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曾說過:我平生從來沒有做出過一次偶然的發明,我的一切發明都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嚴格試驗的結果。從他發明白熾燈這件事中,我們便可看到他屢次失敗又屢次嚐試的百折不撓的堅持精神。
在愛迪生發明白熾燈之前,已有了一種用炭棒作燈絲的電弧燈。這種電燈用它雖然能發出亮光,但是光線刺眼,耗電量大,壽命也不長,因此很不實用。
愛迪生暗下決心,“電弧燈不實用,我一定要發明一種燈光柔和的電燈,讓千家萬戶都用得上。”
於是,他開始試驗作為燈絲的材料:用傳統的炭條作燈絲,一通電燈絲就斷了。他又嚐試用釕、鉻等金屬作燈絲,通電後,亮了片刻就被燒斷。然後是白金絲,效果也不理想。就這樣,愛迪生試驗了1600多種材料。一次次的試驗,一次次的失敗,一些人開始冷嘲熱諷,有些記者認為愛迪生的理想已成泡影,一些專家譏諷愛迪生的研究毫無意義。
麵對失敗,愛迪生沒有停下試驗的腳步,在他看來,失敗多少次並不重要,因為他明白,每一次的失敗,意味著又向成功走近了一步。
一次,愛迪生的老朋友麥肯基來看望他。愛迪生望著麥肯基說話時一晃一晃的長胡須,突然眼睛一亮,說:“胡子,先生,我要用您的胡子。”麥肯基剪下一綹交給愛迪生。愛迪生滿懷信心地挑選了幾根粗胡子,進行炭化處理,然後裝在燈泡裏。可令人遺憾的是,試驗結果也不理想。“那就用我的頭發試試看,沒準還行。”麥肯基說。愛迪生被老朋友的精神深深感動了,但他明白,頭發與胡須性質一樣,照樣不行。就在愛迪生起身準備為麥肯基送行時,他下意識地幫麥肯基拉平身上穿的棉線外套。突然,他又喊道:“棉線,為什麼不試棉線呢?”
麥肯基毫不猶豫地解開外套,撕下一片棉線織成的布,遞給愛迪生。愛迪生把棉線放在U形密閉坩堝裏,用高溫處理。再用鑷子夾住炭化棉線,準備將它裝在燈泡內。可由於炭化棉線又細又脆,加上愛迪生過於緊張,拿鑷子的手微微顫抖,因此棉線被夾斷了。愛迪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根炭化棉線裝進了燈泡。最後,他的助手把燈泡裏的空氣抽走,並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果。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
1小時,2小時,3小時……這盞電燈足足亮了45小時,燈絲才被燒斷。這是人類第一盞有實用價值的電燈。這一天1879年10月21日,後來被人們定為電燈發明日。
愛迪生沒有陶醉於成功的喜悅之中,而是給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45小時,還是太短了,必須把它的壽命延長到幾百小時,甚至幾千小時。”
試驗成了愛迪生生活中的習慣,看到什麼東西愛迪生都想試一試。一天,天氣悶熱,他順手取來桌麵上的竹扇麵,一邊扇著,一邊考慮著問題。“也許這扇麵上的竹絲炭化後效果更好。”試驗結果表明,用竹絲作燈絲效果較好,燈絲耐用,燈泡可亮1200小時。
經過進一步試驗,愛迪生發現用炭化後的日本竹絲作燈絲效果最好。於是,他開始大批量生產電燈。他把生產的第一批燈泡安裝在“佳內特號”考察船上,以便考察人員有更多的工作時間。此後,電燈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
後來,人們便一直使用這種用竹絲作燈絲的燈泡。幾十年後,又對它進行了改進,即用鎢絲作燈絲,這就是我們現在使用的這種燈泡。
培養意誌力
有一個男孩在草地上發現了一個蛹。他把蛹撿起來帶回家,想親眼看一看蛹是怎樣變為蝴蝶的。
過了幾天,蛹身上出現了一道小裂縫,裏麵的蝴蝶掙紮了好幾個小時,身體依然還在原處,似乎被卡住了,努力了很久也出不來。
小男孩看著於心不忍,想助蝴蝶一臂之力,於是他拿起剪刀把殼剪開,這樣可以讓蝴蝶輕鬆地從蛹中出來。他以為這樣就是幫助蝴蝶逃出了牢籠,蝴蝶就可以早一天展翅飛翔了。可是,過了十多天,這隻蝴蝶身體臃腫,翅膀幹癟,再也飛不起來了。
原來,羽化成蝶是一個痛苦和磨煉的過程,蝴蝶在掙脫繭的束縛的過程中,不斷磨煉,練就了一雙堅硬的翅膀。當它依靠自己的力量破繭而出時,才有能力翩翩飛翔。一些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也是如此。一粒青鬆的種子要在與堅硬岩石的鬥爭中鍛煉自己的力量,才能夠從岩石的縫隙茁壯而出,展現自己頑強的生命力。也就是這種頑強的精神使得它在寒冬時節不怕冷風吹,不怕大雪壓,傲然挺立,迎來了春的消息。
人的一生同樣是一個磨煉自我、不斷成長的過程。要麼在搏擊風浪中練就一身大無畏的力量,要麼被無情的風浪吞噬。意誌是人的恒心和毅力的源泉,它讓人執著追求,堅持不懈。許多富有成就的人,之所以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除了聰明智慧,更重要的是他們有堅忍不拔的意誌。
童第周從小跟著教私塾的父親邊勞動邊學習,父親為鼓勵他,經常給他講古人刻苦讀書的故事,講學海無涯、一定要持之以恒的道理,還寫了“水滴石穿”四個字,掛在童第周的書桌旁,希望他好好學習,將來學有所成。
但在私塾裏學的一些文史類的知識並不能滿足童第周對知識的渴求,可家裏卻沒錢供他上學。直到17歲,在哥哥的幫助下,他才進了不用交學費、還管食宿的寧波師範預科班。童第周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雖然他沒有一點數理方麵的基礎,學習起來非常吃力,但他並不氣餒,而是更加努力,他要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他內心深處,還為自己確立了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效實中學。該校是當時寧波第一流的學校,畢業生一般都能進大學。但效實中學對英語要求很高,還十分重視數理基礎,而這幾門課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而且,他從未學過英語。從此,他開始自學英語,常常學到深夜。
