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統一後,袁世凱立即邀請武漢的革命元老們進京,黎元洪為了拔掉眼中釘,肉中刺,黎元洪決定與袁世凱合作,對“三武”來個調虎離山。於是,在當年的五月,袁世凱以“革命首義”的名義,將三武召進京,並封他們為總統府軍事顧問官。
對此,張振武仍為不滿,經常在袁的麵前抱怨說:“難道說我們這些革命元老就配做這顧問的閑官嗎!”
在張振武的一再要求之下,袁世凱隻好又封他為蒙古屯墾使加以敷衍。張振武不知道袁世凱在敷衍他,再加上他正年富力強,很想建功立業,便信以為真,並向袁世凱申請經費開辦專門機構。袁世凱本來就是敷衍於他,再加上國庫並不充裕,便不理會張振武的要求。
張振武一怒之下,擅自回了武漢,並利用以前在武漢的優勢公開設立屯墾事務所,準備募集一鎮精兵前往蒙古大幹一場。於是,回一武漢的張振武又向黎元洪催要經費。
黎元洪本來見振武去而複返,心裏就煩感透了,又見張振武重新聚集他的舊勢力,更是感到極大的威脅,再加上張振武以每個月一千元的要求向他索要開辦經費,便下決心除掉他。由於當時,張振武和孫武發生了點茅盾,袁世凱特意派出湖北籍的參議員劉成禺、鄭萬瞻回武漢調解,並趁機發電邀請張振武再次赴京。
於是,在八月初,張振武便帶著親信和來武漢的調解的參議員,再次赴京。臨行之前,黎元洪因為將要置張振武於死地而感到愧疚,便和顏悅色地贈送了張振武四千大洋作為旅費。
張振武人剛到北京,黎元洪便致電袁世凱,經莫須有的罪名揭發張振武的種種不法行為,並要求袁世凱將批振武就地正法。
八月中旬,在北京的張振武正在飯店裏宴請北洋將領,以消除南北軍界隔閡,化解之前戰爭的敵意。可是,在酒宴散後,張振武在離開飯店的途中被潛伏的軍警攔截,捆綁押解到京畿軍政執法處,軍法處總長向張振武出示了黎元洪要求袁世凱殺他的電報之後,立即下令槍決張振武。
立時,張振武便蒙了,此時此刻的他才恍然大悟,原來黎元洪在他臨起程之時,送他的四千塊大洋,是給他的喪錢呀!他這次的進京,原來是條不歸路呀!可他實在不甘心呀!他這個革命元老,沒有死在武漢起義中,沒有死在保衛武漢的戰鬥中,卻死了和平的共和國裏。於是,不甘心的他在臨死之前,呼天泣地,仰天長嘯:“我張振武沒有死在浴血奮戰的起義中,卻死在了共和裏,想不到共和國也如此黑暗呀!”
當晚,隨同張振武一起進京的親信,也同時被抓,並於第二天淩晨在城外槍決。
張振武及他的親信被槍決事件發生後,使湖北旅京人士大為憤怒。特別是張振武被李決的當天,奉袁命回武漢負責調解張振武和孫武茅的劉成禺等武漢籍參議員,感取被袁世凱愚開和利用了,便率領參議院中的革命人士,同赴總統府質問袁世凱。
袁世凱熱情地接見了他們,立即道歉說:“我是根據黎副總統的來電辦理,當時吧,我袁某也知道這樣做對不起湖北人,可是,做為副總統提出來的要求,我又實在不好撥回呀!”
袁世凱說著,讓人把黎元洪的來電拿了出來。
劉成禺等人知道是黎元洪的主意,隻得憤憤地離開了總統府。
黎元洪得知袁世凱已按他的要求將事情辦妥,也預感到袁世凱為了給自己開脫會把他黎元洪給推出來,他在張振武等人死後的第二天,就急急忙忙地羅織了張振武的十大罪證:“連日函電紛馳,詰難群起,前日致袁總統之倉促,尚未詳盡報告。槍決張振武,有罪可依,有證可查。罪一,擅自離開任所,返回武漢,以每人二十元至各營勾串募集六百人,如此擁兵自衛……;罪二,串謀煸亂……;罪三,冒充軍統私夜橫行,沿途放槍,造成居民惶恐……;罪四,擅自搶兵站槍支糧米,藐視法紀……;罪五,強占鐵路小火輪,勾串軍隊……;罪六,暗煸義勇團……;罪七,革命後廣納良女為姬妾、內嬖,如夫者數十人,葉某及魯某皆新女學生……”
在黎元洪拋出了張振武的十五大罪狀之後,袁世凱又以退為進的不停地道歉,張振武及他的親信被殺之事,就這樣給不了了之。
三:
張振武在北京的被殺,正是孫中山將要起程赴北京之日。於是,很多同盟會會員紛紛勸阻孫中山取消與袁世凱定好的進京之約。就連《民權報》上也出現了一副名叫《行不得也,哥哥!》的漫畫。在畫中,隻見灰蒙蒙的北京城頭張著一張巨大的網,正在捕捉即將進入網中的“海琛”號軍艦。
而此時的孫中山,麵對這種情況,因為築修鐵路之夢想,力排眾議,對極力勸阻他的眾人說:“我孫文隻能讓袁世凱負我,我決不負他袁世凱。既然起程之日已經約定,無論如何,我也要按日期北上。別人都說他袁世凱善舞長袖,言談舉眉皆是戲,我倒要親自會會他袁世凱,看他可不可靠,同時,我也試試自己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