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2 / 2)

趙禔雖然腦子不夠靈活(靈活就不會被‘神二代’陷害),但她並不愚蠢。一個死後才被追封的‘淑妃’,在宮裏要錢沒錢,要人脈沒人脈,六年前更隻是一個小官吏的女兒,怎麼可能成功地幹出‘公主扮皇子’這種事。

這事的發生,絕對是宮裏有權勢的人一手策劃,三大嫌疑人:皇帝,皇後,蕭太後。

而在自己落水後,母妃不久也緊隨離世,皇後居然主動收養自己,並且在文書上正式進行了登記。比自己小一歲多的親弟弟趙佑,卻隻是在皇後宮的偏殿裏住著,養著,並沒被任何一位宮妃記名收養。

皇帝對這區別待遇一點意見也沒有,見著自己也不像看到他別的兒子一樣——板著一副臉,而是沒事就喜歡逗弄逗弄,偶爾抱著自己舉高高。

倒是蕭太後曾經提到一次,認為這待遇有失偏頗,但後來也就不了了之。

有了這些對比,趙禔腦子裏越發警惕起來,自己的身份在皇帝和皇後眼裏估計就是透明的,蕭太後似乎不知情。

既然如此,積累政治資本,留下名聲的這條路絕對走不通。

畢竟作為大皇子,建功立業的名聲越大,儲君的呼聲就會越高,為了正統,他的身份性別被‘敵人’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假死’隱遁後被史書抹殺的可能性就更大……

所以最方便的從政弄權這路,反而走不得。

趙禔有些煩躁地捶了捶自己的腦袋,這些宮闕秘辛管她毛事,她隻想安安分分賺點名聲,然後重返上界,回到萬書上神身邊啊!

呼——不管怎麼說,一定要整出一點不會引起朝臣注意,但又能流傳於世的玩意,問題就是,到底能整出些啥呢?

“大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您可在哪裏呢?大皇子殿下……。”太監略顯尖銳的聲音由遠及近地傳來。

被皇後收養前隻是個大皇子,被皇後收養後都成‘大皇子殿下’了麼……

又想起他剛獲救,尚未被皇後收養時,查看‘功德簿’上的記錄是:

第一行,知名度:22,(較詳細地知道趙禔這個人)

第二行,狂熱粉:1,(詳細地知道趙禔這個人,並且發自內心有諸如:忠誠、熱愛、追隨等想法)

這數據對比的差距,趙禔訕訕一笑。宮裏真是現實得好呀!

“大,大皇子殿下,奴才,奴才可找著您了!”太監呼哧呼哧地跑過來,那速度,和小狗看到期待已久的肉骨頭是一個樣,表情一臉淚汪汪。

“啊,”趙禔暗自活動了一下麵部表情,露出有點羞澀的小孩樣,“蘇伴伴,怎麼了?”

“哎呦,奴才的小祖宗哦,”小太監的表情都快暈過去了,“延福宮裏的戲曲就開始了,陛下,太後他們都已經到了呢……。”潛台詞,宮裏的巨頭都到了,你怎麼還沒出現,太沒禮貌了……

“戲曲麼?”趙禔理了理自己的衣服,心裏暗忖,也不知道是什麼蝴蝶效應,原本應該在宋元時期才二次發展,元代時期出現鼎盛的戲曲,居然在宋真宗時期就大放異彩有了如此生機蓬勃的發展。隻能說,人民的智慧的無窮的,也是與時俱進的。

他由著蘇伴伴半拖半拉著,向延福宮前進,嘴裏問道:“是哪出戲?”

蘇伴伴語氣有些喘:“是改編的魏晉士族時期的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台》,聽說好久不演的台柱玉真先……咳,也會來呢。”突兀的打斷了敬稱,但他童音的嗓子裏,有著遮掩不了的小小向往和崇拜。

趙禔的腦中忽地閃過什麼,她覺得,似乎看到了一個能夠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是什麼呢?

“大皇子殿下,大皇子殿下,到了。”

耳邊傳來蘇伴伴隱隱的提醒,趙禔回神,抬頭是安靜的川流不息的後台,大宮女們還能保持肅靜,隻是眼神偶爾會瞟向幕後的戲台,幾個小宮女就沒那麼淡定了,走著走著還會撞成一團,打著唇語嘀咕,眼中滿是向往、糾結和失落。

這算是古代追星麼……

趙禔心裏笑了笑,向觀光樓上走去,耳邊隱隱約約地聽到鼓擊、奏樂、曲調以及鼓掌的聲音,待得他踏上最高一層時,正巧看見蕭太後一臉笑意地衝戲台方向,說了句:“賞。”

趙禔腦中的思緒轟然炸響。

也許,在宋朝成為一個“不談國勢,隻論風月”的文化名人,是她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