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亮光閃過(2 / 2)

李浩這麼說,反而讓夏傑更相信了他剛才的話。夏傑擔心起樂老板來,看來有必要會會老樂,了解了解他的現狀。

這時候,李部長推門進來:李總,節目開始了,重播。

李浩打開包房裏的電視,把頻道調到CCTV-2:嗬嗬,老習慣,每天都要看的。

《經濟半小時》今天的內容是關於炒房團的專題。說的是由某地一家媒體組織的購房團二十多人空降某省某市,一下買了幾棟樓,成交額上億。在此之前,該地多個民間購房俱樂部組織的購房團已經四處出擊,一二線城市被他們熱炒,樓價已經翻番,而且居高不下。現在他們已經出現在三線城市。這些購房團買樓當然是為了投資,等樓價上去了立即脫手,短時間內獲利豐厚。主持人並沒有對這一現象下結論,而是把利弊和各方麵的看法都擺出來。說好的認為,炒房團的出現已經成為房地產經濟乃至整個市場經濟的助推劑,活躍了市場,房地產本來就是一項投資,而目前國人的意識還停留在自住的階段,對提高大家的投資意識也有好處;其次是為巨大的民間資本找到了出路。說壞的認為投資造成了房地產市場泡沫,炒高了房價,給社會帶來了不安定的因素,許多地方普通市民表示反感和抵製,甚至打出了炒房團滾回去!的橫幅,因為炒房團讓他們買不起房子了。節目讓夏傑和李浩很感興趣,講的恰好是他們的本行媒體和房地產。

他們幹嗎不來月城?兩人邊看邊聊,和其他城市一樣,月城也是三線省會城市,而且樓價比他們的都低,地理位置和經濟環境也差不到哪去啊!

這要問你們做媒體的了,李浩說,沒看見人家最大的炒房團是當地晚報組織的?人家才是市級媒體呢。

我們組織不了,我們這有錢花不完要找投資出路的人才幾個?

你不會把外地有錢人拉過來啊?

一道亮光閃過夏傑的腦海。他頓了頓,說:如果我拉個購房團過來,你們會怎麼樣?

求之不得啊!李浩說,現在月城房地產市場幾乎就沒有投資成分,所以房價上不去。我們不是沒做過努力,格蘭山莊就在外地推廣過,效果不好,都說月城沒有投資氣氛。如果來個闊佬購房團,至少可以刺激一下市場,讓大家有緊迫感,說不定樓市就激活了。

你覺得樓價有多大的上升潛力?

至少翻番才算正常。現在兩千多一點,翻番四千多,也才是二線城市樓價的三分之二。

夏傑陷入沉思,一個方案正在腦子裏快速形成。他為自己的設想激動不已。

你等著,我還真拉個購房團過來!

嗬嗬,如果那樣,我隻要格蘭山莊的存盤出去一半,就全盤皆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