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李君,盤坐在地上。
以劍為筆,開始刻下一行行字。
字體蒼勁有力,工整清秀。
每一個字刻下,都仿佛蘊含了精氣神在其中。
他在闡述知行合一的觀念。
知行是一個功夫的兩麵,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離,也沒有先後,與行相分離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與知相分離的行,不是篤行,而是冥行。
【知為行之始,行為知之成】
李君寫到這裏的時候,儒家小世界內,驀然間起了變化。
那八尊文聖雕塑上麵,開始有淡淡的光華在閃爍。
這個時候,李君深吸了一口氣。
兩世的記憶在心中流淌,把前世的思想和這一世讀過的書籍融會貫通,融合在一起。
心中對知行合一的理解更清晰起來。
他握緊手中的小劍,再次寫下幾個字。
別看隻是幾個字,卻蘊含了他的精氣神。
【心雖主於一身,而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於一人之心……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寫到這裏,足足五百多字。
李君長吐一口氣,將寒螭小劍收起。
下一刻,異變突生,八尊聖人雕像同時震動起來。
其中一尊雕像上,率先衝起一道清氣,綻破山頂的白雲,如同白色的狼煙,溝通了天地。
緊接著第二尊亞聖雕像也有清氣衝起。
第三道,第四道,第五道…
到最後,第一代文聖雕像上清氣衝起的刹那,八道清氣貫穿了雲霄,衝散了白雲,浮現在整個山頂之上。
宮殿裏麵,桌案震動,燭台傾倒。
掛在房簷上的鈴鐺,發出叮鈴鈴的聲音,滿殿春風蕩漾。
外界廣場之上,亦有變化發生,一陣清風吹來,吹著眾人衣衫獵獵。
許多人皆心頭茫然。
此風來的古怪,似乎隻在廣場之上,別的地方,連樹頭都沒有晃動。
怎麼回事?
總不會有什麼妖怪作亂吧?
但這可是皇城,哪有妖怪膽子大到這種程度。
而且這風也不像是妖風,給人一種清新之感。
風越吹越急,以至於有許多書生竟開始有些站不穩當。
即便反應再遲鈍的人,也發現了這風的不同尋常。
下一刻,隻見之前儒家小世界門戶所在的位置,突然間衝出了一道清氣。
清氣筆直而起,衝破了天上的白雲。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明就裏。
不知道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異象。
蔡固,王昌河,劉紀元等大儒,臉上皆是一愣,繼而像是想到了什麼,露出幾分喜色。
不止是廣場上的眾人,這一刻,整個大奉的京城,無數人都看到了清氣衝霄的異象。
“那一道連接天地的清氣這是怎麼回事?”
“難道是聖人顯靈了?這異象是祥瑞之兆啊。”
“這異象出現在廣場上,難道和儒家小世界有關?”
無數人駐足觀望。
大街上吆喝叫賣的小販,也都紛紛屏住了呼吸。
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了異象的存在。
“儒家小世界,莫非是李君?”
“李君被困在儒家小世界內,是不是他引起了變化?”
“還真有這個可能性。”
“隻是李君在儒家小世界內做了什麼?竟然讓關閉的儒家小世界,再次和外麵有了溝通。”
“李君不愧是能擊敗衛牧的人物,日後必定要成就亞聖啊,怕是儒家小世界裏聖賢精神,也不想他就這樣困死於當中。”
無數人議論紛紛。
七十二家書院的弟子更是激動起來。
王昌河等人連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清氣衝霄,這是得到聖人的回應。”
“李君難道在小世界內又立言了?不對,他之前已經立過一次言,怎麼可能再次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