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心想才能事成(1 / 3)

成功隻會降臨在有著成功意識的人身上

一天下午,達比在一座老式磨房裏幫叔叔磨麵。叔叔經營的大農場上住著很多租田的黑人農民。這個時候,一個黑人農民的女兒輕輕地推開門,站在門邊。叔叔抬起頭,看了看這個小女孩,然後衝著她大喊:“你來幹什麼?”

女孩小心翼翼地回答說:“媽媽說她要五毛錢。”

“我不會給你的,”叔叔對她說,“你回家去吧。”

“好的,先生。”女孩回答了,但是她卻一直站在門口,沒有動一下。

叔叔絲毫沒有注意到那個孩子,隻是埋頭幹自己手中的活。當他再一次抬起頭來,發現那個孩子還站在那兒時,忍不住衝她吼道:“我不是讓你快點回家嗎?快點回去,再不走我可要拿鞭子抽你了!”

女孩子還是怯生生地回答說:“好的,先生。”可是她還是站在那兒,一動不動。

叔叔滿臉怒氣地放下手中正拿來磨麵的糧食,拿起一根木棍,朝女孩子大步走去。

達比眼看著小女孩就要挨打了,不禁屏住了呼吸,因為他十分了解叔叔暴躁的脾氣。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叔叔走到小女孩跟前時,女孩子突然向前跨出了一步,大聲對看叔叔的眼睛說:“我媽媽一定要5毛錢!”

叔叔頓住了,打量了這個小女孩一會兒,竟然慢慢放下棍子,把手伸進口袋裏,摸出了5毛錢,給了她。

孩子慢慢退到了門口,但她還是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個剛才被她的執著和勇氣征服的人。她走了以後,叔叔一直對著窗外靜靜地坐著,也許,他是在懷著敬畏的心情想剛剛發生的事吧。

達比也在思考著。這一次,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看到一個黑人小姑娘竟然能如此執著、勇敢地征服一個成年火暴的白人。她是怎麼樣征服他的呢?又是什麼使他消除了怒火?這個孩子發揮了什麼神奇的力量,控製了當的幾乎是對她完全不利的影響?一個個問題在他的腦海閃過,但是一直到很多年以後,當他向我講述這個故事時,才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很巧合的是,我聽達比講這個故事正是在這個老磨房裏——這個達比的叔叔被挫敗的地方。

達比問我:“你明白這是怎麼回事嗎?那個孩子用怎樣神奇的力量,如此徹底地打敗了我叔叔?”

我把這個問題的答案寫進了這本書裏。答案非常詳細,而且可以讓每個人都能理解、運用那個孩子在無意中得到的力量。

隻要留心觀察的話,你很快就能發現幫助那個孩子獲得成功的神奇力量。在下麵一章裏,你會認識到這種力量。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也許你會突然認識到,並且能熟練駕馭這種本領。它的出現方式可能隻是一個想法、一個計劃、一個目的。再說一遍,它也許會使你想起過去曾經遭遇過的挫折和失敗,從而悟出一個教訓,再在失敗的陰影裏走出來,找回曾經損失的一切。

達比還不無感歎地說,自己做壽險推銷員30年,之所以能成功,除了吸取自己挖金礦失敗的教訓外,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從那個孩子身上學到的經驗。

達比先生說:“每次當客戶想要拒絕我的時候,我都好象看到那個女孩子站在那間老磨房裏,大眼睛裏閃著不屈不撓的光芒。我就對自己這樣說:‘我一定要賣出這份保險。’而且事實就是這樣,我賣出的很多保險,都是在客戶說‘不’以後才成功的。”

同時,他還回憶起自己開采金礦時功虧一簣的錯誤。他說:“那次經曆是塞翁失馬。它告訴我,不管做成一件事有多困難,都要不懈地堅持下去。隻要真正懂得了這個道理,就沒有完不成事情的道理。”

讀者中會有一大部分是推銷員,我想對他們說,正是這兩次經曆,達比才能每年賣出100多萬美元的壽險。

也許達比的經曆是很普通的,很多人都會有類似的經曆,但是很多人就是因為沒有發現其中蘊涵著創造財富的妙招,所以才沒有像達比那樣獲得巨大的財富。對於達比來說,這兩次經曆和生命本身一樣重要。他從中吸取了教訓,並且在以後的人生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人性的一個主要弱點,就是經常說“不可能”這三個字。你們要記住:

成功隻會降臨在有著成功意識的人身上。

失敗鍾情於那些放任自己而產生失敗意識的人。

渴望是成功的起點

多年前,我曾經在一所極具名望的大學畢業典禮上進行演講,當時我詢問所有畢業生:“如果哪位對未來有明確的計劃,請舉起手來。”環顧全禮堂,幾千個學生當中,隻有三隻小手舉起,但是10年以後,當這個班級舉行同學會時,我聽說,曾舉手的這三個人的成就相加,竟勝過全班其餘同學的總成就。

