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見於高陽的曆史小說《胡雪岩》之中,既然是小說,那就不能盡信。
剛開始王有齡隻不過是個鹽大使的小官,後來也做了好長時間的知縣,手裏不可能有那麼多的銀子借給胡雪岩開錢莊。
這些說法都假設了胡雪岩資助過王有齡,王有齡全靠胡雪岩才能做上官,所以王有齡才和胡雪岩的關係這麼好。但是,胡雪岩的曾孫子隻是說胡雪岩繼承了錢莊,並沒有提到他資助過王有齡。就是官方史書《清史稿·王有齡傳》也沒有提到過胡雪岩這個人。當然沒提到過,並不意味著沒有這個人。
有些人認為,是王有齡做上官以後,胡雪岩才和他“勾結”的,手段無非是送些銀子什麼的。但是,這不能解釋為什麼王有齡和胡雪岩那種生死與共的好朋友的關係。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倆人的關係太好了,才有人參照戰國呂不韋的例子,杜撰出胡雪岩贈金的故事。胡雪岩太像呂不韋了。
因此,比較保守而安全的說法是,胡雪岩幫助過王有齡,他們兩個是好朋友。
還是有關胡雪岩開錢莊的問題。
不是有人認為胡雪岩的錢莊是自己開的嗎?又有人跳出來說,我同意這種看法,不過胡雪岩不是靠王有齡的力量開的錢莊,而是另有隱情。請聽我細細道來。
這一天,胡雪岩正在錢莊裏麵,突然來了一個湘軍的綠營軍官,說是奉命來錢莊借錢,開口便要兩千兩銀子。當時錢莊老板不在,在場的夥計都不敢做主放款。就在雙方僵持不下、幾乎要刀槍相見的時候,胡雪岩挺身而出,做主將銀兩借給了官兵,這才沒有惹出更大的亂子。
但是,這種說法確實就像是胡雪岩私自借錢給王有齡一樣,是一種越權行為,因此老板就以超越職權、擅自做主為由開除了胡雪岩。胡雪岩雖然越權,但其實也救了錢莊。要知道當時的綠營可不是好惹的主,這些家夥打仗不行,欺負老百姓倒一個個是好手,惹他們生氣了,他們真的能把錢莊鋪子給你燒了。因此,胡雪岩罪不至於被開除,其實記一次大過也就夠了。
過了十幾天,綠營的軍官竟然來還錢了。本來錢莊把錢借給這些老兵油子就沒打算收回來,現在倒真是喜出望外。那個軍官問借給他錢的小夥計到哪裏去了,老板一怔,信口答道他病了。那軍官沒說什麼,也就走了。
胡雪岩失業了,心裏那個難受啊,就在河邊瞎逛,真巧的是竟然碰到了那個綠營軍官。綠營軍官得知胡雪岩為了自己而失業了,感到非常抱歉。於是,他告訴胡雪岩,自己有從太平軍那裏搶來的十萬兩銀子,還沒有上繳,別人也都不知道,就把這筆銀子借給胡雪岩開錢莊了。
這個故事見於沃丘仲子(費行簡)《近代名人小傳》,更是天方夜譚式的故事,比這胡雪岩資助王有齡500 兩銀子的故事都不可信。
雖然,對於胡雪岩的發跡眾說紛紜,但大家都不會否認這個事實—胡雪岩發達了!這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