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新生兒養護:父母的必修課(3)(2 / 3)

床下坐位哺乳

新媽媽坐在床邊的椅子上,盡量坐得舒服,身體靠近床緣,並與床緣呈一夾角。把寶寶放在床上,用枕頭或棉被把寶寶墊到適當的高度,使他的嘴能剛好含住乳頭。新媽媽就可以環抱住寶寶,用另一隻手呈“C”字形托住乳房給寶寶哺乳。

喂奶後給寶寶拍嗝

剛出生的寶寶消化係統未發育完善,無論是喝母奶或是配方奶的寶寶,都有可能因為食道短,加上胃的容積小、排氣較慢,寶寶容易有胃食道逆流的現象,而出現吐奶、溢奶症狀。尤其是喝配方奶的寶寶,在吸吮奶瓶上的奶嘴時會將空氣一起吞咽進去。不幫寶寶拍打背部,會讓胃裏充滿空氣,寶寶會因此感到不適而發生嘔吐,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嘔吐物進入氣管的危險,甚至造成寶寶猝死的意外。所以,新媽媽在喂完奶後必須幫助寶寶正確拍嗝、按摩。

拍嗝的正確方法

拍嗝的姿勢要正確,才能順利排出多餘氣體。另外,拍嗝時要溫柔,力量不可過大,才不會傷害寶寶體內的器官。

坐姿排氣

將紗布放在新媽媽的肩膀上。

支撐寶寶頭、頸及臀部,將寶寶抱直坐在腿上,用手托住寶寶下巴,讓寶寶身體往前,下巴靠在已墊了紗布巾的肩膀上。

一手支撐寶寶臀部,另一手掌呈杯狀,與寶寶背部呈直角,由下往上慢慢輕拍寶寶背部,將胃內空氣排出。

持續與寶寶說話互動,確定聽到寶寶的嗝聲。排氣後,支撐寶寶頭、頸及臀部,將寶寶抱回嬰兒床上。脫下寶寶圍兜,放回原位。

臥式排氣

讓寶寶橫趴在新媽媽的膝上或手臂上,寶寶的臉側邊向下。

身體側麵稍微靠著媽媽胸口,媽媽用虎口輕輕托住寶寶下巴、脖子位置。

先在寶寶背部輕柔畫幾個圓圈後,同樣手掌呈杯狀,由下往上慢慢輕拍寶寶背部。

拍嗝需要的時間

一般來說,隻要幫寶寶拍背5~10分鍾,就可聽到寶寶發出嗝聲,代表氣體已經確實排出,新媽媽可以此作為準則。

寶寶若沒有拍出嗝來,也不需一直拍嗝,因為,拍打時間太久或力道過大,對於脆弱的寶寶而言,也會感到不舒服。寶寶沒有打嗝,媽媽又很擔心。建議隻要用直立抱姿,保持寶寶背脊直立10~15分鍾;或是讓寶寶保持右側臥的睡姿,萬一發生嗆奶或溢奶,如會順著右邊嘴角流出,比較安全。

寶寶睡著了更需拍嗝

寶寶常常喝著奶就睡著了,當發現寶寶已經睡著時,很多新爸爸媽媽都會猶豫:還需要幫寶寶拍嗝嗎?會不會驚醒寶寶?

寶寶不會因為睡著了就不打嗝,嗝氣一樣會排出。父母有時會忽視這一點,看到寶寶睡著了就直接將其放下平躺,這樣寶寶可能就會發生吐奶或溢奶,如果發生嗆奶,是非常危險的。所以,睡著的寶寶更需要拍嗝,而且一定要抱起來拍,重點在於拍嗝動作要輕柔、正確,避免力道過大,不必拍得“啵啵”作響,以免寶寶不舒適或吵醒寶寶。如果排氣後,寶寶的肚子還是圓圓的,敲起來有氣的聲音,隻要寶寶沒有腹瀉或嘔吐的情況,且肚子摸起來沒有硬塊,新媽媽就不需過於擔心。

夜間喂奶的方法

夜間喂奶會讓新媽媽過度疲勞與緊張,還會打破自己的睡眠規律,這時新爸爸就需要為寶寶喂奶做出適當的配合,否則新媽媽身體受累,也影響寶寶健康。

當新媽媽感覺過於疲勞的話,可以提前擠出一些奶水存放好,在夜間寶寶餓了讓新爸爸幫忙喂奶。最好還是在床上喂寶寶,讓自己舒服又暖和。夜間喂奶很容易著涼,要在旁邊準備一件可以披的衣服。把尿布之類常用之物放在自己拿著比較方便的地方。如果是跟寶寶分房睡,擔心睡得太沉聽不到寶寶哭聲的話,建議買一個嬰兒報警器。

給自己在床頭準備一杯水,方便給寶寶喂奶前後飲用。

適當減少夜間喂奶的次數

隨著寶寶的長大,新媽媽就要想辦法延長兩次喂奶的時間間隔,此時就可以延長到6小時,這樣新媽媽也可以睡6小時左右的安穩覺了。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寶寶良好的生活規律,最好是把寶寶最後一次的吃奶時間調整到新媽媽馬上要上床的時間。夜間給寶寶喂奶極耗精力,新媽媽要科學安排,充分保證自己與寶寶的健康。

雙胞胎寶寶的喂養

雙胞胎寶寶絕大多數是不足月分娩,發育不成熟。雙胞胎寶寶的胃容量較小,消化能力差,因此,可采取少食多餐的喂養方法,而且喂奶時間應該靈活掌握。

如果能同時給兩個寶寶喂奶,那就最節省時間了。但寶寶是有個體差異的,可能一個寶寶想每半個小時吃一次奶,而另一個則要兩小時吃一次。有些新媽媽發現讓餓得快的寶寶決定下一次吃奶的時間對兩個寶寶來說是最有效的。也有些新媽媽白天按寶寶的需求喂奶,晚上則按一定的規律喂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