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理:急能生智
在預定時間內,讓自己完成某一記憶任務,這就是限定時間記憶。人的大腦有一定的惰性,在沒有緊迫的記憶任務的情況下,常易產生鬆懈情緒,降低記憶的效率。識記者給自己限定記憶時間,要求自己在預定時間內完成一定的記憶任務,能使自己產生緊迫感,讓自己精神振奮、頭腦活躍,大腦會自動地擺出“背水一戰”的陣勢,各部的機能全部集中精力、通力合作對準要記憶的目標,從而達到較好的記憶效果。
到節骨眼上,人會使勁鞭撻自己進行記憶。所以,當發覺自己記憶的效率不高的時候,就可故意瞪著眼睛望著時針,限定時間進行記憶,必然收到良好效果。
當人全神貫注去記憶時,由於自身的惰性幹擾、自我壓抑、情緒波動幹擾都能降到最低點,而潛在的記憶能力,在衝破這些幹擾、壓抑之後,當然容易開發出來,於是記憶效率常常是平常的2倍,甚至是3倍、4倍。這主要強調珍惜時間,意識到一分鍾的寶貴,增強全身心進入記憶狀態的能力。
如限定學生半分鍾背一篇《論語》,98%的學生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雖然時間短,但效率高。在朗讀、背誦時,給自己限定時間,規定數量,如1分鍾背出一段文章,3分鍾內讀上兩遍。讀時逐步加快速度。先稍快,再加快,再特快,並要快而不亂、快而不錯,迫使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記憶信息迅速輸入大腦,獲得強烈印象,達到記憶的目的。
■ 應用1:對記憶時間的限定要適度
在運用限定時間記憶法時,所限時間的長短應根據記憶內容的多少和難易程度來確定。所限時間過長,就不能產生通過積極進取達到記憶目標的必要性;反之,更讓人變得懶惰。所限時間過短,又會使識記者看不到達到記憶目標的可能性,從而喪失信心。
如把26個英文字母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讓一組讀者限定2分鍾記憶,若又把26個英文字母打亂排列成為bevdwgtkaiy-hxnlrzpqmsoucjf,讓另一組讀者限定2分鍾記憶。結果表明,第一組很輕鬆地完成了任務;第二組沒能在規定時間完成,所用時間大大超過第一組。接下來做另一組實驗時,兩組都要求在5分鍾之內記憶12個不相關的詞:furniture,government,magical,emotional,notorious,coorperate,pressure,beneath,atmosphere,beneath,atmosphere,charming,diplomat,estimate,第一組87%剛好能完成,而第二組隻有40%的人能完成。原因在於,當難度不同時,所規定的時間也要不同,不能想著自己一下就能把全部的都記住,這樣很容易喪失信心。
由此,當我們遇到數量不大而又比較容易的材料時,就可以采用限定時間法把它一氣嗬成地記住。資料數量大且比較難時,可先用部分記憶法將其分割成幾個部分,對每一個小的部分限定一個時間,最後再整體記憶一遍,仍然是大大節省時間。
如此看來,對記憶時間的限定必須適度。限定時間適度,明確了記憶的目的和記憶過程,用自我勉勵和表揚法,自然記憶就輕鬆了許多。這樣漸漸能堅定記憶的信心,培養記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