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指數,是衡量這種感受具體程度的客觀指標。如深圳社科院在做“和諧深圳”社會調查考評時,分三類指標測量居民的幸福感:
A類指標,涉及認知範疇的生活滿意程度,包括生存狀況滿意度(如就業、收入、社會保障等),生活質量滿意度(如居住狀況、醫療狀況、教育狀況等);
B類指標,涉及情感範疇的心態和情緒愉悅程度,包括精神緊張程度、心態等;
C類指標,指人際以及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程度,包括對人際交往的滿意程度、身份認同,以及個人幸福與社會和城市發展之間的關係。
國民幸福指數的計算公式有以下兩種:
1.國民幸福指數=收入的遞增/基尼係數×失業率×通貨膨脹
這個公式中的基尼係數是反映收入分配公平性、測量社會收入分配不平等的指標。
2.國民幸福指數=生產總值指數×a%+社會健康指數×b%+社會福利指數×c%+社會文明指數×d%+生態環境指數×e%。
其中a,b,c,d,e分別表示生產總值指數、社會健康指數、社會福利指數、社會文明指數和生態環境指數所占的權數,具體權重的大小取決於各政府所要實現的經濟和社會目標。
經濟學點睛:
目前,衡量中國情況的指標已經由單純的經濟指標,逐步發展到環保指標、製造業指標和構建和諧社會的指標上。人們對幸福的關注度逐步增強,說明人們越來越關注自己的生活狀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