熱切地渴望去做某些事時,正是夢想成真的起點。有目標的人,其成就必定大於那些隻知在人海浮沉、還寄希望於機會從天而降的人。成功者,用一種幾近著魔的力量專注於自己的目標,而為自己創造機會。用這樣的方式,則他所進行的每個行動都會把他推向目標。

1.成功的秘訣

蘇格拉底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總能講出一些令人驚歎的話來。在他成名之後,有一個年輕人曾經誠心誠意地向蘇格拉底請教,他想知道,蘇格拉底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蘇格拉底沒有回答,而是約了這個年輕人,第二天早晨到河邊見他。

當他們在河邊見麵的時候,蘇格拉底沒有馬上告訴他成功的秘訣是什麼,而是讓這個年輕人陪同自己一起向河裏走。年輕人很疑惑,但是他沒有問出來。當河水已經淹沒到他們的脖子時,蘇格拉底趁這個年輕人不注意,一下子把他的頭按入水中。年輕人拚命掙紮,但蘇格拉底很強壯,他用盡全力一直把年輕人的頭按在水裏,待到年輕人實在難以忍受的時候,蘇格拉底才把他的頭拉出來。年輕人爬出水麵後,就迫不及待地,深深吸了一口氣。

蘇格拉底問他:“在水裏的時候,你最需要什麼?”

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空氣。”

蘇格拉底哈哈大笑,拍著他的肩膀,說:“這就是成功的秘訣。如果你有渴望成功的欲望,而且像你剛才需要空氣的願望那樣強烈的時候,你就會成功。”

這就是成功的秘訣——渴望。成功需要渴望!越是渴望,就越有力量!當你像渴望生命一樣渴望成功的時候,成功往往就離你不會很遠了!渴望的力量就像太陽,當我們麵向太陽用力奔跑的時候,一切畏懼和負重的影子就都被拋到身後了。

2.非常之舉

很多年前,邁克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如果你對財富或是成功有一種執著的渴望,你就會有行動的動力,甚至會做出一些非常之舉,而往往正是這些非常之舉,才是導向財富真正的捷徑。

大學畢業後,邁克曾經麵臨就業的困難。華盛頓城雖大,卻沒有他的容身之處,他既沒有工作經驗,又沒有一技之長,所以他很快就淪落成為一個四處打零工、三餐不繼的流浪漢了。

一天,邁克彈盡糧絕了,而他人生的轉折點也恰恰在這時出現了。要知道,機會總是在你意想不到的情形下出現,而且,它往往經常伴隨著挫折和失意出現,如果你被一時的不如意所打倒,那你就永遠錯過雨後的彩虹了。

那時,他一個人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著,路過一家大酒店時,他停住了。有多久了,他不曾吃過一頓有酒有菜的飽飯,光亮整潔的餐桌,美味可口的佳肴,還有服務生溫和禮貌的問候,這一切曾經是那麼輕易得到的,而今卻離他這麼遙遠,又這麼令他向往。

他心中忽然有一種渴望:我要吃飽飯,而且我希望以後每一頓飯都可以吃飽,我一定要這樣,我不要再過這種三餐不繼的生活了。這種念頭,這種渴望是如此的強烈,乃至於他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顧一切的勇氣,推開門走了進去,選了一張靠窗的桌子坐了下來,然後從容地點菜。但是他仍然沒敢太無所顧忌,隻簡單的要了一份意大利麵和一份炸雞翅,想了想,又要了一瓶漢斯啤酒,他看著窗外來來往往的行人,忽然心裏十分平靜。

吃過飯,他將剩下的啤酒一飲而盡,借酒壯膽,他心中那股對溫飽的強烈渴望又升騰了起來,他鎮靜地要求服務生把他們的經理請出來,並且對他們的經理訴說了自己的要求,而且由於自己身上已經分文沒有了,他希望可以留下來打工還錢。當然後麵的隻是一個借口,但這仍然令這位經理很驚訝,但同時他也很佩服這位年輕人的勇氣和膽量。他同意雇傭這位年輕人。

這就是邁克的機會。此後,邁克開始了在那家酒店的打工生涯,曆盡磨難,從辦公室文秘做到餐飲部經理,後來又做到酒店副總經理。再後來,他集資開了自己的酒店。

在任一行業裏,要出人頭地,要積聚財富,也都必須斬斷自己的所有後路,不給自己留下後退的餘地。隻有這樣做,才能維持成功不可或缺的渴望心態,你才會有勇氣與魄力,去從事你從來都不敢想的事業,而財富從來就不是你能想到的。

