到破產的命運。

一麵走路一麵回頭看的人其猜忌心與妒嫉心特別強烈。

步行時上身很小擺動的人為長壽之相。同時,這種人也較具有蓄財之心。

走路時把右肩抬起來的人是權威主義者。古代時的官吏大多屬於此類。

大家都知道,林肯是美國曆史上非常著名的總統,朋友評價他早期走路的姿勢“總是低著頭,猶如喪家之犬”,是屬於非常柔弱的人。我們上麵說過這類人命運坎坷,且遇到精神上的打擊容易崩潰,易患神經衰弱等精神疾病,事實上也確實如此:1831年,林肯做生意失敗;1832年,競選州立法委員失敗;1833年,再一次嚐試做生意失敗;1835年,妻子去世。這一係列的事情,對他的打擊很大,到了1836年林肯便被診斷為神經衰弱。不過林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終當選為美國第16任總統,也算是老天對他的公平之處。

行走動作可以說是一個人內心世界的反映,同時,也會對一個人的命運起到一定的影響。公關專家發現,那些已經成功的人,大多大踏步走路,眼睛目視前方,堅定有力。如果你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也可以先從走路姿勢做起。

(一)表情是無聲的語言

表情是人生來就會運用的:小孩子哇哇大哭,代表他不舒服,哈哈大笑又說明他高興快樂。伴隨著年齡的成長,人的表情越來越豐富,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語言和表情有正確的配合,才能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

而通過一個人平常說話時伴隨著的表情,也能大致推測一下這個人屬於什麼性格。說話時眉飛色舞、表情豐富的人可能感情豐富,樂觀活潑,熱情大方,屬於性情中人,情緒波動較大,好動不好靜,對事情會全力付出,不計後果,但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失望或沮喪。而說話不動聲色的人,城府較深,喜怒不形於色,深沉穩重,通常較為理性,對待事物能夠冷靜主動,分析問題比較全麵,有很好的計劃性。

191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法國生理學家科瑞爾在他的《人,神秘莫測者》一書中論述道:“我們會見到許多陌生的麵孔,這些麵孔反映出了人們的心理狀態,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反映得將越來越清楚。臉就像一台展示我們的感情、欲望、希冀等一切內心活動的顯示器。”

每個人都有一副獨特而不容混淆的臉相,而在這些獨特的臉相中,隱藏著各種各樣的表情,表情是情緒的外部表現,是由軀體神經係統支配的骨骼肌運動,是感情活動的外顯行為,反映的是人的心理。

表情是無聲的語言。當人們交往時,不管是否麵對麵,都會下意識地表達各自的情緒,與此同時也注視著對方臉部的各種表情。而在幾乎所有的生物中,人的臉部表情是最豐富、也是最複雜的。據統計,人的麵部所能做出的表情多達25萬種之多。正是這些豐富的臉部表情使得人們的社交變得複雜而又細膩深刻。

(二)表情具有相當的欺騙性

美國心理學家拜亞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讓一些人表現憤怒、恐怖、誘惑、無動於衷、幸福、悲傷等六種表情,再將這些錄製後的表情放映給人看,讓他們猜何種表情代表何種感情,結果讓人大吃一驚,猜對的平均不到兩種。這說明雖然表情對揭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有一定的可取性,況且表情相對於語言來說更能傳遞一個人的內心動向,但要在瞬間通過表情勘破人心,實屬不易。

人們在生活中無聲無息地學會了很多方法來掩飾自己的內心,也知道了在何種情況下該掩飾什麼樣的表情,比如說在生意場上,最主要的就是要掩飾急躁、不耐煩的表情,如果你一旦被對方窺破,將會被認為你根本就沒有誠心跟對方合作,因此你的信譽度將受到嚴重的傷害,可誰知道你僅僅是想早點結束會麵去參加宴會。

因此在許多時候,人們都會“麵無表情”地跟你對話、交流,輕易不肯露出自己的想法,通常這麼做有三個理由:一是敢怒而不敢言;另一種是漠不關心;第三種是根本沒有放心裏去。也可能結果正好是相反,隻是對方不願讓你看出來而已。

這就是臉上的表情跟內心的情緒正好相反,原因是人在潛意識裏不願讓對方看出自己心理的變化,所以會以其他表情來阻止情感的“外泄”,刻意隱瞞自己的喜怒哀樂。這並不是說這些表情不能從臉部表現出來,而是真那麼做的話,將會嚴重地影響正常的社會活動。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和對方探討學術問題,雙方觀點不統一,如果這時你把個人情緒加進去,探討的結果一定很糟糕,不是翻臉就是成死對頭。

