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傑,1982年生於四川西昌,2008年創業於上海。而立不到,已經打造出一個最具影響力的演說平台,捐建兩所巨海希望小學,獲得共和國三大演講家青睞,吸引4位頂尖人才跟隨,開設數十家巨海分公司,另外,還培養出享譽培訓界的巨海十八戰將,為12380家企業“傳道授業解惑”,寫過50餘本暢銷書並熱銷億萬冊……這些令人驚歎的奇跡數字,的確由成傑一手打造。作為滬上商業翹楚、華夏演講奇葩,他的成功,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用整整十年的時間,蛻盡滄桑,始露芳華。
人們往往高估自己一年可以做到的事情,卻往往低估了自己十年可以完成的夢想。
十年光陰,實則彈指一瞬。對於一般人而言,可能就是多增了幾條皺紋,多添了幾根白發而已。而對於成傑,這十年,讓他從堅硬殘酷的生活蛹殼裏突圍而出,終於翩飛在芬芳四溢的人生之春裏。
他用了十年,從在刺骨的寒風裏擺地攤兒賣報到今天的多本暢銷書的作者;他用了十年,從曾經的迷茫到今天在幾萬人的舞台上揮斥方遒;他用了十年,從六十多天找不到活兒衣食無著到今天成為亞洲培訓界的領軍人物;他用了十年,從一天隻有五塊錢收入的小餐館服務員到今天的過億身價。他叫成傑,一個從大山裏走出的80後,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如今的他正在實現著捐建101所希望小學的夢想。
有一種環境,叫做無法選擇;有一種親情,叫做真的愛你;有一種態度,叫做不再猶豫;有一種信念,叫做我要成功;有一種思念,叫做鄉音難忘;有一種拚搏,叫做一路向前;有一種精神,叫做自強不息;有一種情懷,叫做善行天下;有一種胸懷,叫做心係蒼生……
讓我們來聽聽成傑的故事,從他的華麗蛻變中尋找自我生命的價值,收獲自己的生命感悟。
1.讀書修身,立誌成才
1982年的夏天,我出生在四川大涼山一個一麵靠山三麵臨水的貧窮小山村。那時家裏一貧如洗,窮到什麼程度?後來我常常與人笑談:“30年前,老鼠到我們家想打打牙祭,轉一圈後,總會含著眼淚悲傷地離開。”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我,從小內心深處就有種突破現狀的強烈欲望。我非常渴望成功,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族的命運、改變貧困的家鄉……
在記憶中,父母辛勤勞作的身影一直出現在我的童年記憶裏。每當看到父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時,在內心中我就暗暗發誓:“有朝一日我一定要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擺脫這種麵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我一定要出人頭地,光宗耀祖,我一定要讓我的雙親有一個幸福的晚年。”隨著年齡的增長,這個念頭越發地強烈。
這樣的念頭驅使我發憤讀書,我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我堅信讀書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上學之餘,我把能找到的隻要有字的報頭、紙片都看了個遍,最大的奢望是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小書箱。於是我央求父親能給我一個這樣的小書箱,父親沉默了,太匱乏的物質條件使他沒辦法讓我小小的夢想照進現實。
可能上天洞悉了我內心的渴望,上初中的時候,離家太遠,不得不住校,但學校沒有男生宿舍,我每晚都在教室裏睡覺。夏熱冬寒,後來校長讓我住進了他辦公室旁邊的一間十平方米左右的圖書館籌備小屋裏。那裏雖然非常狹小,但是我卻得到了一項特權,圖書館的籌備區捐的所有的書都在裏麵,靠牆的兩大排書櫃我可以盡情取閱。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年時間裏,每天下晚自習後都是我的自由閱讀時間,我是如此地熱愛讀書。在那十平方米的空間裏,在那昏黃如豆的電燈下,一個少年暢快地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
無論何時,每每想起那段自由的閱讀生涯,我都心頭一暖。今天,我創立了巨海公司,每天奔波在全國各地演講。不抽煙、不賭博,我唯一的愛好就是閱讀。不管是在飛機上、火車上,還是在等待演講的空隙,我都會用閱讀的方式放鬆自己,同時為自己充電。
2.少年初長,俠氣漫天
童年的我體質很弱,生病是家常便飯。特別是偏頭痛,常常把我折磨得整夜整夜睡不著覺,我不得不拚命用頭撞牆來緩解疼痛。20世紀80年代的鄉下診所醫療技術非常落後,治療偏頭痛必須到城裏的醫院,而我家離城裏有幾十裏坎坷的山路,特別是在每年六七月份的雨季發大洪水的時候,家門前的河不能徒步走過去,怎麼辦?父母就背著我在暴風雨中繞著大山行走,需要多繞十多裏的山路才能走到河對岸去。爸爸媽媽輪換著背我,一邊艱難地在雜草中前行,一邊輕言細語安慰背上生病的我。山路走完後,還要坐十公裏的班車才能到達城裏的醫院……
父親母親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稱謂,他們一生不變的事業就是孩子。他們給了我們生命,還給了我們無盡的愛。從小我在心裏無數次地暗暗發誓:“我要努力,我要成功,我要讓父母過上更好的生活!”
