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夜宴結束,袁世凱又一次執起孫中山的手,在陪同官員的簇擁下,踏著迷幻的燈光,緩步至總統客廳,相對落座之後,袁世凱從工作人員手中接過香苟,畢恭畢敬放置於孫中山麵前。孫中山的夫人、秘書和隨同人員,也被袁世凱的家人和官員給無微不至地關照陪同著。
因為袁世凱邀請孫中山來京,是想利用他的威望調停黨爭並穩定時局的,再加上張振武被他下令槍決之後,內閣總理陸征祥因為厭惡袁世凱和黎元洪的這種以自己的主觀好惡來任意槍殺革命元老的行為,氣憤不過,毅然決然的辭職而去。所以,袁世凱因為內閣總理的新人選,對孫中山的到來,更懷有巨大的目的。
而孫中山呢!因為他要宣傳和推廣他的築修鐵路計劃,所以說,他的來京,也是有一定目的的。
有求於人,必先有施於人,必先有禮於人,必言辭相奉於人。袁世凱是深暗這其中奧妙的。所以,他滿飽的五官,他和藹的麵容,他炯炯有神的雙眼,一直都綻放著火一般的熱情和微笑,用世界上最敬重的口氣說:“先生遊曆海外多年,見識多廣,親眼見到過很多強盛國家的國貌,親身體驗了強盛國家的國策和製度,肯定有治國妙策,請先生賜教,也讓袁凱聆聽一二。”
孫中山不知道這是袁世凱的謙詞和恭維,立即侃侃而談:“賜教不敢,真如袁總統所言,倒是對強盛國家的經濟繁榮深有體會,再加上前幾個月的國內洲曆,這種體會更加深刻苦了。”
“哦!先生快請講。”袁世凱立即顯得迫不及待。
“在海外,凡是國富民強之國家,皆是道路四通八達;在國內,經過實地遊曆考察,孫文也驚奇地發現,凡是富庶之地,交通皆四通八達。從這些現像來看,交通便利,有利於民眾往來,有利於商賈貿易,這國富民強是與交通分不開的!”
“先生好見解!”袁世凱立即稱讚。
“袁總統也賜教一下對國富民強的見解,孫文洗耳恭聽袁總統的高論。”孫中山再被袁世凱的熱情感動的不知東西南北,但仍然沒有忘記讓袁世凱傾談一下治國良策。過去聽說的都是袁世凱的權謀深重和老奸巨滑,進京這一相見,孫中山有點為袁世凱鳴不平了。所以,他也想讓袁世凱傾心而談,也衡量一下他袁世凱的治國見解,和水平如何。
袁世凱本想順著孫中山的興,一直聽他高談闊論,見孫中山請教自己,當然也不能推辭了,立即實話實說:“一個國家要強大,關鍵在於軍隊的強大。地方可以有腐敗,便軍隊決不能有半點腐敗。所謂的腐敗,也就是水清無魚的腐敗,比如說這次的張振武之死吧!世凱一接到黎副總統的來電,就感到為難。可為難又如何,在黎副總統和張振武之間,我隻有拈輕重了。這治理一個國家,給治理一個家庭一樣,清官難斷家務事,分不出個裏表來,但是,隻要對大局有好處,那隻有偏重於對穩定大局有用的一方了。”
袁世凱在為他下令槍決張振武等人做辯解,然後又接著說:“如果一個國家的********了,那這個國家即使再富有,也是虛假的富有,就如同華麗的無棟梁之樓閣,一旦遭遇不測,頃刻房倒屋塌。話又說回來了,一個富有的國家如果沒有強大的軍隊來保駕護航,一旦遭遇戰爭,這個國家的所有財富,都成了別人的口中美味了。隻有軍事強硬了,這個國家的經濟昌盛、文化繁榮,才真正屬於這個國家……”
孫中山驚呆了,他原以來袁世凱隻是個奸滑的不通文墨之粗人,沒想到袁世凱的用詞如此精妙,治國的見解也很實際。怪不得袁世凱調兵遣將是得心應手,怪不得他帶出來的北洋軍如此強悍,怪不得他帶出來的北洋軍裏沒有一個吸食大煙的,怪不得他的北洋軍裏沒有一個革命黨,原來是他如此平易近人,如此有建國治軍的良策。
袁世凱見孫中山驚佩自己的高論,盡管是秋夜,再加上他身體本來就健壯,竟突然感到燥熱起來。於是,他又接著說:“但是,要創辦強大的軍隊,是需要地方財政來喂養的。所以說,隻有地方經濟繁榮昌盛了,國庫充裕了,這個國家的軍事才能強硬。這也是相鋪相成的……”
袁世凱說話的時候,他炯炯的目光,一直敬重地望著孫中山,當說到這裏,他又移近孫中山,再次執起孫中山的手,像撫摸著自己的心髒一樣珍惜,雙眼潮濕的說:“孫先生,這弱國無外交呀!為了推翻滿清,你長期奔走於海外呼籲革命,真是受苦了。我袁某雖不及先生在國外所遭受的弱國之辱繁多,但也經常與列強公使打交道,深知一個國家的不強盛,在外交上的屈辱和艱難呀!不過,現在好了,現在民國了,孫先生的驅逐韃虜,恢複中華的願望,也實現了,現在,我袁世凱代表四萬萬同胞,表示對孫先生的慰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