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2章 【尾聲】永遠的黃金(1)(2 / 3)

蔣介石日記校閱者潘邦正則認為,“黃金”是廣義的,涵蓋蔣介石從大陸運來的黃金、白銀、外彙、珠寶和銀圓等所有的有價資產,其作用不僅用於穩定物價,它對台灣的政經軍心都帶來深遠影響;新台幣贏得信譽和民心安定之間的良性互動,也為台灣此後十多年的經濟穩定奠定了基礎。

而對比同一時間的大陸,由於多年的戰亂,國民黨經濟政策的失敗,法幣和金圓券的惡性膨脹,可以說是物價一瀉千裏,人民朝不保夕,很多工廠都處於停工、破產的狀態。蔣介石又把這樣巨大的一批黃金儲備運到台灣,實際對大陸的經濟恢複和民生的安定,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當人民解放軍解放上海之際,才發現曾經繁華似錦的十裏洋場,已經變成了一座空城,隻留下了飽受戰亂的窮苦百姓。而上海,恰恰就是當時960萬平方公裏泱泱中國的縮影。

這種將兩岸經濟差異和1949年後大陸經濟建設的種種挫折,歸罪或部分歸罪於蔣介石運走黃金的說法,由來已久。但這種說法卻是純屬想象,並非史實——蔣介石確實運走了大批黃金,但留在大陸的黃金並不比運走的少;運台黃金與台灣經濟起飛之間,也沒有太大的關係……首先,蔣介石並沒有運走大陸的所有黃金。

雖然蔣介石在敗退台灣時,運走了當時國民政府國庫中幾乎所有的黃金、銀錠、銀圓和美鈔,隻給中共留下了5000兩黃金和30萬塊銀圓;但就此說蔣介石“運走了大陸的所有黃金”卻是大謬不然,因為中共手中當時也掌握了大量的黃金,還有更多的黃金存在於民間,解放後被新政權兌換成了人民幣。蔣介石運台黃金總數約為350萬至400餘萬兩(如表8.1所示,為465萬至487萬兩;如加上共值350萬兩黃金的外彙和銀子,則最後運存台灣的“現金”總數約為700萬兩黃金之等值),而其中的155萬兩又運返大陸用於支付1949年的大陸軍政費用(其中24.9萬兩又運返台灣),那麼大陸內戰結束後最終運台黃金總數約為330萬兩(詳見第八章)。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認為,蔣介石從大陸運走的黃金,是1948年開始實行金圓券之後,從大陸民眾手中(尤其是上海)強迫兌收而來的;而實際上,金圓券兌換所得的黃金僅占國民黨運台黃金總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為150餘萬兩(吳興鏞估計)。而其餘的三分之二的黃金,除國民政府國庫中原黃金儲備3萬兩,沒收汪偽政權國庫中的黃金49.5萬兩外,則主要來自美國。抗戰期間,美國借用了中國的機場及大量人力物力,戰後一次性交付中國約5億美元的補償,國民政府就用其中的2.5億美元從美國購買了645萬兩黃金,分批運回國內。美國國會在1948年8月的國務院《白皮書》(中美關係)中曾專門提到此事:“從1942年4月15日起,到1946年3月13日止,總金額5億美元,分11次撥付給了國民政府。其中2.2億美元是購買黃金,每英兩35美元,共約6285700英兩。國民黨政府在中國境內出售,以減少遊資,並壓低金價,以控製通貨膨脹。”1946年3月到1947年2月,宋子文為平抑物價回籠貨幣,拋售掉353萬兩到民間,到1947年3月,國庫尚有黃金287萬兩(一說為230萬兩)。此拋售後所餘287萬兩,加上國庫原有黃金儲備及接收汪偽政權所得,計340多萬兩,應是後來運台黃金的主體部分。也就是說,蔣介石運台黃金除了用金圓券兌換的150多萬兩外,其餘的是八年抗戰全民付出的心血。其次,留在大陸而被共產黨接收的黃金總量,其實多於蔣介石運台黃金總量。

經常有人說,蔣介石將大陸所有的黃金運台後,隻給中共留下了5000兩黃金和30萬塊銀圓,並說這就是當時大陸所有的黃金儲備。其實這是一種誤讀,這5000兩黃金和30萬銀圓隻是中共占領上海時從國民政府國庫接管的金銀,並不能簡單地說中共所掌控的金銀就隻有這些。其實,中共在建國初期通過兌換從民間獲得的金銀和外彙數量,並不比蔣介石運到台灣的少,當時的大陸在金銀和外彙儲備等方麵並非“一窮二白”。從總的數據來看,1945年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國庫中黃金的總數約為690萬兩(美國補償及接收汪偽政權所得等),而蔣介石最終(大陸內戰結束後)運台黃金數量為330萬兩。也就是說,國庫黃金中還有約360萬兩黃金分散在大陸的民眾或國民黨軍政人員手中。從另一個方麵考慮,宋子文1945年為抑製法幣貶值拋售了353萬兩黃金到民間,1948年國民政府用金圓券的形式從民間兌換回至少150萬兩。也就是說,僅抗戰後從美國運回來的黃金,截至國民黨遷台後,至少仍有190萬兩散落在民間;雖然這些黃金,可能會有一部分在1949年由於戰爭或政治原因流落到台灣民間、香港和國外,但肯定仍有相當一部分留在大陸民眾手中。另外,如上文所述,1949年蔣介石又往大陸運送了155萬兩黃金作為軍政費用,其中僅24.9萬兩運返台灣,而其餘的130萬兩則留在了大陸;即便減去國民黨部隊撤出大陸時帶走的部分,其中大部分應該都被國民黨投誠部隊掌握或被中共繳獲。例如,1949年8月25日,解放軍攻占蘭州,馬步芳逃到重慶,蔣介石運往蘭州的5萬兩黃金未能及時追回,就白白丟掉了。這一大筆黃金大概有一部分進了馬步芳個人口袋。12月6日,“財務署”從台北空運5萬兩黃金到成都,補給退敗入川的胡宗南部隊。後來劉文輝、鄧錫侯已與中共代表聯係好,準備起義,而不到半個月,胡部也幾乎全部被殲;留在成都的5萬兩黃金,以後就再也沒人提起過,也不知道都落到何人手裏。從這些細節中我們可以大致推測,不少作為軍餉運回大陸的黃金,應該都落到了中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