因為小時候身體差,所以上中學後我狂熱地迷戀上運動,特別是中華武術。村裏有個很大的堰壩,每天早上我都在那裏練習武術,一直自學了三年之久。在初中時,我最大的夢想就是當一名優秀的警察,希望能除暴安良、弘揚正義、保家衛國。在我房間裏不是成龍的海報,就是李小龍的海報,當然還有周慧敏的海報,因為她的古典美,我當時的夢中情人就是她。
3.從“剩”者到“勝”者
通過閱讀,我了解到了外麵世界的美麗,開始對外麵的世界充滿憧憬、向往和渴望。隨著年齡的增長,見識的拓展,我對成功的欲望一次次地逐漸增強,初中時代愛好文學的我寫了青春的感想,後來在一家省級刊物發表了處女作《成功》,再後來榮獲了《成功雜誌》“青春杯”征文優秀獎。如今我依然珍藏著自己的處女作。
成功是人類對未來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我們渴望成功,我們向往未來,我們努力追尋自己的理想。
當然,成功是一個不斷奮鬥、不斷收獲,又不斷感到失望與不滿的曆程。成功永無止境,像一條無終點的道路,這路上荊棘叢生,陷阱重重。走上這條路的代價,就是辛勤的汗水和艱苦的磨煉。
堅韌是人生的風帆,脆弱是生命的暗礁。世間沒有絕對的成功,所有的成功都是從一次次失敗中尋找到的光點,我們隻要用孜孜不倦的精神感化艱難險阻,一路上就能欣賞到奇山秀景;努力耕耘人生田園,才會在這片田園中采摘到甜蜜的碩果。
揚起自信的風帆,邁出堅定的步伐踏上人生旅途,鋪就一條精彩的成功大道吧。
從曾經迷茫到找到方向,是信念實現了對命運的執著與堅守;從對培訓行業一無所知到“剩”者為王,是勤奮、好學、勇氣、執著勾畫了對成功的真摯與讚揚;從無名小卒到講壇名師,是堅持表達了對理想的統籌與拓展。對於成功而言,再也沒有什麼比“堅持”二字更為重要的!
4.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
1999年,不滿17歲的我為了減輕父母身上的重擔,放棄了繼續上學的機會。半年後,我下定決心走出大山去闖一闖。
酷愛學武的我首先想到的是去少林寺,想學好武功後找份保安工作。因為從來沒出過門,我就想先找在成都中醫藥大學學習的堂哥溝通交流一下。
堂哥問:“你為什麼要學武?”
我便大聲回答:“學武可以保家衛國!”
堂哥笑了笑,又問:“你仔細想想,到底為什麼要學武?”
我思索了一下,說:“未來可以包分工作,可以當保安,表現比較好的話還可以給大老板當私人保鏢。”
堂哥聽後,看著我的眼睛,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的父母就隻有你一個兒子,你有沒有考慮過父母的感受?學武術當保安,打打殺殺,可不是鬧著玩的。”
我和堂哥一起放牛長大,堂哥又是大學生,我非常尊重他,在他苦口婆心地勸說之下我返回了家中,還好有堂哥的勸導,不然,也許某大老板會多一個身手不凡的保鏢,毓秀鍾靈的中華大地上卻少了一位優秀的演講者。
2001年2月16日,春節剛過,我帶上簡單的行囊來到一座陌生而熟悉的城市——四川綿陽。
遠離家鄉親人,一個人來到陌生的城市裏,沒有學曆,身上也沒有多少現金,找工作是當務之急。然而,一次次去用工單位應聘均以失敗告終。在農田裏不怕苦不怕累的我,此時內心充滿疑惑、茫然、失落、自卑……
“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擁有我,我擁有你;在很久很久以前,你離開我,去遠空翱翔。外麵的世界很精彩,外麵的世界很無奈……”這首《外麵的世界》讓我感同身受,還來不及看到外麵世界的精彩,外麵世界的無奈就接踵而至。找工作無數次地碰壁後,父親在電話裏勸說我回家,不要在外麵漂泊流浪了。每次聽到父親在電話那頭溫暖的話語,我就在電話這頭默默發誓絕不如此狼狽地打道回府。我知道,既然敢闖出去就可以在這個城市立足,就算看不到未來的路,我也不能選擇放棄。
63天過去了,在食不果腹的63天之後,我終於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在綿陽城郊的一個小餐館當小工,做著洗碗、擦桌子、掃地之類的雜活。半個月後,我發現在那裏學不到任何東西。我想:我還年輕,成長是我的權利和追求,我可以不成功,但我不能不成長。於是我決定離開。
離開餐館後我找到了第二份工作,一份比較自由的工作——報刊發行員。由於自卑內向的性格,不敢大聲地叫賣報紙,銷量自然不好。但是,在賣報紙期間,我看到一個小書攤上的書賣得特別便宜,喜歡看書的我去買了幾次書後,突然想到:如果把這些書拿到高新開發區去擺地攤賣那該多好,既可以增加一份額外的收入,同時自己看書還不需要花錢買。想法很好,卻沒有本錢。我隻好厚著臉皮向老家的父母請求支援,父親二話沒說去糶了400斤大米,湊足了350元,彙給了我。10年前350元對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對於一個流浪異地的年輕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啊!
