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大聲訓斥。
李君歎了一口氣,並不打算摻和進去。
然而就在他準備離開的時候。
國子監裏突然走出三道身影,在三道身影出現以後,剛才群情激憤的國子監的弟子們,全部都安靜下來。
即便連郭淮,都向三人行了一禮。
“見過三位師兄。”
一個英俊的男子搖了搖頭。
“郭淮,如今你已經被老師逐出門戶,我已經不是你的師兄了。”
“拓跋師兄,當年我入門,你對我照顧最多,師弟怎敢忘。”
郭淮的語氣中有了幾分傷感。
旁邊一名男子卻冷哼一聲:“郭淮,聽說你現在還冥頑不靈,到處說那李君了不起,老師門下怎麼會出你這麼個叛徒。”
“拓跋師兄,我看你還是讓人把他攆出國子監吧,我看著他就反胃。”
拓跋於搖頭:“郭淮隻是一時走入迷途,老師逐他出師門也隻是讓他反省,等到老師進儒家聖地,得到曆代聖賢認可,他自然會明白老師的偉大。”
“不過你們也不要太過自傲,聽說最近國子監的弟子和其他書院的人起了不少衝突,國子監的弟子看不起其他書院的人,言語中還辱及幾位院長,這是不對的。”
“別的不說,那王昌河,蔡固也算是我們的師叔,雖然如今已經被老師遠遠地甩開,但他們作為當世的大儒,也是值得我們敬重的。”
“還有劉紀元等,都是前輩,我們如果失禮,哪怕老師看到了,也要訓斥我們。”
“師兄教訓的對。”旁邊眾人紛紛點頭。
而這時候,李君已經準備離開了。
從對方的對話中,他得到了很多信息。
這國子監雖然還沒有成為天下書院之首,但現在許多國子監的弟子,已經覺得高人一等了。
倒是這拓跋於,還算的上理智。
隻是剛剛邁步,就被人群中的郭淮看到。
“李,李君,你怎麼來了?”
李君?
一瞬間,所有的目光都向李君望了過來。
“李君師弟前來國子監,是有什麼要指教的嗎?”
這個時候,拓跋於開口了。
因為郭淮的原因,李君這個名字最近在國子監可是大大揚名了一把。
既然對方發現了自己,李君也沒有必要躲躲閃閃。
當即大大方方的拱手道:“在下雲麓書院李君,閑逛賞景剛好逛到這裏,並沒有別的意思,幾位不要誤會。”
拓跋於還以為李君是上門挑戰呢。
說實話他倒想和李君切磋一下,李君擊敗了郭淮,搞的郭淮瘋瘋癲癲的,他心中對李君是有那麼一絲敵意的。
“在下國子監拓跋於,李君師弟來參觀,在下十分的歡迎,聽聞李君師弟年紀輕輕,就已經領悟儒道神通,在下也是久仰大名,不知道是否有幸見識一下?”
話音落下。
拓跋於身上猛然間浮現清光,頭頂之上更是有一支玉筆,文光四溢。
一瞬間,李君竟感覺有一股力量牽引著自己體內的浩然正氣,翻滾不止。
文器。
儒家第五境君子境。
顯然對方想要和李君比試一場。
李君微微一笑,隻是向前輕輕的邁出一步,那種牽引之力便消失的無影無蹤,並微笑道:“今日我隻是閑逛,並無其他的意思,拓跋師兄若想見識,三日後儒家聖地開啟,你自然就見識到了。”
說完,便轉身瀟灑的離去。
而拓跋於神情微微有些震動。
當李君走出很遠一截,旁邊他的師弟才開口道:“拓跋師兄,他提到儒家聖地,難道到時候想與師兄比試一番?真是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