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瑟瑟,落葉飛舞。
臨近中秋,正是農忙時節。
一路行來,遍地金黃。
山陽城門口的道路雖然每日都有人打掃,但早上剛剛掃完,這才不到中午,便又多了一層落葉。
靴子踩在落葉上麵,發出哢哧哢哧的聲音。
蕭條的秋色和山陽城門前喧鬧的人群,形成極大的反差。
“走吧,我們去縣衙。”
李君牽著妹妹的手,走進山陽城內。
在普通百姓眼中威嚴讓人生畏的縣衙,如今對李君而言,卻已經是輕車熟路。
“李公子來了,這就是令妹,果真是窈窕淑女,國色天成啊。”
縣令趙鐸毫不吝嗇讚美之詞,讓李闐竹不由羞紅了臉。
“窈窕”二字,窈指的是心靈美,窕則指的是外表的姿態。
所以這話並不輕挑,對女子而言,算是很高的讚揚了。
“雲台府距離我們這裏有三日的行程,所以下午我們就出發。”
“縣衙裏的事情由曹主簿來管理,王捕頭隨我們一同去。”
旁邊王捕頭衝李君抱了抱拳,他對李君可是佩服得很。
曹主簿則故意歎了一口氣,說道:“趙大人與你們去遊山玩水,隻留我一個人,勞苦命啊。”
趙縣令在城中的酒樓擺好了宴席,請李君吃飯。
這讓酒樓的掌櫃著實驚訝了一把。
下午三人坐著馬車,踏上了前往雲台府的路。
雲台府屬於並州下轄的四大城府。
雲台府的知府是趙鐸的頂頭上司。
臨行前,趙鐸專門用一輛馬車來拉送給雲台知府的禮物。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在官場之中真正兩袖清風的少之又少。
而且兩袖清風之人,在官場之中也注定舉步維艱。
一路走走停停,三日後,終於到達了雲台府。
距離中秋還有兩天的時間,詩會就定在中秋當晚。
作為知縣,地位不低,趙鐸剛來到雲台府便收到了請柬,有人請他去赴宴。
趙鐸本來讓李君和他一起前往的,不過李君卻婉拒了。
官場應酬觥籌交錯,人情往來,對李君而言是件耗費心神的事情。
雖然說人情練達即文章,但李君卻並不想攪和進去。
趙鐸去參加宴會,王捕頭作為趙鐸的侍衛,自然陪同前往。
李君則帶著妹妹到街頭閑逛。
雲台府作為並州四大城之一,熱鬧非凡,自然是山陽城比不了的。
而且恰逢中秋詩會,雲台府下轄十三縣的讀書人都趕來這裏。
除了文人墨客,還有各地的商行世家,以及青樓名媛,全部集中在這裏,可謂是盛況空前。
這個時代的青樓不像後世那種光剩下齷齪之事了,尤其是那些清倌人,從小被培養各種禮儀,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如果有人到青樓找姑娘,姑娘會說奴家先為公子彈奏一曲,不像後世,隻會說搞快點。
這個時代許多才女都出自風塵之地。
書生到青樓是件風流的事情,許多人引以為榮。
而那些青樓女子,若得讀書人贈送一首膾炙人口的詩句,也會瞬間名聲大噪。
所以那些青樓女子也頗為青睞的讀書人,有些落魄窮酸的書生因為擁有詩才,便可以不用花錢,實現白嫖。
兄妹二人出去的時候已是下午,不知不覺已近黃昏。
江漢燈火璀璨,花船樓上有絲竹之聲響起。
一些手中拿著折扇,一身青衫或者白衣的讀書人開始三倆結伴走了上去。
鶯歌燕舞好不熱鬧。
李君也是第一次見這種場景,算是大開眼界。
“哥,那是什麼地方?裏麵好熱鬧,我們去看看吧。”
聽到妹妹李闐竹的話,李君一時啞然,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顯然帶妹妹上去是不合適的。
“那邊有小船,不如我們兄妹泛舟江上怎麼樣?”
雖然對於哥哥不帶自己去那熱鬧的地方,心中有些失望。
但在李闐竹的小小心靈裏,知道那個地方那麼奢靡,肯定消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