從郵局取到350元錢的時候,感覺沉甸甸的,我在心裏告訴自己:“父母的愛總是那麼無私,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可是父母辛辛苦苦的血汗錢啊!”
就這樣我開始白天賣報紙、晚上擺地攤賣書的生活。每天晚上在擺地攤賣書的時候自己都會看很多好書,同時還結交了一些愛看書的朋友。通過賣書和與不同的人交流,那個內向自閉的我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個陽光、自信、全新的自己。
5.選擇大於努力,找對人生方向
2001年7月7日,我進入了長虹空調安裝公司,8月調到長虹電視公司三廠。在長虹工作的兩年時間裏,我看了許多成功企業家的傳記後,總結出對於一個沒有學曆、沒有資金、沒有背景的“三無”青年來說,成功最快速的方法就是從事銷售工作。
我離開長虹公司以後去做銷售,沒有任何銷售技巧,銷售工作進展起來並非想象的那般容易。此時,我用自己兩年打工的積蓄加上父母和小姑的鼎力支持,2003年5月,43平方米的“成傑書社”開張了。
由於看過陳安之老師的演講光盤和書籍,深受啟發,於是我每天早晨起床就爬到山頂讀書、練習演講,白天一邊賣書一邊在書店裏吸收知識的養分。
2003年7月18日晚,我參加了啟蒙老師張廣如恩師的一堂課程,兩小時精彩的演講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這不正是我要追求的人生嗎?從此我下定決心:全身心投入教育培訓行業,加入老師的團隊。正因為這個決定,從此我的人生發生了改變……
到公司後,老師講的第一堂課就是“剩”者為王。老師講到教育培訓業是最有前景同時也最富有挑戰的行業,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到最後,很多人不夠堅持,在半路上就放棄了。要在這個行業有所作為,一定要做到: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獨,禁得起誘惑。
自從加入教育培訓行業起,我每天都要大量地參加訓練、大量地學習、大量地拜訪客戶。
8個月後,老師離開綿陽,團隊解散了,我卻想各種辦法堅持著,因為我太熱愛教育培訓這個行業了。有人問過我:“當初兩年不賺一分錢甚至還要賠錢,為什麼能堅持到今天?”我回答:“除了我從骨子裏對教育培訓行業的熱愛,更重要的是我一直都是在用生命去做這份事業。在這個世界上賺錢的行業有很多種,但是沒有哪個行業比幫助別人改變命運、成就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更有意義。”
2004年,我創立了屬於自己的教育培訓機構。剛開始的時候去大學做公益演講,雖然沒有一分錢的報酬,但是,卻很好地鍛煉了自己的演講能力。第一次的大學演講是在綿陽創業學院舉行,我約了三次,教務處主任才說:“好吧,你來講一次。”我非常興奮,不巧的是,那天狂風暴雨,教務處打電話說:“不行,雨太大了,取消吧。”我說:“我已經約了三次,不能再改了。”我冒著大雨,騎著自行車趕過去,給綿陽創業學院300多個學生做了大學校園的第一場演講。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在西南地區近百所大學巡回公益演講,聽眾超過上萬人次,幫助年輕一代樹立起自信、明確了人生方向。
2004年8月,是我人生路上的又一個分水嶺——我從大學演講開始轉入到企業培訓。當時的演講需要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別人當然不會花錢請我演講。但我發現全世界最偉大的力量來自於免費。於是我就給很多企業做免費的公益演講,我打電話給那些企業說:“我們可以免費給你們企業做90分鍾的企業員工培訓。”很多企業接受了我的公益演講。一場演講通常是講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一天講一場、兩場、三場……最高紀錄中一天我在不同的企業講了七場,最早的時候是早上7點就開始演講,最晚演講到深夜2點,很多時候我講到嗓子啞掉,還是在堅持。
