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筱萸的親屬們在這家公司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呢?
一名知情人士提供了這樣一個線索,說他在1996、1997年向國家藥監局申報過一個新藥,但遲遲沒有下文。但有一次他突然接到了古某的一個電話,希望以300萬元購買這份材料中某個漏寫的工藝細節。"我不知道我申報的材料怎麼到他那裏去的?"這位人士報料。
此事的內幕無人披露,但可以肯定,藥監局內部的"內鬼"發揮了作用,這位"內鬼"是如何把這份保密的資料送給古某的,通過誰來實現這一目的的,花了多少錢,至今鮮為人知。毫無疑問,一般人沒有這個本事,有此本事的絕非一般人。
至於鄭筱萸的兒子卷入他父親的案子,時間上應該是鄭當上國家藥監局局長後的事。鄭海榕本是從旅遊中專畢業,最初在杭州黃龍飯店任迎賓服務生。後調至賓館的計算機中心,其第一個妻子亦為某飯店商品部的服務員。鄭筱萸出事後,在南京祿口機場被紀檢部門帶走的鄭筱萸的兒媳,則是鄭海榕的第二任妻子,據傳是南京某電視台的主持人。
鄭氏夫婦均為名牌大學畢業,兒子僅為中專畢業的學曆顯然不能令他們滿意,於是,在鄭筱萸調任浙江省總工會副主席的時候,鄭海榕就赴日本自費攻讀醫藥方麵的一個熱門專業。領導幹部的子女出國深造在當今中國已非常普遍,本無可厚非,但他們的子女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由於父輩的關係,往往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鄭海榕學成回國一路順風就是一個明證。
有上海的媒體報道稱,鄭海榕2000年回國後,出任上海一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的老總,還曾在2006年1月12日任國藥控股有限公司的醫院營銷事業部總經理。一個剛剛回國的大學生,如果沒有強大的家庭背景,怎麼可以走上這樣高的崗位呢?這是一般人幾年、十幾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踏上的階梯啊!
鄭筱萸與劉耐雪為夫妻,與鄭海榕為父子,可是,隨著鄭筱萸位高權重,他們的關係逐漸發生微妙變化。鄭筱萸一家仿佛同乘一條豪華遊船,當這條遊船駛入風光無限的美景佳境,劉耐雪和鄭海榕不僅貪婪地享受著一切,還肆無忌憚地把岸上的財寶偷竊到船上,直到有一天,豪華遊船風光不再,終於有一天,金銀珠寶壓得這條船沉入海底,一家三口一同沉沒……
任何比喻都是蹩腳的,但劉耐雪的貪婪,鄭海榕的無知成為鄭筱萸加速走上斷頭台的重要法碼,卻是不爭的事實。
2002年,李老板將一輛奧迪轎車送給鄭海榕,鄭海榕不但沒有拒絕,還將這輛車以15萬元出售,並將這些錢揣入自己的腰包。
鄭海榕想在上海購一處住房,李老板又送給其房屋首付款168萬元。2003年5月,李老板送給鄭海榕自己下屬公司5%的股份,2004年底又給他帶來了股份分紅款25萬元。2005年底,李老板免去鄭海榕所購的上海某大廈一套房屋的首付款199.25萬元,並為其辦理了房屋產權證……
李老板頻頻送給鄭海榕巨款,為的是什麼?以劉耐雪和鄭海榕的智商應該心知肚明,可他們從不問為什麼,從不心存疑慮,而是頻頻笑納,在違法的道路上越滑越遠。
對於劉耐雪母子,好事還不止這些。2000年鄭海榕從日本歸國後,他在銀行辦理的信用卡上每個月都會收到從廣東某公司打來的1萬元錢,這種好運一直延續到2006年,鄭海榕共計收到73萬元。這家公司美其名曰這是鄭海榕的"工資"。工資工資,做了工才會有薪資。真實的情況是,鄭海榕沒在這個企業工作過一天。
鄭筱萸對此事十分清楚,他在法庭上解釋說:"當時,海榕從日本回國,沒有工作,就跟著他(廣東某公司負責人)跑來跑去,我以為他是在那裏工作,拿的是工資。"鄭海榕拿的到底是工資還是什麼別的東西,企業負責人、鄭海榕和鄭筱萸夫婦都心照不宣。
這位負責人還以為鄭筱萸家"報銷"裝修費的名義交給了鄭海榕25萬元人民幣。
法庭調查證實,對於劉耐雪和鄭海榕母子來說,看起來好像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實則都是因為他們背靠的鄭筱萸這棵大樹。這棵大樹華蓋如雲,遮天蔽日,這棵大樹清涼無比,舒適自在。他們隻顧享受美好的時光,哪裏知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這句俗話對貴為副部級幹部的鄭筱萸同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