芝加哥的史特街曾經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許多商人都在這條街上擁有自己的店鋪。但是一場無情的大火卻奪去了他們的財富與希望,他們眼看著大火將自己的心血化為灰燼,卻無能為力。於是他們紛紛決定離開芝加哥,到更有發展的地方重新起家。隻有一個人決定留下來,並且,他指著那片剛剛焚毀的店鋪說:“各位先生,就在原來的地方,我要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店鋪,不管燒掉幾次都一樣。”

後來這家店鋪蓋好了,直到一百年後的今天,它仍然矗立在那裏,就好像一座紀念塔,標示著渴望的力量。這個人就是菲爾德。如果當初他沒有這樣一份渴望作為動力,他或許也已經跟他的同行一起走了,到一個前途平坦、未來形式好的地方去,那他也許就不會有今天的成就了,而是和他的同行一樣,隻是一名普通的商人。

他和其他商人迥然互異的特點,就是成功者與失敗者的分野。

要知道,你所造就的每一件事,都是由內心的渴望引發的。渴望使人的心態變得執著而熱切,使人著手計劃積聚財富的確切步驟,更以絕不認輸的毅力支撐著這些計劃。這種渴望終將帶來財富。某位詩人借著如下詩句,精確地描繪出了渴望在人們成功的事業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渴望是種烈酒,

咽下的是燃燒,

吐出的是熊熊的火焰,

和那前進的無盡果敢。

渴望是煉孫悟空的丹爐,

沒有鳳凰涅盤的慘烈,

哪有水火不透的金身,

和那辨識善惡的晶晶火眼。

渴望是鹽堿地中的泡桐,

是沙漠中駝隊眼前的湖影,

是蜜蜂對百花的獨鍾,

是思婦夢醒怨啼鶯的嗔意。

溫室中的花草說渴望陽光雨露,

其實它不懂荒原野草的悲情。

小鳥說渴望幸福鑽入金絲雀籠,

那會羨慕雄鷹豪邁的天空。

渴望是孤獨的執著,

中途雖會有些同伴,

但到達勝利的彼岸,

還需自己辛苦的摸索。

渴望不是貪婪,

是對自己合理需求的把握,

縱有無盡石油,

也難填山姆大叔的欲壑。

渴望是一種付出,

是明知難得成功卻要追日的壯舉,

誰言渴望隻是虛妄的幻想,

古人飛天的熱望早已成真。

朋友,趁著年輕,

開動你的心手,積聚你的感動,

大膽地渴望吧,

明天你收獲的,將是滿筐的成功。

3.放飛夢想

對成功的熱切渴望,對未來的夢想,隻不過是一個起點而已,是長長的跑道的起點,而接下來還有更長的路要走。如果隻有夢想卻不去實行,或是半途而止,夢想都是不可能起飛的,隻能停留在原地,隻能是夢想而已。

在現實中,成功的人都是經曆過重重的困難的。在夢想起飛之前,他們都經曆了一番嘔心瀝血的搏鬥。蒙哥馬利曾經說過:“切記,風箏是因逆風而能高飛的。”

一開始就要認清這一點:要想成功並不容易。獲得成功的曆程就像放風箏,需要不斷地和強風對抗,才能升到高空之中。要有對成功的強烈渴望,才能堅定向前,不被沿途所遭遇的困難嚇倒。

確定一個能支持你的夢想,才能在邁向成功的旅程中,忍受住一切艱難險阻。當你確知自己在做什麼,當你有個明確的目標和實施計劃,那麼,你或許得與周遭的狂風搏鬥,卻不至於有被吹垮的顧慮。風勢越強,你會飛得越高。

有許多成功人士,隻有在生命的轉折點,在困境中,才能激發自己的潛能,放飛自己的夢想。

歐·亨利遭到極大的不幸,被囚禁在俄亥俄州哥倫布城的監獄中,發現了他腦中沉睡的天分。他開始慢慢運用他的想像力來構思他的小說,終於不再是一名悲慘的囚犯,而成為了一名大作家。

海倫·凱勒出生後不久即被告知又盲又啞,而且還耳聾。但是她仍然沒有放棄,而是成為了名垂千古的偉人。她的一生都在證明,除非她接受失敗了,否則她永遠都不會失敗。

貝多芬是聾子,但他的名號卻與世長存,因為他們不僅滿懷夢想,而且經過了重重障礙,放飛了自己的夢想。

熱切的渴望,滿懷的夢想,都隻是成功的起點。你還要相信自己可以得到它,這樣才算開始準備接受成功。心智狀態必須是“相信”,而不隻是“希望”或“願望”。為了相信,心胸必須開闊。封閉的思想既不能激發信心,也無法鼓舞勇氣、堅定人心。

擁有想像力

想像力簡直就像個工廠,人類所創造出來的計劃,皆在其中成形。因為過心靈想像功能之助,行動、欲望,在此成形、塑造並被賦與行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