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屋後,陶金瑾從硯台旁邊的拿來一支毛筆,又從書桌上拿起一張白紙,與這位“王員外”開始深入地探討了起來。他們的話題圍繞著火炮的改良,筆下的線條靈動飛舞,將他們的智慧和才能凝聚在了這一張紙上。兩個時辰過去,在“王員外”的耐心指導下,陶金瑾終於順利畫出了火炮的改良圖紙。
他看著這張圖紙,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他一下拉起了“王員外”的手,激動地說道:“王大哥,今晚我要請你喝酒,以此向昨天對你無禮的道歉。”他的話語中充滿了激動之情,而這位“王員外”也欣然應允,他心中也想進一步觀察陶金瑾的人品和性格。
隨後二人離開了軍械庫,來到了熔爐旁邊。這裏的火光映照在他們的臉上,使他們的麵色顯得紅潤而溫暖。陶金瑾向鑄造火銃的師傅們吩咐道:“抽出一部分人手,按照這圖紙上的方案,盡快鑄造火炮。”師傅們紛紛點頭應是,等到眾人明白這其中的原理後,他們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忙碌但有序。
這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西邊的天空被夕陽染成了一片金黃,隨即二人離開了軍械庫。半個時辰後,在陶金瑾的帶領下,二人來到了一家酒店門口。進入酒店後,陶金瑾吩咐店小二趕緊上酒上菜。
此時,陶金瑾的臉上洋溢著喜悅之情,他麵向“王員外”,恭敬地問道:“王員外,我們已經在一起討論了一個下午,然而我還未曾知道您的尊姓大名,請問您能告知小弟嗎?”
這位被稱作“王員外”的人沉思了片刻,隨後開口道:“在下王治高。”說出這個名字,張子豪內心頓時一陣懊悔,這是他隨口胡謅的一個名字。
“那在下以後就稱呼您為王大哥吧。王大哥對火器的研究真是頗為精深,小弟我深感敬佩。”
“哪裏哪裏,隻是略知一二罷了。我看陶兄弟年紀輕輕,對火銃的研究卻已如此透徹,真是英雄出少年啊。敢問賢弟年方幾何?”
陶金瑾用手指了指自己,回答道:“我嘛,今年剛滿十八歲。這幾年一直跟著我爹在研究軍械與火器,因此懂得一些皮毛罷了。”
張子豪看到陶金瑾這麼一副謙虛模樣,心中忍不住感歎:“這個陶金瑾,年紀輕輕卻懂得這麼多,而且說話又這麼討人喜歡,真是厲害啊。”
在溫暖的燈光下,店小二精心地端上了酒菜,一壺晶瑩剔透的酒,與“王員外”的豪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陶金瑾,這個溫文爾雅的少年,看著這杯酒,卻是充滿了無奈。
他輕聲道:“王大哥,我以前從沒有喝過酒,還請見諒一下。”話語中透露出一絲謙卑和歉意。
“王員外”卻是一副豪爽的氣派,他揮揮手:“既然如此,那你就喝半杯,我喝一杯好了。”他的提議帶著一份豪氣和親切。
陶金瑾低頭沉吟片刻,抬起頭來,眼神中閃爍著鄭重和決心,“既然王大哥這麼說,那我今天就破例,喝一次酒,也嚐一嚐這酒是什麼味道的。”他的話帶著一種挑戰的勇氣。
二人端起酒杯,輕輕一碰,發出清脆的響聲。“王員外”一飲而盡,展現出他的豪邁。陶金瑾看著他的動作,然後把酒放到唇邊,輕吸一口氣,似乎在仔細品味。
終於,他閉上了眼睛,把那半杯酒喝了下去。一瞬間,他的臉色變得通紅,顯然是被酒的辣味所刺激到。
他睜開眼睛,伸出舌頭,連聲說道:“好辣好辣好辣啊。”他的樣子逗得“王員外”大笑起來。
“看來陶兄弟確實不懂得如何喝酒,那你就隨意喝就行,咱兩兄弟之間不必見外。”他的笑聲帶著開心和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