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百姓對於倭國的仇恨,可以說是恨之入骨。
這麼多年以來,由於朝廷的管理不到位,大明水師的戰鬥力極其低下,海岸邊的衛所,也沒有絲毫的戰鬥力。
每次遇到這些倭人入侵,就是百姓們遭難的時候,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還是這場災難中最輕的一部分。
這些倭人的手段極其殘忍,有的那些手段甚至不能稱之為人。
而是一群,徹頭徹尾沒有進化完全的野獸。
朱慈烺之所以要把這群倭人,不辭萬裏,也要帶到沿海地區。
就是為了讓老百姓們報仇。
也是為了彌補自己心中的愧疚,畢竟是朝廷的原因,才導致這些百姓遭了如此劫難。
如果大明的朝廷在當時,可以整備軍隊,大力發展水師,也不會有後來那麼多的悲劇。
這種行為如果放在之前,朱慈烺估計得被罵個半死,畢竟那些讀書人整天把仁義道德放在嘴裏。
恨不得直接安在你身上,讓你卸不下來。
而現在經過了朱慈烺一陣整頓之後,朝堂上基本上都是一群正常人。
不管他們的性格究竟如何,也不管他們究竟是貪還是清廉。
朱慈烺。要的是他們和自己一條心,而不是要一群道貌岸然的所謂的清官。
上千個倭人在沿海的城鎮被當地的居民斬殺。
這則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大明上上下下的所有角落。
看到這則新聞的時候,百姓們一個個無比的興奮。
倭人不僅僅對於沿海地區的百姓來講是個噩夢,對於內陸的百姓來講同樣也很害怕。
畢竟有傳言說經常五個倭人就能趕著一百來個大明的士兵跑。
倭人在沿海地區所做下的事情,他們自然有所耳聞。
如今看到帝國竟然為了他們這些老百姓出頭報仇。
心裏麵一個個無比的感動。
不少人甚至直接朝著京城的方向拜去,嘴裏麵念念有詞。
而就在百姓們對這件事情感到高興的時候,另一則令他們感到更加興奮的事情傳來。
整個安南徹底投降,並且同意並入大明帝國。
對於安南,很多大明的百姓根本就沒聽說過這個地方。
以為又是一個什麼蠻荒之地。
但是當他們聽說安南那片地方種植農作物產量非常的高。
甚至不用怎麼打理,隻要把種子撒在地裏就能長出吃得來。
最重要的是,安南地區是一個非常好的出海口。
從安南地區運輸貨物到西方。
可以大大節省資金。
朱慈烺這邊的命令甚至還沒下達呢,就有百姓已經開始向安南遷移。
很多的商人也開始帶著資金向著安南前進。
現在很多人已經看清楚了形勢,大明如今可以說是天下無敵,他們不論在哪裏,不論做什麼,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大明帝國,為他們保駕護航。
而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跟在大明帝國開疆闊土的身後。
狠狠的吃上時代福利,然後再回饋給帝國。
商人們對於朱慈烺的忠誠度是非常的高。
重農抑商的政策在之前被執行的相當嚴格。
不少商人空有財富,但卻不能彰顯自己的地位,所賺取的錢財有的時候甚至是給別人當嫁衣。
而如今,朱慈烺取消了重農抑商的政策,轉而開始大力扶持商販。
對於這些商人們來講,朱慈烺無異於他們的再生父母。
而且,朱慈烺在統一大明的過程中殺了不少奸商。
現在能留下來的大戶人家,基本上都是忠君愛國的商人。
忠誠度非常的高。
朱慈烺隻要說一句話,讓他們幹什麼造什麼,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跟著朱慈烺的指令走。
隻不過,朱慈烺卻一直在防著這些人。
他至少還上過初中和高中。
自然知道再這麼發展下去以後的結局是什麼?
如果結局好點,朱家的皇位還在,隻不過是沒有權利而已。
如果結局差了,說不定他們朱家都會被送上絞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