8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有一天我接到了一通電話,對方兩天的培訓,想請我來講一天的課。她說怎麼收費?因為我從來沒收過費,也不知道怎麼收費。在電話裏商量了三分鍾,最後確定下來一天的演講費400元人民幣。演講後大家都感覺非常棒,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收費演講。後來一天的演講變成800元、1000元、5000元、1萬元、3萬元、6萬元、10萬元、100萬元一天的出場費,而今天所有的成就都來自於兩個字:付出。我一直在不斷給自己強調:投入才會深入,付出才會傑出。一個隻會索取的人永遠不會富有,一個付出的人永遠不會貧窮,人生所有的成功都是來自於付出的結果。
我一直堅信:成功最快的方法是在最短的時間裏采取最大量的行動,成為第一名最快的方法就是與第一名的公司合作。2005年3月31日我加入聚成,從最基層銷售員做起。
地低為海,人低為王。當時的我深刻地感悟到:隻有放下身段,才能成就千萬;趾高氣揚,隻會前途迷茫。
2006年11月,為了配合聚成集團發展的需要,我被調到上海分公司擔任培訓總監和研討會講師。一個人有知識、有見識,做事情才會有膽識。到了上海——這個全中國經濟最活躍的地方,我的胸懷和格局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6.巨龍騰飛,海納百川
在“幫助企業成長,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努力奮鬥”這麵大旗的感召下,五位誌同道合、懷揣夢想、擁有偉大使命感的年輕人共同努力,於2008年11月在上海這個全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創建了上海巨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巨海人以“幫助企業成長,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而努力奮鬥”的偉大使命為己任。采用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整合優秀人才和市場優質資源,創造出一個企業高速發展的商界盛世,研究、整合目前全球各領域最新、最先進的企業經營管理資訊,從管理、營銷、人力資源、激勵等各方麵幫助企業全方位成長,協助企業做好更有效的管理,提高全員職業化素養,打造職業化團隊,從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創造更高利潤。
從2008年到2012年,巨海人一起努力,一步步地靠近夢想的駐地,用全力以赴的行動創造出一個屬於巨海人的世界。
俗話說,三年,在人類曆史的長河中僅僅是短暫的一瞬間;三年,對於一個普通的企業來說,也僅僅是完成了最初的基礎階段。然而,2008年至2011年的三年,對於“巨海人”來說,是非同尋常的三年,是奮力拚搏的三年,是從無到有的三年,是不斷創造奇跡的三年,更是不斷書寫輝煌的三年!
巨海三年,獲譽無數。2010年巨海公司榮獲“中國十佳培訓機構”“中國實戰管理培訓最具影響力品牌”,而我也有幸榮獲“中國十佳培訓師”“中國品牌建設十大傑出人物”;2011年巨海公司榮獲“中國管理谘詢行業最具競爭力品牌”“中國最具品牌價值培訓機構”,我有幸榮獲“中國最具影響力年度傑出人物”“中國最具影響力亞洲培訓界新一代領軍人物”“中國培訓界年度風雲人物”等榮譽稱號。麵對榮譽和鮮花,巨海人都興高采烈。特別是2011年11月,巨海公司總部搬遷到了蘇州河畔上海市長寧區長寧路3333號慧山科技園3樓,巨海家人更是歡欣鼓舞。
新職場毗鄰蘇州河與長豐經濟開發區,環境優美、交通便利、令人心曠神怡;整個職場辦公設施齊全、寬敞明亮、職場文化大氣勵誌,讓人身處其中便願意高效工作。3年來,巨海由100平方米的商住兩用的辦公室起步,發展到今天888平方米的新職場;從5個人的創業團隊,壯大到今天300多人的精英團隊。這體現的是巨海創始人的高瞻遠矚,凝聚的是每一位巨海家人的辛勤工作,昭示的是巨海火箭般的發展速度,離不開的是巨海客戶的拳拳支持!
文化治心,得人心者得天下
在巨海,以下理念一直為巨海人傳承,發揚光大。
(1)服務理念
為客戶創造價值是巨海的核心理念,巨海要為顧客創造的價值,必須物超所值,十倍、百倍、千倍、萬倍。隻有這樣,才能以服務代替營銷,幾年後,巨海人就不需要銷售,隻需要服務,用服務代替營銷,讓客戶瘋狂地轉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