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布疹的症狀
臀部皮膚發紅,症狀輕的僅表現為表皮微紅、表麵幹燥;嚴重的會有明顯的皮膚糜爛,有滲出液,還可能伴有紅色丘疹、水皰。除臀部外,兜尿布的其他部位,像會陰部、下腹部、大腿等處也容易發生類似症狀。
引發尿布疹的原因
長時間接觸浸濕的尿布是患尿布疹的根本原因。另外,不同個體的易感性不同,尿布疹的發生也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部分寶寶可能合並局部真菌感染,可加重尿布疹症狀。
尿布疹的防治
保持皮膚幹爽清潔是預防和治療尿布疹的關鍵。具體措施包括:
要選用清潔細軟、吸水性強的尿布,可為純棉布或一次性尿片。
盡可能在尿濕後立刻更換尿布;每次大小便後,應用溫水洗淨屁股,擦幹後可塗上5%鞣酸軟膏,可以起到預防尿布疹的作用。
注意尿布的清潔衛生,必須使用符合衛生要求的合格一次性尿片。若重複使用布尿片,應及時將尿布用肥皂清洗並用開水燙洗,衝洗淨肥皂後,在太陽下曬幹後再用;在陰雨天,可用熨鬥燙幹,這樣可避免病菌感染。
已經發生尿布疹時不要用熱水和肥皂洗,應於換尿布後在患處塗上鞣酸軟膏或消過毒的植物油。
新生兒濕疹
濕疹又名奶癬,常密集對稱地分布在寶寶的臉、眉間和耳後。
濕疹的症狀
皮膚有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表麵可有小白點,此時寶寶可無自覺不適。嚴重者可出現滲出、結痂,甚至繼發感染,此時寶寶可能有煩躁不安症狀,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
引發濕疹的原因
食物中存在過敏原。配方奶以牛奶為原料,所以人工喂養的寶寶更容易發生濕疹。母乳喂養的寶寶則在新媽媽食用海鮮、牛奶後容易發生。
寶寶是過敏體質。這類寶寶更容易發生鼻炎、哮喘等。
濕疹的治療與護理
對輕度濕疹一般無需處理,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幹爽,避免搔抓、日曬等刺激,衣服應柔軟、清潔、寬鬆。
如果濕疹明顯,就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適當使用含皮質激素的軟膏,必要時內服撲爾敏、葡萄糖酸鈣等抗過敏藥。
避免用熱水或肥皂洗澡或洗臉,應該使用溫開水,可用消毒棉蘸消毒過的花生油等油類浸潤和清洗。若有厚結痂,先用植物油搽在患處,待痂潤濕後輕輕擦去,再進行清洗。平時可以將用淡鹽水浸濕的毛巾敷在患處,減少瘙癢。
母乳喂養的新媽媽避免吃發物,如海味、雞、鵝、魚、牛、羊、辛辣刺激物等。避免寶寶接觸容易引起過敏的物品。避免外界的刺激,如直接照射日光等。
寶寶避免穿化纖或毛織的衣服。衣服和床褥要經常更換與清洗,避免反複細菌感染。
不宜接種牛痘。病症嚴重的寶寶,應禁止接種多種疫苗。忌用刺激性過強的外用藥物。
新生兒肺炎
寶寶在生後28天內由於多種原因而導致的肺部炎症通稱為新生兒肺炎。
肺炎的症狀
口周發紫、口吐泡沫、呼吸困難、精神萎靡、少哭或不哭、拒乳。
肺炎的病因
新生兒大腦皮質對呼吸中樞的調節功能差,吞咽動作不協調,羊水、胎糞、乳汁等易吸入肺內。
新生兒氣管短、管腔內較幹燥,其纖毛清除細菌、塵埃的能力差,細菌易下行進入肺部。
新生兒肺組織的分化不夠完善,肺泡數量少,肺血管相對豐富,易充血發生炎症。
因滯產、胎膜早破、多次陰道檢查等而致的產時感染,常使胎寶寶發生窘迫,以致吸入汙染的羊水或陰道分泌物而引起新生兒肺炎。
出生後保暖不當或曾與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觸,先發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後向下蔓延而成為肺炎。
肺炎的防治措施
寶寶患上肺炎後的護理和治療:
室溫應保持在20℃左右,相對濕度55%~65%,以防呼吸道分泌物變幹,不易咳出。
應盡量母乳喂養。對危重不能進食者,給予靜脈輸液補充熱量和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