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前期進行的胎教
隨著預產期的一天天臨近,準媽媽腹部開始抽痛,心中忐忑不安,全身都進入分娩的準備狀態,這時心裏再怎麼努力保持平靜,也難免會緊張不安。因此,懷孕最後一個月的胎教實際上很難堅持。不過,可以將前期進行的胎教回顧一遍,使得胎教成果得以鞏固。
繼續給寶寶上音樂課
胎教專家發現,有的準媽媽每天在胎動的時間聽優美的音樂,胎寶寶就會很快安靜下來,而當音樂一停下來,胎寶寶便又開始活動起來;有的準媽媽錯過了每天聽胎教音樂的時間,胎寶寶便會在子宮裏“等不及”。對活潑好動的胎寶寶,可多播放一些舒緩優美的樂曲,對文靜少動的胎寶寶,則應多給他聽一些明快輕鬆的音樂。
音樂胎教要投入
在聽胎教音樂時,準媽媽應取舒適的位置,精神和身體都應放鬆,精力要集中,必須強調的是,準媽媽應與胎寶寶一起投入,逐漸進入藝術氛圍,而不能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現,認為胎寶寶自己聽就行了。
於是一邊聽,一邊胡思亂想,或是一邊做一些與此無關的事情。準媽媽可以通過音樂陶冶性情,母體在精神上得到和諧和愉快的同時,也使胎寶寶從中得到感情上和感覺上的雙重滿足。
胎教呼吸法
這種呼吸法在胎教訓練開始之前進行,對穩定情緒和集中注意力是行之有效的。進行呼吸法時,準媽媽要盡量使腰背舒展,全身放鬆,微閉雙目,手可以放在身體兩側,隻要沒有不適感,也可以放在腹部。衣服盡可能穿寬鬆點。
準備好以後,用鼻子慢慢地吸氣,以5秒鍾為標準,在心裏一邊數1、2、3、4、5……一邊吸氣。肺活量大的人可以6秒,感到困難時可以4秒鍾。吸氣時,要讓自己感到氣體被儲存在腹中,然後慢慢地將氣呼出去,以嘴或鼻子都可以。總之,要緩慢、平靜地呼出去。呼氣的時間是吸氣時間的2倍。也就是說,如果吸氣是5秒的話,呼就是10秒。就這樣,反複呼吸1~3分鍾,你就會感到心情平靜、頭腦清醒。
實施呼吸法的時候,盡量不去想其他事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氣和呼氣上。一旦習慣了,注意力就自然會集中了。
準媽媽可以在每天早上起床時、中午休息前、晚上臨睡時,各進行一次這樣的呼吸,這樣,妊娠期間動輒焦躁的精神狀態可以得到改善。掌握呼吸法有利於胎教前集中注意力,能進一步提高胎教效果。
多聽大自然的聲音
自然界的聲音即使重複聽,胎寶寶也不會厭煩,而且這種天籟之音能夠使人保持愉快的心情。因此,與人為的機械聲音相比,大自然的聲音效果更好。最好將大自然中各類天籟之音錄下來放給胎寶寶聽:鳥兒的啁啾聲、草叢裏昆蟲的唧唧聲、蕭蕭的風聲、淅瀝的雨聲等。這也是最簡單的胎教。
產前愛撫胎寶寶
臨近分娩,準爸爸媽媽在撫摩胎寶寶的時候談談心,憧憬一下寶寶出生後的美好生活,營造溫馨、甜蜜的氣氛,這樣有利於加深一家三口的感情。胎寶寶在準爸爸媽媽的愛撫下,更加向往著外麵的世界。因為這時候的胎寶寶已經是有知有覺的小人兒了,胎寶寶對外界的刺激和感受是相當靈敏的,他能強烈感受到父母的安撫,會作出相應的反應,比如拳打腳踢,或者靜靜地吸吮著自己的小手指,在傾聽父母的談話,享受著父母的愛撫。
給胎寶寶傳達美好
準媽媽豁達樂觀的情緒有助於胎寶寶的健康發育,也有助於出生後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準爸爸也要情緒樂觀地配合準媽媽的情緒調整,讓胎寶寶同時感受到父母的雙重歡樂。準爸爸媽媽的性格會影響胎寶寶性格形成的趨向。準媽媽要把美好的一麵呈現給寶寶。
做好胎寶寶的榜樣
分娩的過程盡管相對於寶寶的一生來說是極為短暫的,但這一過程將影響一個人的未來。準媽媽分娩的過程中,通過子宮的一陣陣收縮,產道才能一點點地被攻開,寶寶才能由此生下來。在這一過程中,母體產道產生的阻力和子宮收縮幫助胎寶寶前進的動力相互作用,給準媽媽帶來不適,這是十分自然的現象,不用緊張和害怕。準媽媽這時的承受能力,勇敢的心理,也會傳遞給胎寶寶,這也是有助於胎寶寶性格形成的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