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不遠就是彭城了,張彥從未懷疑過徐盛的忠心,但如果徐盛不在了,下一任的錦衣衛指揮使由別人擔任,他還會那麼放心嗎?隻怕未必。

張彥帶著這二十名錦衣衛緩緩的走在官道上,在距離張彥大約幾百米的身後,還跟著數百名錦衣衛,他們的裝束都是一樣的規整,行軍過程也是井然有序,這是徐盛親手訓練出來的隊伍,是一支精良的隊伍。

想當初,張彥建立錦衣衛,也隻是單純的一個情報機構而已,可隨著他的勢力逐漸的擴大,地位逐漸的尊貴,錦衣衛也開始擔任宿衛的職責,和羽林軍、虎賁軍以及戍守宮城的禁軍一起肩負起京畿的安全。但是,錦衣衛與其他軍隊不同的是,軍隊的調動是受到多方麵約束的,而錦衣衛隻聽令於張彥一個人,這也就等於給了錦衣衛特殊的權力。

不知不覺,張彥等人已經來到了彭城的城門口,由於沒有事先通知城中官員,所以沒有人在城門口迎接,但當張彥逐漸靠近時,負責守禦城門的城門校尉還是帶著所屬的禁軍出門迎接。

張彥在一片歡迎聲中進入了彭城,回到彭城,張彥沒有立刻回府,而是先去了內閣,準備查看一下他離開之後的一些全國各地的情況。

內閣的官員們,開始逐個向張彥稟報著他們所主管的政務,當張彥聽到馬超、馬岱被龐統囚禁在成都的消息時,很是開心,當即嘉獎了龐統一番,然後命令龐統讓人把馬超、馬岱押解至彭城。

除此之外,涼州情報也是非常可喜的,徐庶、楊阜等人,在太史慈的積極配合之下,同時出兵威逼安定,本來以為會大戰一場,誰知道那馬剛是個非常識時務的人,居然主動出來投降,並且將兵權移交給了太史慈。

直到最後徐庶、楊阜、太史慈才知道,馬剛投降,原來是馬騰的意思,馬騰始終不放心自己的兒子馬超,生怕馬超做出了讓整個家族遭受滅頂之災的事情來,所以便寫信給馬剛,讓馬剛看準時機,交出自己的兵權,如此才可以保全整個馬氏家族。

馬騰的做法,確實讓馬氏家族得以存續,但從此卻失去了對涼州的控製,太史慈對馬將軍進行了一番整頓,使得這支軍隊整編到了自己的部下,就此駐守安定,並且和徐庶、楊阜商量了一番,將整個馬氏家族遷徙到京城,至於剩下的事情,就等待攝政王的安排了。

張彥聽完兵部尚書國淵對涼州的奏報之後,便問道:“那馬氏家族可曾抵達彭城?”

“已經於三日前全部抵達彭城,現在住在馬騰的家中,已經派人嚴密監視,並未發現有任何異常舉動,隻等著殿下回來決斷。”兵部尚書國淵道。

張彥道:“馬騰是一個識時務的人,正所謂知子莫若父,看來馬騰也是知道自己的兒子馬超絕非安穩的人,所以早就做了決斷。既然涼州已經再也不受馬氏家族的影響,而且馬超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造反,馬氏也不用收到牽連,姑且讓馬氏一些有官職的人留在京城聽用好了。楊尚書,你是吏部尚書,這件事就交給你來辦了。”

吏部尚書楊彪抱拳道:“殿下,馬氏可以給一些閑職,可是馬氏的子弟大多都在涼州的軍隊裏麵,是不是也……”

“不用了,有整個馬氏宗族在京城,馬家軍又群龍無首,翻不起什麼風浪來。再說,太史慈也不是吃素的,既然他說已經整編過了,相信這三萬馬將軍已經換了一大批新鮮的血液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大礙了。”張彥道,“現在我們還是來談談南中的局勢吧……”