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把政治上、輿論上的程序,基本上已經“走”完了必須的程序,下一步就該是軍事和政治、經濟配合的混合悶棍,咱們怎麼也都算是文明人吧,還是對那些渾身長毛的野蠻人來個先禮後兵吧!
因為紫禁城裏麵的那兩娘母,給他的授權是:在大清國的地麵上,發生了大清國與洋人的教會、傳教士、商人的衝突,他就自動獲得授權,成為大清國的欽差大臣,全權處理與教會、傳教士、商人之間的衝突!
要發生衝突,那就隻是一個借口罷了。
對大清國和西方各國一樣,都隻是一個借口,一個由頭,就看你自己怎麼利用而已罷了!
但是,他還是不想簡單地,就讓國內的那些西方傳教士中的敗類,輕易地就逃脫懲罰。他準備要大張旗鼓的搞,把那三個國家的在華人員搞臭!而且還不是他和他的集團出麵去搞,那是需要借助一些第三方幫手的。
在《傳教士》剪輯前,他陪同老爺子們去洛杉磯時,他就把自己的一幫子合作夥伴手裏控製的報紙記者,以及威爾遜手裏隱蔽控製的美國報紙的記者,邀請到上海。
貝克親自接待了這幾位老朋友,接風晚宴上,貝克把爵士的希望轉告了這些大牌記者,這些記者們立馬就興奮起來。他們知道,隻要是爵士安排的采訪報道,那就是大事、天大的事,自己的報社會得到第一手的新聞,極有可能是世界級的爆炸性新聞,那就是頭版頭條,不僅報社老板發財,自己也是名利雙收,因為爵士從來不會虧待他的朋友的,尤其是那些幫助了爵士的朋友。
王致鳴對這幫子,他也“調教”、指點了幾年的新聞界的老油條們,那是太了解了。
首先,他出手就是一人一部中長焦變焦,最新的135單反相機,這部相機有一個新功能——連拍,直接采用磷酸鐵高能電池,驅動一台步進式電機,有三個檔位,三張、六張、十二張。
這是他為情報局“研製”的一款相機,現在情報局有了更好的,更小體積、更輕便的相機,他就把這款相機拿出來,他給它的市場定位,是新聞和體育運動專業相機,配備一個鋁合金三腳架和單腳架,一個五千次使用壽命的閃光燈,對外號稱“萬次閃光燈”,一個紫外鏡、一個防塵鏡,一個測光表,兩個備用電池盒,一套充電器,一個攝影包和一個暗袋。
這款相機分成三種規格,區別在鏡頭組合上。
除鏡頭外,全套在歐美地區統一零售價是三千英鎊,鏡頭是另外算的,由你自己選擇。變焦鏡頭都是單環推拉式機構,有中焦帶小廣角(70度、兩倍)的28~75毫米焦距的,有兩倍、三倍24度視角、變焦36~92毫米,也有28~52毫米的,還有35~50的標準鏡頭。
這是世界上的第一種變焦鏡頭相機家族係列,他還暫時沒有推出一百毫米以上的中長焦、遠焦鏡頭的計劃,那是下一波的搖錢樹!
如果配齊,就是一萬五千多英鎊,這是給他給全世界的情報機構和新聞單位,攝影愛好者,特意準備的標準裝備。
李鶴年他們情報局資料中心的照片判讀專家們,已經把這款相機的所有功能,都基本上算是吃透了。他們可以根據照片景物的視角關係,大致判斷出使用者的身體數據,拍攝時所處的位置和高度、照度,拍攝時的相機參數,以及拍攝角度和大致的拍攝距離;地理、地質、氣象和動植物專家,可以根據照片背景上的動植物種類、現狀,判斷出是在什麼地方(經緯度、海拔高度),大致是什麼時間(季節、氣候)、日期或月份,以及當時的氣象狀態。
鏡頭上,還采用了他的一項至今沒有授權、轉讓的專利技術:金屬真空鍍膜的專利,鍍了一層在微波照射下,會產生衍射作用的金屬模。
因為,現在集團的所有重要單位,都安裝了微波觸發控製的報警係統,如果這種相機在那樣的環境中使用,其底片上將是一片七彩光似的雜亂光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