(三)能洞察麵部表情的心理高手

在很多情況下,如果你不經過相當程度地對人們內心活動的研究,並不容易探視出對方的真實心理。但在高明者看來,也許不費吹灰之力,他們認為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一張反映自己生理和精神狀態的“海報”。

狄德羅在他的《繪畫論》一書中說過:一個人……他心靈的每一個活動都表現在他的臉上,刻畫得很清晰、很明顯。

在中華五千年的曆史長河中,不乏這種高手。淳於髡就是其中一位。

梁惠王雄心勃勃,廣納天下賢才。有人多次向他推薦淳於髡,因此,梁惠王頻頻召見淳於髡,每一次都屏退左右與他傾心密談。但前兩次淳於髡都沉默不語,弄得梁惠王很難堪。事後梁惠王責問推薦人:“你說淳於髡有管仲、晏嬰的才能,我怎麼沒看出來,他隻是沉默不語,我看你是言過其實。”推薦人以此言問淳於髡,他聽了隻是笑笑,回答道:“確實如此,前兩次我都沉默不語,但我不是故意的,而是另有原因。我也很想和梁惠王傾心交談。但第一次,梁惠王臉上有驅馳之色,想著驅馳奔跑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就沒說話。第二次,我見他臉上有享樂之色,是想著聲色一類的娛樂之事,所以我也就沒有說話。”推薦人將此話告訴梁惠王,梁惠王回憶當時的情景,果然不出淳於髡所言。至此他不禁佩服淳於髡的識人之能,也終於相信推薦人所言,開始重用淳於髡。

淳於髡正是利用梁惠王的麵部表情洞察了他心裏的想法,也就因為這樣贏得了梁惠王的尊重和佩服。你若能深諳此道,在人際交往中也就能無往而不勝。

中國古代有句名言:“人需要接近看看,馬需要騎著看看。”通過對身體小動作的詳細觀察,可以進一步看出對方的性格。比如,喜歡挺胸的人肯定充滿自信,心態健康而積極。喜歡含胸的人肯定不那麼自信,或者天性羞澀,人生觀相對消極。下麵我們分別來看這些重要的小動作:

(一)手的小動作

手可以充分表達感情,人類的手指十分靈敏,可以感覺到振幅隻有0.00002毫米的振動。我們也習慣於在說話的同時比比劃劃,或者完全用手勢來表達感情,有時一個溫柔的愛撫勝過千言萬語。原始人類曾經用全身各個部位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在有了口頭語言之後,最初的肢體語言都逐漸被淘汰,除了手勢。

古人說:十指連心,而心正是主管神明的。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手是人體中觸覺最為敏感、肢體動作最多的地方,所以觀察一個人說話時手的姿勢變化,往往能及時捕捉到他發出的各種信息。

例如十指交叉,這是一種典型的本能型防衛姿態,說明他可能受過嚴重的傷害,存在一定的心理陰影,而雙肘支撐雙手交叉,則體現著一種充滿自信的心理狀態。將十指相對做成尖塔形狀的人,說明他隻是對你所說的話,而絕不是對你這個人產生興趣,但若是用手觸摸耳朵,表明他對你所說的話缺乏基本的信任。有些人如果不停地用手觸碰鼻尖,是他內心猶豫不決,未能做出明確決斷時常見的肢體語言。而用手搔頭提示他這時已經出現煩躁不安;用手捂嘴則是他想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用手在麵部摩挲表明他對談話的內容心不在焉、沒有任何興趣。

(二)頭部的小動作

習慣頭部上揚的人通常自視甚高、傲慢而自我。或許是因為他們的條件一般都不錯。

頭總是低俯的人通常內向而溫柔,雖然有時顯得缺乏激情,但是能細心體貼地關照別人。

頭部側偏的人通常充滿好奇心,但偏於固執。他們往往缺乏忍耐力。

(三)嘴部的小動作

有這樣一個遊戲——貼嘴巴,在不同的臉上貼上不同表情的眼睛和嘴巴,然後觀察其中的新表情,不同的搭配當然有著不同的表情,可是同一個眼睛的表情搭配不同嘴巴表情後,結果讓人大吃一驚。人們總以為,眼睛是一個人情緒的全部表現,其實不然,嘴巴也是重要的表現工具。

