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新生兒養護:父母的必修課(2)(1 / 3)

啼哭是寶寶的交流方式

哭是寶寶最自然的交流方式,平均每天大約要哭3個小時。寶寶常常用哭來表達他餓了、困了、病了、不高興了等,哭聲是寶寶傳遞自己的欲望和要求的唯一手段。通過人們對哭聲做出反應,寶寶獲得安全感。

如果被人愛和得到關注,他就感覺很幸福。

寶寶大部分是餓的時間哭,新媽媽不久就能掌握喂奶的間隔時間。

寶寶也會因尿布濕了心情不好而哭。所以,在寶寶哭的時候先看一看尿布。寶寶還可因受到各種衝擊而哭,如被大聲和強光刺激時,突然被抱起時,接觸熱水或涼水時等,都會吃驚地哭。

寶寶感覺困了卻沒有睡眠的環境時,他就會像撒嬌似的嚶嚶哭。

寶寶因病而哭,跟別的哭聲大不一樣,這在寶寶出生後2~3個月常見,突然尖聲尖氣地哭,或者收縮手腳抽動身子難受地哭。

發育很好的觸覺

寶寶的觸覺有些已發育得很好,尤其是嘴巴、舌頭、眼、前額、手掌和腳底,所以,當新媽媽用乳頭或手等輕觸寶寶嘴巴周圍的皮膚時,寶寶馬上就會出現吸奶動作並將臉轉向被觸的一側,尋找乳頭或手等觸及他的東西;而軀幹、大腿等部位的觸覺則比較遲鈍。

寶寶迷人的微笑

寶寶的微笑非常迷人,一般在出生第10~20天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會微笑了。

寶寶的笑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自然發生的笑,即使身邊無人也會時時顯露笑的表情。此外,睡著的時候也會呈現默默微笑的麵容。這種微笑突然出現,悄無聲息,又稍縱即逝,如曇花一現,異常迷人。這種笑與外界因素的刺激無關,被稱為自發性微笑,又叫反射性微笑。

另外一種笑在寶寶出生後一兩個月常常可見。偶爾可在寶寶剛生下不久見到這種微笑。新媽媽逗弄寶寶時,當眼睛和眼睛之間的視線對合的時候,寶寶對此產生反應而引起的就是這樣的笑。這種笑並不是因為看見了有趣的東西而產生的,而是因為自己得到了人們的承認,對此產生一種說不出的滿足的表示。寶寶真正社交性的微笑,是在出生兩三個月之後才會有的。

愛放屁的寶寶

母乳喂養的新生寶寶,老喜歡放屁,而且聲音特別響,經常聽到寶寶肚子裏咕嚕咕嚕響。寶寶為什麼愛放屁?

寶寶的胃腸發育不成熟,造成寶寶腸蠕動不協調,引起肚子脹氣,爸爸媽媽就會聽到寶寶肚子咕嚕咕嚕響,放屁多,並頻繁出現不明原因的哭鬧。這種現象就是醫學上講的嬰兒腸絞痛。腸絞痛指的是營養充足的健康寶寶,每天哭鬧至少3小時,每周哭鬧至少有3天,發作超過3周。

多數寶寶出生後2~3周開始,3~4月後逐漸改善。

有了自我感知力

研究證明,初生的寶寶完全能夠感知自己的身體是與母親身體十分不同的個體。寶寶從降臨的那一刻開始,已經能夠把自己的身體與周圍環境中的其他物體區分開來。寶寶對大人手指的刺激和自己手的刺激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漸漸地,大約6周大時,隨著寶寶做出第一個有方向性的真正微笑,這個“自我”就變得越來越社會化了。

嗅覺敏銳的寶寶

寶寶的嗅覺比較敏銳。他能分辨不同的氣味,如聞到奶香氣味,會露出笑臉並將頭轉向奶瓶;當媽媽解開衣服準備喂奶時,寶寶已經聞到乳汁的香味,積極尋找乳頭。如果房間裏有奇臭的味道,寶寶就皺起眉頭;如果聞到某些刺鼻的氣味就轉頭避開。

正常情況下,寶寶出生後第6天,就能通過嗅覺準確辨別媽媽的氣味了。如果把媽媽的奶墊和其他媽媽的奶墊分別放在寶寶頭部兩側,寶寶總是會把頭轉向媽媽奶墊一邊;更換兩種奶墊的位置,寶寶仍然會追隨媽媽的奶墊。這就說明,寶寶具有驚人的嗅覺能力和分辨力。

喜歡甜味的食物

寶寶有敏銳的味覺,可以品嚐出酸、甜、苦、辣等刺激性較強的味道。胎寶寶7個月時味覺神經已經發育成熟,出生僅2小時的寶寶對甜味的糖水表示愉快,對有酸味的檸檬汁嚐後表示出痛苦的表情。

寶寶視覺還較弱

寶寶剛出生時的視力很弱,如果拿正常成人的視力去衡量,也就僅有0.025~0.05的水平。他們可以看到媽媽的影像,不過並不怎麼清楚。

研究表明,相比其他圖案和顏色,剛出生的寶寶最喜歡看人的臉,尤其是媽媽的眉毛、劉海或正在動的嘴巴。要多離寶寶近點兒,讓寶寶好好看媽媽的樣子。給寶寶喂奶時,慢慢地把你的頭從左晃到右,看寶寶的眼睛會不會跟著你走。如果寶寶看你的時候有點對眼,也不要大驚小怪,對於剛出生的寶寶來說,在第一個月左右眼神遊移或有點兒對眼是很正常的。

寶寶對光線會有反應。在接受由暗乍亮的光線時,寶寶的瞳孔會收縮、眼睛眯起來。如果光線太亮、太強,寶寶常常把頭轉到另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