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鬥陳棱(2 / 2)

楊弘作揖道:“老臣準備取嶺南木材,在義安打造戰艦,再派部將陳棱前往義安操練水軍,等到全部戰船造好,揚州、義安南北發兵,圍剿琉求。”

“好,朕準皇叔在江南各地征調木材,專事專奏,全力準備收複琉求。”隋煬帝擲地有聲,信心百倍,河間王楊弘立刻領旨離京,趕赴揚州。真可謂:

隋唐英雄顯能臣,河間王爺奉聖君。

盡忠兩朝隋主願,費盡肝膽老臣心。

河間王楊弘出行,隨從護衛有三千馬步軍,沿途頗受沿途州府禮遇,一路之上快馬加鞭,不過多日就到了舒州(今安徽潛山)。

眼看夜色將晚,河間王楊弘問道:“向導官,這是到了何地?”

向導官道:“前麵便是潛山縣。”

楊弘往前望了望,說道:“陳棱。”

“末將在。”

“速去潛山縣,讓當地安排食宿,今晚本王在此過夜。”

“遵命!”

副將陳棱帶了幾個侍衛,快馬加鞭,先趕到了潛山縣。此時將至傍晚,縣衙的衙役已經準備關閉縣衙大門,正巧陳棱等人趕到。

“休要閉門,本將要見縣令!”

看門的衙役打眼一看,為首之將,身高七尺有餘,青黃臉麵,劍眉豹眼,留著八字小胡,頭戴騰雲鎦金盔,身著方葉連環甲,腰挎寶劍,此人正是副將陳棱,字長威,廬江襄安人,官居武賁郎將。

“這位軍爺從哪裏來,來我縣衙有何要事?”

“我乃河間王爺麾下武賁郎將陳棱是也,老王爺今晚要在潛山縣食宿,快命你家縣令準備酒飯,出城迎接!”陳棱隨手拿出通關牒文,扔給衙役。

陳棱說話聲如洪鍾,氣勢奪人,一看就是做武將的出身,當差衙役不敢怠慢趕忙拿著牒文去見縣令。

這潛山縣的縣令名叫張鎮周,看過通關的牒文,又交給了衙役:“陳棱人呐?”

“已去迎接王駕了。”

“依照律令,安排驛館便是。三千馬步軍自有軍糧,本縣不可負擔。”

衙役猶豫了一下,問道:“老爺,這可是王駕千歲,安排驛館未免有些怠慢。”

張鎮周道:“河間王威名,本縣自然知道,可是王爺麾下這幫侍從,個個飛揚跋扈,無視地方官員,若是再高接遠迎,吃拿卡要,不知道要糟踐多少。”

“萬一王爺怪罪.......”

“責任全在本縣,你們怕什麼?”

“小的明白。”

等河間王的催馬進了縣城,隻見十幾個衙役氣喘籲籲來應河間王,陳棱一看潛山縣縣令連來都沒來,一把揪起一個衙役問道:“你家縣令,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敢不迎千歲的王駕?”

衙役嚇得哆裏哆嗦,戰戰兢兢答道:“我家縣令說了,按照律令禮法,安排河間王驛館歇息,自有驛館夥計招待。”

“放肆。”

陳棱氣得火冒三丈,河間王楊弘摸了一下須髯,說道:“沿途而來,各郡縣都禮讓三分,為何潛山縣如此無禮,你去看看。”

陳棱二次來到潛山縣縣衙,一腳踹開縣衙大門,高聲怒道:“縣令何來?縣令何在?”

隻聽有人問道:“堂堂縣衙,有冤擊鼓,安敢在此喧嘩?”

“某家河間王千歲麾下,狗頭縣令快快來見!”

隻見從縣衙大堂一旁的長廊下,走出一人,身著官袍,頭戴烏紗,年紀三十歲上下,白麵尖頰,略有須髯,兩眼盯著陳棱,走到近前,此人正是潛山縣縣令張鎮周。

“我乃潛山縣縣令,你身為軍差,怎敢如此無禮。”

“啊呸!你個區區芝麻官,也不看看今天是誰的王駕,竟敢如此無禮,我先讓知道知道厲害。”陳棱跟隨河間王多年,又是武將出身,也蠻橫慣了,二話不說,一個箭步上前,就伸手去抓張鎮周,

張鎮周身子一閃,右手一把抓住陳棱手脖子,陳棱又伸左手,張鎮周另一隻手跟上擋住,二人一較力,“哎呀”,陳棱一驚,沒想到這個白麵縣令竟然還是個習武之人,讓人著實吃了一驚。

陳棱撥開張鎮周手臂,揮拳邊打,張鎮周甩掉烏紗,接招迎戰,二人不容分說就在縣衙院子裏打鬥起來。

二人赤手空拳,這邊一個犀牛望月,那邊來個惡虎掏心,互不相讓,連兩旁的衙役和王駕侍衛也看的目瞪口呆。搏鬥十幾個回合,不分上下,陳棱暗想沒發覺這張鎮周竟不是個文弱之輩,卻身懷一身好武藝。

二人正在憨鬥,隻聽一聲悶吼:“都給孤家助手!”兩人定睛一看,正是河間王楊弘來到。這才是:

深藏不露武藝多,不打不知有絕活。

潛山縣中藏猛虎,河間王駕存鬥羅。

二虎相爭無高下,棋逢對手弈難博。

殘陽夕照雙雄會,小小縣令誌難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