一個個對童第周不利的消息接踵而至,效實中學這次不招一年級新生,隻招到三年級插班的優等生。哥哥想以童第周的基礎來說,考一年級就已經很吃力了,如何能考上三年級插班生呢?童第周聽到這個消息後,依舊不改初衷,他一定要進效實中學。
靠著“水滴石穿”的精神,童第周終於考取了效實中學三年級,隻不過成績是倒數第一。麵對成績單,童第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一天深夜,教數學的陳老師在回學校的路上發現有個瘦小的身影在昏黃的路燈下晃動,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一看,原來是童第周正在借著路燈光演算習題。陳老師問:“這麼晚了你怎麼還不回寢室休息呢?”“陳老師,我要抓緊時間把功課趕上去,我不要倒數第一名。”童第周的回答讓陳老師感動。望著這個瘦小的身軀,陳老師關心地勸他回去休息,可是等陳老師走出不遠,童第周又站在路燈下捧著書本學了起來。陳老師以童第周的事激勵班裏的同學:“不錯,童第周曾經是全班成績最差的,但一個人的成績不能僅僅用一次考試分數來判定。衡量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最終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奮鬥之路!”
靠著自己的刻苦努力,童第周在期末考試中各科平均成績達到了70分,其中幾何得了滿分;到高三期末考試,他的總成績名列全班第一。校長陳夏常無限感慨地說:“我當了多年校長,從來沒有看到過進步這麼快的學生!”
後來童第周回憶自己少年的時候感慨地說:“在效實的兩個‘第一’,對我一生有很大影響。那件事使我知道自己並不比別人笨,別人能做到的,我經過努力也一定能做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
北宋大文學家、政治家範仲淹出身貧寒,幼年不幸,無力上學,隻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間僧房中去讀書。雖然生活得十分艱苦,但他通宵達旦,手不釋卷。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沒有菜,就切一些醃菜下飯。
後來,範仲淹的一個同學看到範仲淹的生活如此艱苦仍好學不輟,就回家告訴了父親。同學的父親亦被範仲淹的精神感動,叫兒子給範仲淹送了些魚肉等好吃的東西。過了幾天,那個同學又看到送給他的東西都放壞了也沒動,就責備了他。範仲淹回答說:“並不是我不想吃,隻是我已經過慣了艱苦的生活,如果享受了這些美味,怕以後就吃不了苦了。”那個同學回家後對父親講了範仲淹說的話,他父親感慨地說:“真是一個有誌氣的孩子,日後必定大有作為呀!”
青少年正值花季,成長的過程難免會遇到風雨。有一句歌詞唱得好,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生命中的挫折和磨煉也許是上天給我們的珍貴禮物,等你磕磕絆絆地走過這樣一段路程,會發現它讓你增加了見識,鍛煉了能力,培養了你堅強的意誌,增強了你不斷挑戰自我的信心。
測試七
測測你的抗挫折能力
抗挫折能力是一個人在受到外部或內部困難衝擊時的一種自我意識的防衛心理及行為。如果一個人的抗挫折能力很差,那麼他在遇到困難時心理就很容易被摧垮,導致自暴自棄。反之,抗挫折能力強的人,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難也能應付自如。想知道你的抗挫折能力嗎?請認真回答下麵的測試問卷。
1.在過去的一年中,你自認為遭受挫折的次數A.0~2次B.3~4次C.5次以上
2.你每次遇到挫折:
A.大部分都能自己解決
B.有一部分能解決
C.大部分解決不了
3.你對自己才華和能力的自信程度如何
A.十分自信B.比較自信C.不太自信
4.你對問題經常采用的方法是
A.知難而進B.找人幫助C.放棄目標
5.有非常令人擔心的事時,你通常
A.無法學習
B.學習照樣不誤
C.介於A、B之間
6.碰到令人討厭的競爭對手時,你
A.無法應付
B.應付自如
C.介於A、B之間
7.麵臨失敗時,你通常的做法是
A.破罐破摔
B.使失敗轉化為成功
C.介於A、B之間
8.學習進展不快時,你會
A.焦躁萬分
B.冷靜地想辦法
C.介於A、B之間
9.碰到難題時,你通常會
A.失去自信
B.為解決問題而動腦筋
C.介於A、B之間
10.學習中感到疲勞時,你通常
A.總是想著疲勞,腦子不好使了
B.休息一段時間,就忘了疲勞
C.介於A、B之間
11.學習條件惡劣時,你通常
A.無法學習
B.能克服困難努力工作
C.介於A、B之間
12.產生自卑感時,你通常
A.不想再學習
B.立即振奮精神去學習
C.介於A、B之間
13.老師給了你很難完成的任務時,你會
A.頂回去了事
B.千方百計地幹好
C.介於A、B之間
14.困難落到自己頭上時,你通常
A.厭惡至極
B.認為是個鍛煉的機會
C.介於A、B之間
1~4題,選擇A、B、C分別得2、1、0分;
5~14題,選擇A、B、C分別得0、2、1分。
19分以上:說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強。
9~18分:說明你雖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對某些挫折的抵抗力薄弱。
8分以下:說明你的抗挫折能力很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