嘴巴有4種基本運動方式:張開閉合,向上向下,向前向後,抿緊放鬆,可以畫出多種嘴角弧度,而不同的嘴角弧度也形成了不同的嘴部動作。而這些豐富的嘴部動作,也反映出了一個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態度。

嘴巴動作中最典型的是笑,這是人類最美麗的動作,也是最能觀察對方情緒的一個動作。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笑法,嘴部的動態會有所差異。

首先,從笑的特點來分析一個人的性格:

狂笑,嘴兩端猛向上方翹這類人精於社交,性情溫和,能讓對方感到親切,具有冒險精神和積極的作風,樂於助人。最適合做秘書工作,善於處理繁雜事務,越繁雜反而越覺得有趣。

開口大笑,嘴兩端成平這類人的性格粗獷,不拘小節,行為大方。但缺乏一定的耐心,一遇到困難,就知難而退,容易讓人產生做事虎頭蛇尾的誤解。這種人可能會在經商方麵有所建樹。

微笑,嘴兩端稍下垂這類人性格內向,不善言語,與人交流存在一定的困難,但注意細節,喜歡對對方言語進行分析,唯一不足的就是做事時常半途而廢,也因此難達願望。但他們在手工藝、縫紉等技能方麵很拿手,外語亦佳。

眯眼笑,笑時嘴兩端向下,幾乎不開口這類人的性格倔強固執,對周圍人不夠坦誠,有時明知其事但假裝不知而不與人語,也往往因為這個而吃虧。性情還算和氣,一旦不悅即大發脾氣。他們多才多藝,有理想、抱負,但不願與人合作行事,因此也就很難成功。

這僅僅是從“笑”這一個動作來觀察,當然不是非常全麵。下麵,我們從一般的嘴角弧度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和內心世界:

嘴抿成“一”字形的人其性格堅強,是個實幹家的形象,交給他的任務一般都能圓滿地完成,並因此而得到上司的賞識,有較多的機會得到升遷和提拔。

喜歡把嘴巴縮起的人幹活認真仔細,是一個好幫手,但不適合做領導,因為疑心病很重,不容易相信下屬,往往有後院起火的危險。另外,這種人還容易封閉自己。

嘴角稍稍有些向上這種人頭腦機靈,性格活潑外向,心胸也比較豁達,能與人很好地相處,很隨和,是一個標準的紳士。

交談時嘴唇的兩端稍稍有些向後表明他正在集中注意力傾聽談話,這種人意誌不太堅定,容易受對方的影響,並且也有半途而廢的危險。

下嘴唇往前撇表明他並不相信你所說的是真實的,並且他還想立刻找到證據來反駁你的理論,直到你承認自己說的是假的為止。

上下嘴唇一起往前撅的時候表明此人的心理可能正處在某種防禦狀態。

嘴角老是向下撇的此種人性格固執、刻板,並且內向,不愛說話,很難被說服。

咬嘴唇在交談時,用牙齒咬住下嘴唇,或是上嘴唇以及雙唇緊閉的人,說明他正用心地聽另外一個人的講話,也可能是在心裏仔細地分析對方所說的話,然後跟自己做個對照,也可能是在認真地反省自己。

說話時以手掩口一般女性比較常見,此種人性格較內向、保守,甚至有點自閉,不敢過多暴露自己。如果對方是個陌生人,還表示對對方存有戒心,或者在做某種自我掩飾。

口齒不清,說話比較遲鈍這些人可以分兩種情況來討論:一種是說話方麵確實表現得不夠出色,並且在其他各個方麵的表現也相當平庸,這樣的人若想獲得很大的成就,不太容易。另外一種人,他們僅僅是語言表達不精彩,而且也不太經常表現自己,但往往能夠一鳴驚人,這說明這個人在某一方麵或某幾方麵有比較出眾的才能,隻要努力,也能很快成功。

時常舔嘴唇這種人很可能壓抑著內心因興奮或緊張所造成的波動,因此他們常口幹舌燥地喝水或舔嘴唇。

清嗓門且聲音變調說明此人對自己的話根本就沒有把握,他隻是在發表自己的觀點,況且這種人具有杞人憂天的傾向。再者,如果男性出現咬住煙頭,用唾液加以潤濕的動作,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