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擦了擦汗水,賠笑說:“母後,我的意見是選一個真正能代表皇室的人做太子。”
太後不動聲色:“那誰能真正代表皇室啊?我倒還真不知道。”
萬曆吞吞吐吐地說:“我還在尋找過程中。”
太後“忽”地站起來,聲音也高了起來:“哪你是不是要等到我死了,大臣們都被你罷斥完了,你才找到啊?”
萬曆忙說:“不敢。母後您息怒。”
太後說:“我看啊,有的人是鬼迷了心竅,要搞得天下大亂、人心惶惶才罷休!有的人為了個女人,連老祖宗的法度規矩都不要了!我倒要去祖廟去問問,這太子到底是不是該長子做的!”
說完拂袖而去,把一臉尷尬的萬曆留在大廳裏。
萬曆回到自己的住處,悶著頭想了半天,最後終於抬起頭,到鄭貴妃那裏去。鄭貴妃見他來,開始時還以為是立太子的事有了進展,可沒想到萬曆一開口就對她說:“你把我寫的那誓約給我。”
鄭貴妃奇怪地說:“皇上,為什麼?”
萬曆歎口氣:“看來三子還是做不成太子。外廷後宮都不同意,壓力太大,阻力太大了!”
鄭貴妃聽後急了:“皇上你答應過的事怎麼可以反悔呢?我不給!”
萬曆沒好氣地說:“你就別煩了,我還有好多事要處理呢。”
鄭貴妃還想撒嬌,嘟著嘴說:“就不!”
萬曆心情不好,一下翻臉,厲聲喝道:“你給不給?”
鄭貴妃從沒見萬曆這樣厲害過,嚇得臉都白了,忙轉身都密室將玉盒取了出來,不情願地交給萬曆。萬曆打開一看,臉色也馬上變了,嘴角抽搐:玉盒的封印、暗記什麼的都完好無損,但裏麵的誓文卻變成了一張白紙。鄭貴妃在旁邊也看到了,也嚇了一跳,說:“這玉盒我保存得好好的,就沒人動過,怎麼會成這個樣子的?”
萬曆長長地歎口氣,說:“天意,天意啊。”
關於萬曆在後宮中對太後不好的事,民間早有傳言,都說皇上和皇後的感情其實早已經破裂了,隻是礙於影響,沒有表露出來而已。有人還有鼻子有眼地說:“我幹爹在宮裏做事,他親眼看見皇上和皇後吵架的。皇上罵皇後是個潑婦,皇後還嘴說皇上好色貪財,沒有良心。他們本來準備離婚的,是太後在一旁勸阻兩人才沒有離。”
萬曆二十八年間,京城悄悄流傳著皇後被鄭貴妃氣病的事,說盡管皇後病得很重,皇上卻毫不關心,服侍皇後的人員也被精簡機構的名義裁減過半,隻有三兩個人在皇後身邊,皇後現在連買好一點的服裝都沒有錢,更不用說像鄭貴妃這樣到名牌專賣店去定製了。又說鄭貴妃就等著皇後死,好自己做皇後,然後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這傳言在京師造成了很惡劣的影響。好多人都在罵萬曆是個昏君,鄭貴妃是個狐狸精,是比白雪公主的繼母還壞的巫婆。大臣們聽到這傳言後都大吃一驚,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有幾個自認為還有點正義感,是社會良知和中堅的大臣就抱著必死的心態上書,比如說工科給事中王德完。
工科給事中王德完在十月十八日上書前給自己的老婆打了預防針,說:“萬一這次有什麼事,你千萬不要悲傷,不要對生活絕望,你要自豪,以後要告訴我們的兒子,說他的父親是為了正義和國家才這樣的。”不過他老婆卻一點都不悲傷和絕望。他老婆早這時跟他的一個把兄弟紅杏出牆得火熱,才巴不得他出問題呢,所以很熱切地說:“你安心地去上書,我支持你!”把不知內情的王德完感動得要死,說:“賞識我者皇上,知我者老婆也!”便興高采烈地去上書。
王德完在奏疏中說:“現在京城裏都在謠傳關於皇後生病的事,說服侍皇後的小宮女隻有一兩個,連熬藥這樣的事都要皇後親自動手,而且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還想暗算她,使皇後很沒有安全感。臣等聽到這樣的傳言驚恐不安,如果真是這樣,那天地陰陽有變,宗廟社稷有隱患了。當然,宮中的事情外麵的傳說不一定正確,不過從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皇上對皇後的感情有點象外人所傳說的那樣不是很好,希望從出於國家和人民的大局,皇上對皇後好一點。這等事情本不應該由臣等發言的,但臣覺得,在這個世風日下、道德敗壞、自私自利的時代,我們這些知識分子不說話,那麼還有誰能說話呢?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如果不介入,那麼還有什麼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