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分娩:迎接小天使的到來(2)(1 / 3)

如果準爸爸有一定的時間,參加一個產前培訓班還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錯過了,抽空學習一下相關書籍或資料也可以。或者你是一個奉行“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懶爸爸,那也不要著急,隻要別放過向產科護士學習的機會,如怎麼抱、怎麼換尿布、怎麼喂奶等,隻要你問到的,她們都會非常細心地為你講解,用不了多久你就會變得非常專業。

做好陪產的心理準備

準媽媽分娩時,準爸爸是最佳陪護人。陪產是近幾年各醫院新增的一項人性化服務,可以在精神上給準媽媽很大安慰,適時表達準媽媽的需求,同醫務人員做好溝通和配合。

並不是所有的準爸爸都適合陪產。有婦產科醫生表示,陪產的準爸爸如果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準媽媽一叫喊,他就求醫生想辦法,準媽媽在他的影響下失去信心,這樣反而會影響分娩的順利進行。

如果決定陪產,除了要做好心理準備,還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生產知識,這樣才不至於出現手足無措或者慌亂的情況。

學習助產的相關方法

準媽媽臨產分娩時會很痛苦,準爸爸需要學習一些助產方法,以幫助準媽媽順利生產。

與準媽媽一起參加產前訓練班:了解分娩的基本知識和分娩過程,一旦遇到問題,趕緊幫準媽媽解決。

學習緩解準媽媽疼痛的技巧:準媽媽宮縮時,確保她的肘、腿、下腰、脖子都有地方支撐,並檢查她身體各部分是否完全放鬆。在分娩過程中,對準媽媽背部、腰部、腹部進行按摩,可以緩解疼痛。

細心關懷和鼓勵:提醒準媽媽,在臨產時需要大量喝水,注意排尿,適當走動,不要一直平躺著。適當的冷敷、熱敷也可起到一定緩解不適的作用。多安慰,多鼓勵準媽媽。輕鬆體貼的話語可幫她放鬆,鼓勵可使她增強順產的信心。

準媽媽調整身心狀態

分娩前,準媽媽難免心中緊張、不安。不要擔心,分娩是瓜熟蒂落、自然而然的事兒。準媽媽要調適好自己的心態,保證充足的睡眠,保持身體清潔,適當做些輔助分娩的運動,一切都會順利。

保證充足的睡眠

準媽媽想順利分娩,產前就必須保證充足的睡眠。為克服睡眠不足,準媽媽需要掌握一些技巧。

睡前吃些小點心,避免夜間肚子餓或惡心作嘔。

午餐後盡量少吃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濃茶、咖啡等。

把臥室布置得溫馨一些,保持睡前心情愉悅,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用足夠多枕墊來保證睡眠舒適。如用一個枕墊撐住腰部,保證腹部舒服;另一個放在兩腿間,支撐臀部。

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準媽媽要學會合理安排產前生活,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早睡早起:晚上10點以前一定就寢,這是最佳的睡眠時間。

漱口與洗手:養成回家先漱口、洗手的好習慣,保持衛生,預防感冒。

勤打掃:每天固定的打掃工作,既可以保持家中的清潔,還有一定的健身功效。

睡午覺:因為體內激素變化,準媽媽大多會出現疲倦、嗜睡的情形。趁著中午休息時間,好好地睡個覺。

把腳墊高:睡覺時用枕頭把腳墊高,可幫助血液循環,減輕腫脹不適感。

消除不必要的顧慮

準媽媽在臨產前要消除顧慮,保持愉快輕鬆的精神狀態。精神過度緊張,會使機體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提高,輕微的外界刺激就會引起疼痛。生寶寶雖有一定的痛苦和危險,但絕大多數都是順產。尤其現代醫學發展迅猛,分娩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如果準媽媽按時認真進行產前檢查,重視孕期保健,一般都能順利分娩。

切忌焦慮不安

有些準媽媽是急性子,未到預產期就焦急地盼著分娩,到預產期後更是焦慮不安,甚至亂用催生藥物,這種心情也會給分娩帶來不良影響。預產期有一定靈活性,提前或錯後10多天都是正常的。但如超過預產期10天以上,應到醫院就診。

避免消極情緒

有些準媽媽臨產前心情不好,處於悲傷憂愁的狀態,這種消極情緒也妨礙順利生產,應努力避免與消除。有些準媽媽的精神壓力是來自準爸爸或公婆。他們盼子、孫心切,給準媽媽造成無形的壓力和沉重的精神負擔。親人應給予準媽媽足夠的關心和愛護,不要施加各種壓力,以免影響順利生產。

需要準爸爸的陪伴

一般情況下,準媽媽臨產前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緊張心理,此時她非常希望得到準爸爸的鼓勵和支持。所以,準爸爸在準媽媽臨產前應該盡可能拿出較多的時間陪伴她,親自照顧她的飲食起居,使她感到你在和她一起迎接著考驗。這是準爸爸對準媽媽分娩的最好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