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接種
寶寶要接種疫苗卡介苗,接種後可預防結核病。
卡介苗是每一個健康的寶寶必須接種的疫苗,一般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進行接種。在寶寶的左上臂外側,三角肌附著處進行皮內接種。接種後2~3天僅可見在接種部位有小紅點樣的針眼,幾天後消退,皮膚恢複正常。
寶寶快滿月時才會出現反應,接種部位出現紅腫並形成腫塊,腫塊的中央逐漸變軟,形成小膿皰,當小膿皰自行破潰後可滲出黃白色的膿液,此時,局部形成潰瘍並結痂,還可再流膿,這樣反複多次,最後經過2~3個月痂皮會脫落,形成一顆永久性的略凹陷的圓形疤痕。這是接種卡介苗的正常反應過程。
接種卡介苗後的護理
接種卡介苗後,給寶寶洗澡時應當注意,避免將洗澡水弄濕注射部位的皮膚。洗澡時可用幹淨的手帕或消毒紗布將上臂包紮起來,也不要經常用手觸摸以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感染。
暫緩接種卡介苗的寶寶
如果寶寶出生體重不滿2500克,早產兒,出生時有嚴重窒息、吸入性肺炎時,暫時不能接種卡介苗,待身體恢複後才可接種。
接種乙肝疫苗的益處
我國是乙型肝炎高發地區,全國約有6億人受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其中約1.3億人攜帶乙型肝炎病毒,占世界乙型肝炎帶毒者的1/3以上。
在帶毒者中,約有25%的人一生中將會發生各種預後不良的慢性肝病。
全國現有各種慢性肝病患者約1千萬,每年因肝病死亡的人約有30萬,其中50%以上為原發性肝癌,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國民經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乙型肝炎傳染性很強。在我國,母嬰圍生期傳播是乙肝最主要的傳播途徑之一。預防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消滅乙肝的關鍵。乙型肝炎疫苗納入計劃免疫,對全體新生兒普遍接種,可使被免疫的兒童乙型肝炎帶毒率由原來的10%下降至1%。2002年起,乙肝疫苗正式納入計劃免疫,除收取少量手續費外,對所有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的時間
接種乙肝疫苗可產生相應的抗體,從而可以抵抗再次入侵的病毒,在醫學上叫做主動免疫。疫苗本身絕不會引起乙肝,也無任何副作用,是安全有效的預防手段。而寶寶免疫功能不健全,一旦感染乙肝病毒,90%左右會引發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因此,寶寶應在出生後24小時內及時接種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的注意事項
研究結果證實,在寶寶出生後21天內進行乙肝疫苗接種,不增加寶寶的發熱、過敏或可疑膿毒症的發病率。接種時注意以下事項:
打乙肝疫苗前必須將疫苗搖勻,以達到有效接種。
接種前詢問過敏史和病史,過敏性體質和患者有變態反應性疾病者慎用。
寶寶第一針必須在出生後24小時以內接種,越早越好。如果出生48小時以後接種,效果明顯降低。
注射接種者如有發熱、嚴重感染或其他嚴重疾病應暫緩接種。
阻斷母嬰傳播用重組(酵母或漢遜酵母)乙肝疫苗,其他人群免疫用重組(CHO)乙肝疫苗。
接種乙肝疫苗後會出現的反應
接種乙肝疫苗後,大多數寶寶都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是,少數寶寶可能會有以下不良反應:
接種部位紅腫、發癢、硬結等,一般在接種後24小時左右出現,1~3天內症狀就會消失。父母一定要保證接種部位清潔,不要讓寶寶抓,如果紅腫過於嚴重,用熱毛巾熱敷消腫。
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熱,還伴有惡心、食欲不振、精神不好、腹痛、腹瀉等不良反應,但是一般在24小時以內就會消退,最多也持續不了3天。如果發熱特別嚴重,達到39℃以上,可以給寶寶服退燒藥,若持續高燒不退或者是有其他異常,盡快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