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對口人工呼吸法
1深吸一口氣,用口將口鼻一起封住吹第一口氣。
2等第一口氣排出後,再吹第二口氣,每口氣1~1.5秒。
3觀察胸部是否隆起。
4每分鍾吹氣20次。
注意確定無心跳、無呼吸,並熟知心肺複蘇術的情況下進行,在意外發生後4分鍾內實施最有效。
心肺複蘇術
1打開呼吸道:用手托起下顎骨,另一手放在額頭上,保持呼吸道順暢。
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同上述方法。
3檢查脈搏:用兩隻手指觸摸腋下內側的臂動脈。
4胸外心髒按壓法:用兩指在寶寶乳頭連線下一指,胸骨上施以心髒按摩,往下壓1.5~2.5厘米,每壓5下施行1次口對口人工呼吸,每分鍾至少壓100下。
預防
寶寶枕頭不要太過柔軟,睡覺時能單獨使用個人的棉被,不要和大人共用一個棉被,以免因棉被過大、過重而造成呼吸困難或窒息。
出生3個月內的寶寶,因為趴睡較易造成窒息意外,所以對於寶寶的睡姿要格外注意,最好采用仰睡或側睡姿勢。
寶寶在和較大的寶寶玩耍時,父母要特別注意,避免寶寶拿枕頭、棉被或塑料袋蒙住口鼻。
吞入異物
發生原因寶寶不慎將鈕扣、小彈珠、銅板等小物品誤塞入口(或鼻)中。
錯誤舉措將寶寶身體整個倒過來拍打,頭部沒有給予支撐,而造成骨頭脫位或骨折的傷害;也不要為了讓寶寶吞入異物而灌他喝水,以免因嗆傷而使情形更嚴重。
處理方法吞入異物時最怕的就是因異物硬咽而堵住呼吸道,造成窒息,因此最重要的就是將口(或鼻)中的物品盡快排出,讓呼吸道暢通。
一隻手抱住寶寶,將寶寶的背朝上、臉朝下60°,另一隻在嬰兒兩肩胛骨中用力扣擊,直到異物排出。
若仍無法排出,讓寶寶臉朝上躺下,以雙手大拇指壓寶寶胸骨使異物排出。
若仍無效,就打開寶寶嘴巴,如果看得到口中異物,可用手試著掏掏看;如果看不到,別貿然去挖。
當寶寶發生異物硬咽意外時,將寶寶麵朝下,用力拍擊寶寶背部,讓異物排出。
預防
太小的玩具或物品不要給寶寶玩,應給小寶寶較大型、較安全的玩具。
家中的小物品應妥善收藏,不要擺放在寶寶容易拿到的地方。
不要給小寶寶吃像年糕、口香糖這些黏性較強的食物;也不要給小寶寶吃豆類食物(花生、蠶豆等),以免滑落食道。
即使寶寶已經會拿奶瓶自己喝奶,也要避免在大人不在旁邊的情況下,讓寶寶自己喝奶,以免發生嗆奶的意外。
眼耳侵入異物
發生原因可能有飛蟲或一些小東西侵入眼睛或耳朵內。
處理方法眼睛和耳朵因為有洞,所以可能較易有飛蟲侵入,因擔心飛蟲進內會亂動而傷及鼓膜,異物進入眼內可能造成傷害,所以要盡快將異物取出。
如果是飛蟲侵入耳朵,可先用燈照,讓蟲子自己爬出來;若無效,可滴一滴酒精(酒類)殺蟲,然後到醫院將蟲取出。如果是飛蟲以外的異物,最好不要免強取出,應盡快就醫。
如果是眼中進入異物,一般多會被自然流出的眼淚衝洗出來;若無法自然流出,可用幹淨的冷開水衝洗寶寶的眼睛,絕不可用手揉或用手拿出來。
預防
避免在玩耍時將異物放入耳中。
玩耍時父母須在旁觀看,以免寶寶因不小心而弄傷眼睛。
誤食東西
發生原因寶寶不小心誤食藥物、清潔劑等有毒物品。
處理方法一發現寶寶誤食物品,盡可能在30分鍾內就醫,同時要記得將瓶子和剩餘物品帶到醫院;而在送醫院之前,可以先試行幾種處理方法,但如無法判別寶寶誤食物品,則千萬不要催吐。
若是誤食具有刺激或腐蝕性的毒品,如強酸、強堿,可飲用溫水牛奶來衝淡;若是誤食藥品,則不宜使用此法。
若是誤食藥品可用糖漿催吐,強酸、強堿中毒則絕對不可采用。
預防
家中藥品、清潔劑、殺蟲劑等有毒物品要妥善收藏,不要讓寶寶拿到。
購買寶寶玩具要選擇安全玩具,以防含鉛玩具經寶寶啃咬而中毒。
將家中殺蟲劑、清潔液等危險物品放在寶寶無法拿到的高處,是預防中毒意外發生的基本原則。
流鼻血
發生原因天氣幹冷、寶寶本身有過敏性鼻炎或是用力挖鼻孔、擦鼻涕,都有可能造成流鼻血。
錯誤舉措以往認為流鼻血時要向後仰的作法是不對的,因為這樣反而會讓鼻血往後流,而嗆入呼吸道。
處理方法盡快止住血液,若仍流血不止,要就醫檢查有無其他原因,並做適當的處理。
用濕潤的棉球或紗布塞住鼻孔。
用大拇指和示指壓住鼻翼兩側。
以直接加壓來止血。
預防
天氣幹冷時易造成鼻黏膜太幹而流鼻血,可為寶寶塗些凡土林滋潤鼻腔。
改掉寶寶常挖鼻孔的習慣,以減少對鼻黏膜的傷害。
家庭必備醫療用品
急救箱內必備的醫療用品包括
外用藥劑紫藥水、碘酒、雙氧水等。
外用材料繃帶、止血帶、創可貼、棉花、紗布、剪刀、鑷子等。
由於嬰兒還小,因此在內服藥的使用上要特別小心,多準備一些退燒藥、消炎藥,若有其他狀況最好還是就醫治療;如果是一些皮肉外傷,則可以準備紗布、繃帶、優碘、藥膏這些外用藥物;家中最好能準備一個冰敷袋,跌摔傷時可以讓腫脹的傷處消腫,發燒、燙傷時可以用來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