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演劇成功以後,各僑胞對駐紐約的總領事熊崇智君說:『這次梅君出國,於東方文化影響非常的大,總領事有什麼意見呢?』熊總領事說:『這次梅君宣傳文化的成功,不但於東方文化影響極大,就是於中美兩國的感情也增進的非常多,這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從前各國彼此遣派專使聘問,專為疏通意見,聯絡感情,這樣國家要費好多金錢,可是所得的結果,卻遠不及梅君到美國來的一次。國家不費一點錢,不費一點事,能夠得這麼大的效果,真是不容易辦到的事,梅君於我們國家的功勞大極了!所以我一麵要與政府去公事,請政府獎勵梅君;一麵要極力勸梅君趁這機會到美國內地各城遊曆演戲,以便宣傳,果然能下這功夫,梅君費力並不十分大,可是於國家的好處就無窮了!』各僑胞聽了這席話,非常高興。第二天,熊總領事和各僑胞,都來慫恿我們,並替我們籌劃到各城的去法;還有很多人往各處去信,替我們接洽的。
在紐約的中國留學生很多,都很熱心;沒有開演以前,有幾位常到後台幫著料理一切,等開演以後,又有許多到各處探聽輿論,每逢聽見一點有關係的論調,必來告訴我們,並囑咐我們應該怎樣對付法。
有一位王弘君,號弘爾,是山東人;在美國留學多年,專研究戲劇和電影,所以對於我們尤其熱心。隻要課餘有閑暇時,必來與大家聚談;並問有什麼事可以交給他辦。因為我們帶的翻譯太少,全仗王君幫助。自到紐約起,直到離開紐約止,——中間共有兩個月的工夫,——王君每天必到,並且常替我們到各處卻接頭;帶著同人到處去參觀;連一切的零碎東西,都歸他替買。因為他在紐約人熟地熟,比我們初到的人買著又省事又便宜;又因為是研究戲劇的人,所以無論一件很小的東西,也買的很在行。
紐約全體華僑,開了一回華僑大會,到會的六百多人,共坐了七十幾桌。演說的很多,不必都詳細說了。大致總是說:『梅君這次不遠數萬裏來到美國,專為宣傳東方的文化,這種熱心毅力,我們佩服已極!我們本應當盡力的幫助,但是這些日子——自從梅君來美的消息傳到這裏,這兒人們對梅君的空氣好到無以可加,能夠大成功,是沒有問題的;也無須乎我們的力量。不過梅君有什麼用著我們的地方,隻要通知一聲,大家一定全體讚助。』等語。每人說完,全體鼓掌歡呼;由此令人感到眾位僑胞愛國心的熱烈。
紐約的梅氏公所,開了一次歡迎會,到會的有二百多人。會長演說:『中國與外國發生交通這些年,彼此來往的人很多;可是中國人到外國宣傳文化的,這卻是第一次。不料第一次就是我們的同宗,這於我們梅家得同胞,有多麼大的光彩呢!既是浣華給我們添了許多光彩榮幸,我們對於浣華應該怎樣的欽佩!應該怎樣的親熱!』說到這裏,全場大鼓掌。會長又說:『可是我們不能空空地說欽佩親熱,就算了事;我們大家應該有點表示才對。要怎樣表示法呢?就是倘若浣華有用著我們的時候,我們應該極力幫助他,熱誠的幫助他,這不但是幫助梅姓全體,——因為浣華成功,於我們全體都極有光榮,——並且是幫助我們中國,——因為浣華這次來美,於國家的體麵,很有關係。』說完,全場又大鼓掌。
芝加哥的僑胞,比紐約的也不少。我們到了芝加哥,一下車就有四五百人在站上等著歡迎,其中梅氏公所來的人尤其多,各團體送的花把有八九個。大家簇擁著梅君出了站;到旅館後,又分頭替梅劇團諸君安置旅館,接洽飯館,非常熱心。飯館主人也是華僑,所以對於本團諸君招待的極周到,一切事都可以照諸位的意思通融辦理,所以梅劇團諸人在芝加哥吃住都極舒服。
僑胞各團體也聯合起來,開了一次歡迎大會,共坐了五十幾桌;大家對各種事,都詳細的指導。
梅氏公所,也歡迎了一次。在紐約、芝加哥、舊金山三處都有梅氏公所,可是在芝加哥的人數最多,所以也坐了三十幾桌。宛如家人一般;每天總有一兩個人到旅館來,問:『浣華有沒有什麼事叫我們作?有什麼事須得我們幫忙的?』遇有應辦的事,我們也就毫不客氣的請他們幫忙,他們也辦的非常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