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1.

2011年4月下旬,為了觀禮威廉王子的皇室大婚,我來到倫敦,寄宿在聖保羅大教堂旅館。在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就已經常常聽到關於倫敦的消息,倫敦有富饒的曆史文化,這是我一直都心生向往的。而此時今日,此番來到,我忽然覺得曾今來過這裏,一種對倫敦十分熟悉的感覺悄悄湧上心頭。

大婚很富麗堂皇,觀禮結束後兩周,我參觀遊曆了倫敦塔、大英博物館、倫敦白金漢宮、溫莎古堡、特拉法爾加廣場、漢普頓宮、劍橋劍河、泰晤士河、劍橋大學、倫敦聖保羅大教堂、格林威治天文台、倫敦塔橋、唐寧街、摩天輪等倫敦的各大著名旅遊景點,在我的行囊裝滿了回憶。

可是,心裏還是有些地方沒有填滿,我總覺得漏掉了些什麼。漏掉了什麼呢?一座富麗堂皇卻藏著陰鷙幽靈的古堡?一場維多利亞時代浮誇奢侈的化妝舞會?一份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抑或是一場階級鬥爭的努力?

也許是因為一個旅行者獵奇的心理,我並不想滿足於我和別人都到過的這些名勝古跡。西方有句諺語叫:“走得最快最遠的人,往往是個獨行者。”我無意走得最快最遠,可是,我喜歡獨行,因為我認為,最美的風景總在很少人能到的地方。於是這天夜裏7、8點鍾,我一個人背著單反相機,出了門。

起先我遊蕩在倫敦的街頭,不知該往哪走;然後我就沿著泰晤士河一直走,一直往上遊走,也不知走了多久,一陣冷風吹來。跟著是一陣濃霧飄過來,我打了個寒戰。等濃霧散掉,我發現自己站在一扇鐵門前。門上歪歪的掛著一把開了的大銅鎖,鎖的正麵用厚實的花體字寫著:“曼琳莊園”。我使勁往門裏看,可是夜幕完全降臨,實在是看不清楚,之隱隱約約覺得有些巨大的建築。再抬頭看,原來鐵門上麵是一道石砌的拱門,由兩塊垂直的石塊和一巨大的過梁組成,垂直石塊的頂上,蹲著兩隻小獅子,張牙舞爪怪怕人的。我撫摸著右手邊的大石塊,它很光滑,冰涼沁體,但一時之間我還不能判斷它是什麼材質。手指往上遊走,觸摸到突起的幾塊,我來回摸了幾下,辨認不出是什麼,於是掏出手機照明,恍然大悟:是厚實花體字的“曼琳莊園”,和銅鎖正麵的字體一模一樣。

曼琳莊園?來倫敦之前,我很認真的做了“旅行功課”,幾乎所有著名的景點我都應該是有所了解的,可是我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曼琳莊園”這個名字。就這個大鐵門和聳立的拱門柱還有那巨大的過梁來看,曼琳莊園應該是很宏偉的一座城堡。這麼壯觀的一座城堡,人們怎麼能忽略了呢?旅行者的直覺告訴我,這座城堡有故事,很深刻的故事,一個被人們忽略了或者人們故意忽略了的故事。我感覺到她在召喚,她輕輕的喚著我,指引我,我跟隨她,突然身後“鐺鐺鐺”,嚇了我一跳,回頭一看,原來是一座鑲在教堂頂的小本鍾在報時,小本鍾呈現出怪異的藍綠色,我推開沒有上鎖的大鐵門,走了進去,“鐺鐺鐺”,教堂頂的小本鍾繼續敲,敲響了曼琳莊園的故事。

2.

“鐺鐺鐺”,教堂鍾聲敲響5下,1881年4月,傍晚。

奧斯本男爵[1]家的三個姑娘在梳妝間裏打扮,這是個中產階級家庭的梳妝室,三個小姐共用一個梳妝間,三麵鏡子由仆人擦得很亮,每麵鏡子上方是個水晶燈吊頂,鏡前兩個燭台。水晶燈不算太大,八十多顆水晶低低的吊著,燭台不算太豪華,雖是銀質,卻沒有多少花紋圖騰。

葛萊蒂恩在中間那柄鏡子前盤頭發,她很小心的把每一絲碎發搓進盤好的發包裏,然後別上發卡。她仔細的欣賞著自己,滿意的笑了。鏡中是個金發碧眼的年輕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