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分娩:迎接小天使的到來(3)(1 / 3)

新式剖宮產是最新為臨床廣泛使用的一種手術方式,實際上是子宮下段剖宮產的一種改良,改銳性分離為鈍性分離、腹壁下橫弧形切口改為橫直切口,以減輕損傷和使寶寶順利娩出。

必須剖宮產的情況

剖宮產是一種手術,存在麻醉意外、切口出血、感染、髒器損傷的可能,對母體損傷大;手術後恢複慢,遠期可能有月經失調、慢性盆腔粘連、盆腔疼痛等並發症。所以,作為手術助產方法,剖宮產必須要有嚴格的適應證,施術前要慎重考慮。下列情況必須剖宮產:

骨盆明顯狹小或畸形。

陰道、軟產道、盆腔、宮頸出現特殊病變或畸形。

胎位有異常,如橫位、臀位。

產前出血。

子宮有疤痕。

妊娠合並症或並發症病情嚴重。

先兆子宮破裂。

做過生殖器修補術。

35歲以上的高齡初產婦,同時診斷出妊娠合並症者。

胎兒體重超過4千克,或出現宮內缺氧、臍帶脫垂等。

前置胎盤。

了解無痛分娩

目前通常使用的分娩鎮痛方法有兩種:一種方法是藥物性的,是應用麻醉藥或鎮痛藥來達到鎮痛效果,這種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無痛分娩。另一種方法是非藥物性的,是通過產前訓練、指導子宮收縮時的呼吸等來減輕產痛,或者分娩時按摩疼痛部位,或者利用中醫針灸等方法緩解分娩時的疼痛。大多數準媽媽都適合無痛分娩。有陰道分娩禁忌症、麻醉禁忌症的準媽媽不可以采用此法。

藥物性無痛分娩的利弊

藥物性無痛分娩的優點:解除準媽媽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感;起效快,作用可靠;緩解產痛帶來的不良生理反應。

藥物性無痛分娩的缺點:技術含量高,需專業麻醉醫師操作;有技術風險;藥物劑量和濃度選擇不會當對產程及母嬰產生不良影響。

藥物性無痛分娩的注意事項

能進行規律和完善的產前檢查,且有陰道分娩條件的準媽媽,無痛分娩的風險性較低。

疼痛是個人的主觀感受,分娩鎮痛隻能減輕痛感而不是完全無痛,應對分娩過程有正確的認識,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

準媽媽使用分娩鎮痛前應先與家人達成共識,在麻醉師和產科醫師或助產士的指導下,權衡利弊後選擇合適的方法。

實施分娩鎮痛需要選擇適當時機,應在產程進展穩定、宮口開至2厘米後使用效果最顯著,過早使用則有可能延長產程。

舒適的水中分娩

水中分娩就是在水裏生寶寶,分娩時寶寶的頭部完全浸沒在水中直到身體全部在水下娩出,隨後立即將寶寶抱出水麵。水中分娩是順產的一種方式,給準媽媽多了一種自然分娩方式的選擇,能使她感到很放鬆。其優點在於:

產傷少,會陰裂傷少,出血量少,便於產後恢複。

自由舒適,便於翻身和休息,可在水中自由調節體位。

可縮短產程。

水中環境和羊水中近似,利於寶寶出生後適應環境。

胎寶寶體重最好在3000~3500克,準媽媽身體各方麵情況正常,屬於順產的才有資格水中分娩。

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出現胎寶寶心跳不正常等現象,需要馬上離開產盆,上產床去處理。

不適合水中分娩的準媽媽

不適合水中分娩的準媽媽:

在產檢中如發現胎寶寶不太健康,或胎位不正、多胞胎等。

準媽媽身患疾病。

胎寶寶巨大或準媽媽過於肥胖等。

拉梅茲分娩法

拉梅茲分娩法,也被稱為心理預防式的分娩準備法。這種分娩方法,從懷孕早期開始一直到分娩,通過對神經肌肉控製、產前體操及呼吸技巧訓練的學習過程,有效地讓準媽媽在分娩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對自己的呼吸控製上,從而轉移疼痛,適度放鬆肌肉,有利於樹立信心,在產痛和分娩過程中保持鎮定,達到加快產程並讓寶寶順利出生的目的。

正確對待難產

難產是很多準媽媽最怕遇到的事情。各種各樣的心理障礙容易讓準媽媽對分娩感到恐慌。事實上,當準媽媽掌握了一些科學知識,了解難產發生的原因後就會發現,難產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可怕。

造成難產的原因

導致難產的原因主要有4種。

不正常胎位。不正常胎位包括胎臀位或橫位,胎臀位或橫位大都會被發現,胎頭位置不正常一般在產程中才能發現。

胎寶寶過大。在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下,容易有胎寶寶過大的情形發生,例如,患有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的媽媽、前一胎是巨大胎兒等。

胎寶寶異常。胎寶寶如果有先天性腫瘤,如背部神經管瘤、畸胎瘤,以及胎寶寶腦積水、連體雙胎等,一般都可以用超聲波在產前診斷出來,可以由醫生根據情況決定剖宮產或陰道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