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遷徙(1 / 1)

奶奶剛出生沒多久母親就離世了,繈褓裏的她隨父親、哥哥離開淺井老家。她的兒時正是缺衣少糧的年代。人們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逃難,拖家帶口背井離鄉。奶奶的父親也就是我的太姥爺,走到土坡嶺村才決定安頓下來。太姥爺四處打聽剛生了孩子的人家。後來得知也是淺井村嫁過來的閨女剛生了個女娃娃。就這樣我的奶奶認了奶娘,才喝上了人的奶。奶奶也有了幹姐姐,幹姐姐嫁了人,又生了個女兒,女兒嫁了人家,又多了好幾門親戚。過了幾年,小輩人似乎也隻認為自己是個土坡嶺人,淺井村是個很偏遠貧窮的村子,人們住窯洞,沒有小賣鋪。人類的遷徙在很多年前就有了,比如闖關東,也有從中原地區遷徙到沿海地區的。有的為躲避戰亂,有的當地連年幹旱或洪澇等天災引起。奶奶家最初的遷徙同樣如此。經過多年的繁衍生息,一代代人從所謂的客家人、外來戶,變成了當地人。奶奶成人出嫁以後,也常陪太姥爺回淺井老家認親戚,老家裏的親戚也會帶老家的娃出來見世麵。把老家的糧食牲畜趕大集去賣。奶奶婆家條件還算殷實,經常把他們留在家裏住上一段日子再走。奶奶總會把土坡嶺有的好東西提前備上,讓他們帶回老家去。不久後,淺井村待婚配的閨女家人就托人捎信給奶奶,讓奶奶給說個媒介紹個土坡嶺的人家。奶奶除了忙乎家務之外便開始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奶奶也記不得是從啥年頭說的第一個媒了。但她說的106對是真實的,或許更多,因為她記得都有誰。很多年以後,她還記得那人是趕大車還是收糧的。後來村裏有了生產隊,奶奶在車馬大店做飯,走出家門掙工分他接觸的人更多了。淺井村老家那邊的親戚孩子嫁過來,親戚的朋友的孩子也一個個嫁過來,有些膽大未成家小厚生也搬出來住。奶奶一聽說也是淺井村老鄉,就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了。奶奶給他們說當地的媳婦。特別是當地人家沒有兒子的。在那個掙工分吃大鍋飯的年代,都想多個男丁了,特別是能入贅家裏的。當然也有些是自己落戶安家的。日子好過些以後,帶著點心盒找奶奶說媒的人絡繹不絕了。來個客人來找奶奶了說媒,爺爺臉上老有光了,連忙讓開座,讓他們聊,你們聊。奶奶的家庭地位可想而知。奶奶有了一兒一女,生活過得美滿。來找說媒的人更是認定了她這個好媒人。奶奶最初說媒,也是有私心的。她想讓兄弟的孩子出來,又想讓親戚的孩子出來,這樣她身邊的日子也紅火了。他用一個最獨特的辦法,單槍匹馬完成了很多人的遷徙。通過娶妻生子,人與人之間有了裙帶關係,形成了親戚,不論遠近,順滕總能摸到瓜。在那個年代和地域,隻有單純的幫扶。奶奶愛人多熱鬧,喜歡聊家常,能把誰誰誰娶了誰,誰又嫁給了誰,現在幹啥了,這是她認識的誰,我該稱呼什麼,說的頭頭是道。奶奶可真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