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有一個重要功能,那便是“培養受眾”。試想,如果閱讀到這樣話題的讀者都因為被其“培養”了而去照做,大肆實踐試婚,那對社會秩序和家庭幸福、人倫道德都是百害無利的。媒體作為大眾傳播的重要載體,這樣的事情應當杜絕。
現代的傳播技術是發達的,尤其是後補性媒體的蓬勃發展讓世界各地的資訊迅速為公眾獲悉,有學者說,是因為傳播技術推進了“信息爆炸”的發生。一方麵,媒介技術的突飛猛進式地發展促使新聞傳播達到廣度上的效果,各階層受眾可以廣泛參與其中。現如今SNS網絡社區的發展以及最新twitter的問世更使得“公民記者”挑戰“職業記者”成為可能。但另一方麵,我們認為,“信息爆炸”就現階段而言隻是數量上的井噴式發展,其質量上卻沒有發生顛覆性發展態勢。新聞傳播者必須在新聞傳播的深度效果中進行深層探究。
基於這樣的客觀現實,我們認為,就我國新聞傳播者來說,在有效利用傳播媒介先進技術的同時,需要更多地承擔起媒介的社會責任,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使命。也就是說,新聞傳播者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業務素質,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自己工作實踐的指針,在報道客觀世界和影響受眾觀念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新聞傳播規律、總結新聞傳播效果的實現。隻有這樣,新聞傳播者才能為我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發展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