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 章 火銃,火炮的演練!(1 / 2)

“我也不認識,大概是第一次見麵吧。”陶金瑾的母親一邊扶著醉醺醺的陶金瑾,一邊回應道。而陶金瑾在他的母親攙扶下,一頭栽進了他母親的懷抱中,沉沉地睡了過去。

張子豪獨自漫步在回家的路上,月光如水般灑在路麵上,深秋的晚風帶著涼意,周圍一片寧靜。

他這時候思緒萬千,回想起剛才與陶金瑾喝酒暢談的情景,這位年輕人的人品和性格都是相當好的。年紀輕輕也才隻有18歲,便展現出了不俗的才情。張子豪不禁感歎時間匆匆而過,他自己已經年屆二十八了。

回到家後,王曉寧已經坐在桌邊等候多時,張子豪一進屋,王曉寧便立刻起身迎了上來。看著他滿身酒氣,忍不住關心地責備道:“又喝這麼多酒,說了多少遍了,讓你少喝酒少喝酒。”

雖然王曉寧嘴上這般數落著,但她卻立刻轉身給張子豪倒了一杯醒酒茶。張子豪接過茶杯,邊喝邊注視著王曉寧,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感激之情,暗道自己此生能娶到王曉寧這樣的賢妻,可說是前世修來的福分。

接下來的二十多天裏,張子豪每天都得去鑄造現場一趟,查看火銃和火炮的改良進程。而陶金瑾亦不負眾望,憑借他天才般見解和嚴謹負責的態度,對火器生產質量層層把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在這二十多天裏,鑄造現場捷報頻傳,經他們改良過的火銃已有數百把順利誕生,而火炮也已有十幾門成功試製。這些火銃與火炮在實驗中展現出驚人的性能表現,不僅炸膛率顯著降低,而且威力也提升了許多。

這二十多天來,陶金瑾與張子豪如親兄弟一般親密無間,張子豪每次到鑄造現場,陶金瑾必定會出現,與他共同探討火器的進一步改良方案。

有些時候,即便沒有需要討論的火器相關話題,陶金瑾也會來找張子豪閑聊。張子豪並沒有對陶金瑾關閉心扉,他看著這個勤奮好學的年輕人,內心充滿了喜愛。這兩人在這二十多天裏,感情親如兄弟,無話不談。張子豪也將陶金瑾視為自己的小兄弟,他打算在這幾天裏將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陶金瑾。

這天中午,張子豪邁著輕快的步伐來到了朱元璋的大帥府。他向這位軍中的元帥彙報了自己在火銃和火炮改良製造方麵的成果,並邀請朱元璋在這幾天去軍中視察。這不僅僅是視察他改良的火器,也是他為朱元璋展示整個火器實驗的成果。朱元璋聽後心情愉悅,滿麵笑容地答應了下來。

隨後,張子豪來到了鑄造火器的現場,發現陶金瑾不在場。他轉身找到了丁不凡,向他詢問陶金瑾的下落。丁不凡回答說:“陶金瑾最近陪他的父親去城外找了一位治療腰傷的大夫,因此請了幾天假。他好像要在三天後才回來。”

張子豪聽後,囑咐丁不凡:“三天後,你和陶金瑾一起帶著你們手下的將士們,提前布置一下訓練場。然後你帶著這些火器到訓練場等候我的安排,朱元璋大帥會親自檢閱你們的訓練成果。”

丁不凡聽後,立刻答應了下來,並承諾一定會妥善安排。他心中暗自發誓,無論如何,都要讓這些火器在三天後的檢閱中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